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清朝隶书家:邓石如:一代宗师是布衣

2020-07-25新闻6

钱嘉时代的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本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

邓石如青年时代,好治印,而不通篆法。在安徽寿州鬻印,遇见主持寿春书院的梁巘,介绍他到南京金石收藏夹梅镠家里,饱览秦汉以来金石善本,苦学篆隶八年,是他书法人生的转折点。书法大成之后,邓石如游历名山,鬻书刻印为生。在歙县时,寓居荒寺,售字贾肆,逢翰林编修张惠言在歙县,见其书,大为赏识,后荐之于户部尚书曹文埴。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曹文埴引邓石如至京师,刘墉见邓石如书作,叹服。经曹文埴推荐,晚年的邓石如来到武昌,在毕沅两湖总督府做了三年幕宾。其间,包世臣拜邓石如为师。

工篆刻,书兼四体,这是邓石如艺术的“综合实力”。实际上,邓石如是以篆书、隶书著称,文人官员也是叹服他的“篆分”。包世臣《艺舟双楫·国朝书品》中把邓石如的篆、隶列为“神品”。

邓石如写隶书,铺毫行笔,运笔爽利,笔力遒劲;笔画圆厚中实,撇笔的翻挑,沉厚有力;横画与捺笔的波势是圧笔平出,笔势横张,又能字势平稳。结字有借让、向背、疏密、长短的变化,而且茂密严整,让人看不出精心安排的痕迹。所以,他的隶书不像桂馥那样一味地厚实平正,也不像巴慰祖那样流丽雅致,而以朴茂自成一格。

邓石如去世后,包世臣将邓石如的书决公之于众:“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他极力宣传邓石如“(笔画)中截无不圆满遒丽”的笔法。这两条,后来的书家作篆隶,奉为圭臬。包世臣有不少弟子,人称“包派”,都以邓石如为宗师,故邓石如书法如日中天。晚清书画家赵之谦师法邓氏隶书而有所发展,他用笔流畅,笔画起伏跌宕,结字奇肆变化,更显姿态。

在民间鬻书的邓石如,书名盛传天下,得益四位“贵人相助”:梁巘为他指点迷津,张惠言识其才能,曹文埴携其至京师,包世臣著名宣扬其艺。其中三位是皖籍,梁巘毫州人,曹文埴歙县人,包世臣泾县人。

清朝书家好写隶书,此种风尚始终不衰。他们取法汉碑隶书,各具面目,隶书成就可以比肩唐朝。

#邓石如#隶书#曹文收藏

邓石如去世后,包世臣将邓石如的书决公之于众:“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他极力宣传邓石如“(笔画)中截无不圆满遒丽”的笔法。这两条,后来的书家作篆隶,奉为圭臬。包世臣有不少弟子,人称“包派”,都以邓石如为宗师,故邓石如书法如日中天。晚清书画家赵之谦师法邓氏隶书而有所发展,他用笔流畅,笔画起伏跌宕,结字奇肆变化,更显姿态。

在民间鬻书的邓石如,书名盛传天下,得益四位“贵人相助”:梁巘为他指点迷津,张惠言识其才能,曹文埴携其至京师,包世臣著名宣扬其艺。其中三位是皖籍,梁巘毫州人,曹文埴歙县人,包世臣泾县人。

清朝书家好写隶书,此种风尚始终不衰。他们取法汉碑隶书,各具面目,隶书成就可以比肩唐朝。

#书法字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