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营镇:种草养畜促增收

2020-07-25新闻6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大营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紧依托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牛养殖和菌草种植产业,通过种草养牛,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村民在养殖场里给牛投喂饲料

整合力量共发展

大营镇山高坡陡平地少,土地破碎连片少,村与村之间的条件差异大。结合大营镇实际,经过多方考察调研,该镇选择养牛产业进行发展。

大营镇大营村大坡组养牛场

7月21日,记者走进大营镇大营村大坡组养牛场。该养牛场于2019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牛棚里喂养有234头黄牛,大牛毛重有1200斤,小一点的牛毛重也有800斤。

“联八村受制于山高坡陡的地理环境,不适合修建大型养牛场,为此,联八村与大营村采取抱团发展的方式,共同投资选址大坡组建成了400头养殖规模的养牛场。目前,大坡组养牛场还在继续补栏。”市政府办人事科科长、派驻大营镇第一书记张厚学说。

随后,记者来到大营镇芭茅村养牛场,该村牛棚里喂养300多头牛,管理员梁勇开着运料车正在给牛儿喂饲料。

芭茅村养牛场是与相邻的龙屯村抱团发展所建,该养牛场今年初投产,预计今年10月可出栏一批。

养殖场里工人正在准备草料

妹场村养牛场是该镇建成投产较早的养牛场,养殖规模400头,该养牛场是妹场村与金龙村抱团发展所建。据悉,妹场村养牛场去年底出栏200头牛,今年6月又出栏150头牛,现正在陆续补栏。

“联八村+大营村”“芭茅村+龙屯村”等各村抱团发展的模式,只是大营镇养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大营镇人大主席许川告诉记者,大营镇的养牛产业全部由镇级公司统筹,村与村合作,通过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统一生产、效益统一分配等方式,整合各村资金、资源、资产共同发展。

合作养牛增效益

在大营镇芭茅村养牛场精料加工坊里,堆放着玉米,大豆等原料,几位工人正在进行精饲料加工。

工人正在进行精饲料加工

许川告诉记者,全镇6个养牛场,平均每天要用精饲料6吨,自己采购原料来加工精饲料,每吨成本2800元,与在外面直接购买精饲料相比每吨要节约800元。此外,自己配料加工精饲料,还可根据各个养牛场所养牛的实际情况来配料,既能让牛长势快,又能起到防疫等较好效果。

据悉,大营镇牛精料的调配,原料的检验等均由与其合作的贵州省黄牛产业集团技术人员负责。为规避养牛风险,大营镇以镇级公司的名义与省黄牛产业集团合作,镇级公司负责各个养牛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运作资金筹集、组织劳动力、发动农户种植菌草等工作;省黄牛产业集团负责提供技术指导、产销对接、防疫、加工精饲料的原料比例调配、宰牛场的联系等,确保每头牛出栏后,除去所有成本,纯利润在500元以上。

大营镇规模化发展养牛产业,今年夏季,每户贫困户分红1300元

“与省黄牛产业集团合作发展养牛业,这让我们有了技术支撑和产销对接的优势。”许川说,与省黄牛产业集团合作发展养牛产业,有效规避了疫病风险,如果所养的牛出现疫病,损失由省黄牛产业集团承担,这确保扶贫产业有效益,无风险,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稳定脱贫。

“在利益分成上,每头牛的存利润超过500元的部分,按照3:7分成,即省黄牛产业集团占比30%,镇公司占比70%。”许川算了一笔账,每头牛纯利润500元以上,卖瘦牛育肥牛,一年养出栏3批,6个养牛场平均每批共出栏1500头,可实现利润75万元,全镇每年在养牛产业上可实现200万元利润。

去年,是大营镇规模化发展养牛业的第一年,全镇镇公司统筹的产业实现总产值750万元,其中出栏牛实现的产值是800万元。全镇28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冬季每户分红600元,今年初每户贫困户分红2000元(去年产业效益);今年夏季,每户贫困户又分红1300元。

种养结合惠百姓

在推进养牛产业发展的同时,大营镇积极发展菌草种植业。目前,全镇共种植菌草6000亩,每亩每年收割5吨草,可收割3万吨,每吨支付菌种种植户450元。

村民种植的菌草按照450元每吨卖到青储饲料加工坊

在大营镇大坡组,坡地上绿油油的菌草长势较好,有村民在收割菌草,为方便搬运菌草,村民在路边安装了一个钢丝索道,通过钢丝索道把草从地里搬运到路边,方便车辆来拉运。

在大坡组养牛场青储饲料加工坊,在此务工的星进村村民胡万营告诉记者,她们5人一组,负责放草料、打包青储饲料,每天最少加工青储饲料12吨,村合作社给的加工费是每吨48元,一天576元,每人有100多元赚。

据介绍,大营村大坡组养牛场有固定工人7人,除养牛场场长每月3500元外,其余每人月工资2500元。

加工青储饲料

“计划到明年全镇菌草种植面积达1万亩,群众种植的菌草拉到养牛场青储饲料加工坊,一律按照450元每吨收购。”许川说,全镇6个养牛场,每个养牛场达到预定养殖规模,全镇每批次可养牛2500头牛以上,每头牛一天需要草料70斤,6个养牛场每天需要近90吨草料。农户可自己种植,没有劳动力种草或外出务工的家庭,坡土每亩每年300元流转费,田地每亩每年650元流转费,由村合作社统一把土地流转过来,再承包给愿意种草的农户种植。

“我家种植15亩菌草,岩山地区土层薄,一年只能收割两季,每季每亩收割5000斤菌草不成问题,每亩一年最低收5吨菌草,卖给村合作社养牛,每吨450元,亩产值2250元。”芭茅村村民杨小香说,种草比种植玉米划算多,草种一年管几年,管护上成本一年比一年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

下一步,大营镇将继续建立健全牛产业全产业链,让牛产业“牛”起来,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新冠肺炎_社会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