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脉法系列讲座—洪脉象洪水一样来势洪大,急性阑尾炎时可见到

2020-07-25新闻11

《脉经》:洪脉,极大在指下,浮而大。

一、指下感觉

1.基本感觉

洪,从字面上理解,如洪水一般来势宏大。“极大在指下”,理解文字“大”的含义,去和“小”对比。这个脉的大小指脉形的大小,极大就是脉形特别大的感觉。

洪脉除了脉形大还有浮的特点,浮而大。浮脉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那洪脉呢?它在大的情况下,它是偏浮的。如果说不是浮这种大,上下都大,那可能就属于实脉了。所以说洪脉是大而偏浮。

2.脉势

洪脉在指下的感觉除了浮而大主要是有一种洪水来势汹涌的感觉,里热盛向外薰蒸之势。

二、所主病机

1.里热壅盛

1)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桂枝汤发汗的原则是“遍身微微汗出。勿令发大汗”,不能发大汗。为什么服了桂枝汤发大汗?可能桂枝汤喝多了,或者是覆被时间太长出大汗了,或者其它原因出大汗以后转成阳明,出现了大烦渴不解、脉洪大的里热证。所以这是一个里热炽盛的表现,热性趋上趋表,里热了,它会充斥体表,会往表走。在气血的状态上,它也会往上走。所以这个时候,它除了浮之外,还会出现一个大,因为气血受实火实热薰蒸而壅盛于表。

2)《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少腹按之疼痛,疼痛的感觉好象淋证的那种疼痛。但“小便自调”,小便是正常的,而淋证小便是异常的,所以就排除了淋证。 “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这是肠痈初起的状态,又怕冷,又发热。“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大黄牡丹汤是《金匮要略》里治疗肠痈初起的一个方子,里面有桃仁还有芒硝,可以化瘀散结攻下。“脓未成可下之”用大黄牡丹汤。“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脉洪数的话不能用大黄牡丹汤,要用的是本条前面的条文讲的方子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附子败酱散是热盛脓已成。如果说脓已经成了你还用大黄牡丹汤的话会怎么样?本来没穿孔,用大黄牡丹汤攻下反到穿孔了。所以说,本条的洪脉,是说脓已成,也就是它已经热盛了,阳明的实火实热再往下传就传到痈脓的阶段。

所以洪脉所主的是里热壅盛于表。在表位上呈现出一种气血如洪水般洪大的状态。

三、其它情况

四时脉中夏脉为洪。

《平脉法》里讲“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人与天地相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势必影响到人,故脉随四时而有变化,呈现多种多样的形态。古人认为四时脉象为春天脉弦,秋天脉浮,冬天脉沉,夏天脉洪。

为什么夏天脉洪?

春季阳气开始升发,但冬寒未完全退去,至夏季阳气隆盛,没有了冬寒的束缚,万物荣茂,气血洪盛故脉呈洪象。所以人的脉象从四时的角度在夏季会略微偏洪。

四、临证思考

洪脉指下有洪大、来势汹湧之势,所主病机也是阳明的实火实热,热势洪大,薰蒸于外。数脉、滑脉均主里热,但可见于虚热 、实热、虚实杂夹之热等各种情况,而洪脉则见于阳明的实火实热。

#关节骨头#阑尾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