普陀山的历史简介 据出土文物证实,远在四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此山上留下足迹。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将普陀山及附近诸岛称为“甬东”,秦朝安期生、晋朝葛洪等人都先后来山采药和修炼。相传汉代大儒梅福曾来山隐居,故普陀山初名梅岭山。唐朝佛教盛行,公元九世纪中叶,有天竺(今印度)僧人来山,并得梵名“补怛洛迦”(意即美丽的小白花)。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日本僧人惠锷从五台得观音像归国,途经普陀洋面,遇风受阻,来到普陀。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开始在普陀山正式建寺,赐名“宝陀观音寺”。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朝廷将岛上所有渔民迁出,辟为“佛地净土”。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指定普陀山重点供奉观音,山中各寺院内均塑观音像,于是观世音与普陀山结下不解之缘。因《华严经》载:“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遂被附会为观音菩萨的道场,成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元、明、清各朝都曾对普陀山赐金拨银,进行修缮和扩建。清康熙年间,荷兰殖民者点据普陀山,将寺院焚毁殆尽。后来,康熙皇帝两次拨款修复,到清中叶已拥有三大寺、八十八庵院(中型佛寺)、一百二十八茅棚(小型寺院)。大部分建置在岛的东南部。当时山上香火鼎盛,僧众多达三。
普陀山的历史简介 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
法华禅寺的寺庙格局 从乐清市虹桥镇以北山江村口进入大崧上岙村,沿着崧华公路上山,直至法华寺。崧华公路两旁,设有九龙十八弯,九龙寓意着为人们永保平安,接福迎祥,路旁建有十八座凉亭,供人们歇息,谈心观景,这十八座凉亭,如十八张金交椅,进入亭内顿觉神清气爽。临近寺院有一座乾清门,“乾清”意同天一样清,香客游人到此,放下一切私心杂念,心境澄澈如天清。过乾清门即到法华禅寺。法华禅寺,坐北朝南,依山而筑。原是三进合院式木构建筑,如今住持演通法师感于国家宗教政策,广结善缘,大兴土木,外修公路,数次扩建寺院,在原来的基础上由三进扩修为九进。新建了万佛城,露天大佛,七象大殿、二十尊天,五百罗汉堂,妙法堂、玉佛殿、大悲楼、济公院、三圣殿、十八罗汉岭、藏经楼、九层千佛塔、方丈室等。整体建筑气势恢宏,磅礴幽邃,实为一方修身养性之理想净土。阳光映照的法华禅寺,松涛阵阵,清竹幽幽,蝉声嘶鸣,香火旺盛,各界贤达慕名而来。有道是“一进山门气渐凉,千年古刹泛神光。佛堂法鼓声悠远,檐角风铃韵转长。俗眼睁睁应彻悟,禅心静静莫穷忙。从今万念消磨尽,听罢松涛卧夕阳。这其中蕴藏了许多禅机理趣,使人在诵念之时,对人生世事又多了一分彻悟。寺前空旷,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