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陶瓷文化,隋代白瓷中高水平的珍品和唐代越窑秘色瓷器

2020-07-24新闻14

【白釉罐】

罐唇口,短颈,溜肩,深腹,平底无釉。胎骨呈白色,较为厚重。内外施白釉,外壁施釉不及底。釉薄而匀净,洁白无瑕,布满细碎开片。造型饱满端庄,显得优雅而古朴。

隋代白釉瓷器在继承北朝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更加注重原料的选择、淘洗,器物胎体明显变薄,造型更加规整,釉色愈加洁白匀净。从西安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和西安郭家滩隋大业六年(610年)姬威墓出土的一批白釉瓷器看,较之北朝时期的白瓷,质量已有较大提高。由于此罐与姬威墓出土白瓷罐完全相同,由此可以断定其烧造年代应在隋代大业年间。故宫博物院还收藏一件与这件白釉罐完全相同的隋代白采罐,二者均堪称代表隋代白瓷烧造水平的珍品。

【青釉划花莲瓣纹四系盘口瓶】

瓶盘口,短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收敛,近底处外撇。肩部置四个由双股泥条做成的竖系。通体施青绿色釉,釉仅施到腹下部。釉下施有洁白的化妆土,釉面开有细碎片纹。通体釉下划花、印花装饰。颈部、肩部均戳印圆圈纹。肩部有两层划花纹饰,上为覆莲瓣纹,下为忍冬纹。腹部三层划花纹饰,上、下均为覆莲瓣纹,中间为忍冬纹。每层纹饰之间均以弦纹相隔。由于考古工作者在安徽淮南窑遗址曾发现这种四系盘口瓶标本,在安徽地区隋代墓葬中也出土这类四系盘口瓶,由此推断,这件四系盘口瓶应为隋代安徽淮南窑作品。

【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瓶通体呈八棱形,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胎色灰白,胎质细腻。通体内外及圈足内均施青绿色釉,釉层薄而均匀。轻轻用手指叩击,声音清脆,与普通越窑瓷器相比,瓷化程度较高。

1987年考古工作者对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进行发掘时,曾出土13件越窑青瓷,其中碗7件、盘6件。在同时出土的“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账”石碑上明确记载这些青瓷为:“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子共六枚。”地宫中还出土一件越窑青釉八棱瓶,造型和釉色与这件八棱瓶相似,大小亦相若。衣物帐石碑上虽无该瓶的记载,但从其胎、釉特征看,亦应属于秘色瓷。1954年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先生(1892~1969年)以及后来浙江省古陶瓷研究者在调查和发掘浙江省慈溪市上林湖晚唐越窑遗址中,均发现过这种八棱瓶口沿、肩部和底部残片,由此完全可以确定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是上林湖越窑产品。

在晚唐、五代及宋代文献中屡见“秘色瓷”的记载,考“秘色”之名,最早见于晚唐诗人陆龟蒙(?~约881年)的《秘色越器》诗,诗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是唐懿宗为迎奉释迦牟尼佛指舍利而布施的宝物,它使人们看到了唐代越窑秘色瓷的真实面目和受器重程度,同时也为人们从传世和出土瓷器中辨认秘色瓷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标准器。

#文物收藏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