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把握教育初心,让孩子健康成长,才能开花与结果,成为家长的骄傲

2020-07-24新闻8

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家长教育孩子应该做到:把握教育孩子的初心,营造教育孩子的氛围,培育教育孩子的情商,坚守教育孩子闯入误区界限,才能教育好。一、把握教育孩子的初心,让孩子健康成长。

中国式家庭教育中,为人家长,首当其中就要担负着教育子女的使命,把握教育孩子的初心:尽量让孩子学得好,尽量让孩子过得好,能健康成长就好。

(一)关注智商的发展,让孩子健康长大。

孩子能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达到博学多才,是每个家庭教育的指挥棒,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及其重视学习知识的情况,也就是具体表现在对学习成绩的重视,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

1、陪护:当孩子还小时,家长需要做的事情可不少。

(1)陪说:咿咿呀呀地说;

(2)陪写:横竖撇捺的写;

(3)陪算:点着手指头一二三四五地算;

(4)陪画:横线竖线曲线鸭蛋地涂鸦;

(5)陪讲:喜羊羊灰太狼、二熊光头强、天线宝宝、猫和老鼠、唐老鸭和米奇的故事都要三番五次地讲……

家长也不怎么觉得辛苦,只是着重于享受着家庭教育的快乐。

2、陪学:当孩子读书时,家长担心的事情也不少,要与孩子一起学的事也真不少。

(1)怕学不好。每天总要与孩子一起看看作业完成怎样,瞧瞧字写得好不好,瞅瞅考试成绩高不高分…..总怕孩子学不好,掉队了,再考虑怎样补上去。

(2)怕不安全。每天一定要去接送孩子上下学,也不管自己安不安全,才会有"中国式过马路"的随大众心理的现象,孩子最重要,早接到早安心些;又怕孩子等急了,一窝蜂的守在学校门口,于是又有了"中国式接送"的现象。

家长的初心是好的,为孩子花出去的时间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计,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学得好,安全又健康地长大,就心满意足了。

(二)关注技能的发展,让孩子独领风骚。

每位家长又总希望孩子能掌握各项技能达到独领风骚,就会让孩子学学这个,练练那个,有些技能学到后是伴随一生的。

1、陪走:孩子从娃娃起,家长就会抱着孩子或牵着孩子的手,让孩子勇敢迈出第一步、第二步…..直到抱在怀里开怀大笑。

2、陪跑:孩子能走会跑了,家长也总会在前方等着抱抱走过来或跑过来抱在一起,也会跟着孩子跑呀跑呀……从不觉得累,还沉浸在开怀的笑声里。

3、陪练:孩子跑乏了,就闹着要滑滑车、滑轮鞋、四轮(两侧轮)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这些"交通工具",应有尽有,家长还得陪练,早上滑一出,上午转几圈,下午骑车转悠一下,晚上还得听着音乐到广场溜达一下……看着孩子的多才多艺,自己也恍惚回到了童年。

4、陪动:孩子觉得老是滑呀、骑呀、转呀……现在有玩腻了,还是踢踢球、投投篮、甩甩拍好,家长又得陪着孩子动一动,甚至老胳膊老腿也要跑呀、踢呀、扣呀,搞得腰酸腿疼的,也还是兴致勃勃,意犹未尽的样子。二、营造教育孩子的氛围,让孩子吸取“养料”和“水分”。

随着孩子的长大,那些外在的事物或表象,已经吸引不了孩子的注意或觉得感兴趣了。家长就要营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达到博学多才和掌握各项技能达到独领风骚的教育氛围。这时,一些家长往往就会将智力和技能的提高发展情况表现在竞争的结果中,失去了孩子还小时的"投资教育"的初心。

(一)以身试教。要孩子学知识,长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家长同样也应该在孩子面前多学习,重新静下心来跟孩子一起学,做到以身试教,看着孩子能一步一步的进步,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二)以行促教。家长要求孩子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言行举止的品行。则家长在孩子的面前也要平等对待,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关爱,但不是刻意的不搭理的客气。看到孩子做事有条理,成了谦谦君子,心里总是暖烘烘的。

(三)尊师重道。家长要引领孩子尊重教师,团结同学与朋友,还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道,对长辈和父母的孝敬、孝顺,感受到家庭教育形成温馨、和谐、美满、幸福的家庭氛围,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三、培育教育孩子的情商,让孩子吸收“阳光”。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孩子的情商培育。就是要培养孩子要善于沟通、处事圆滑、团结协作、奉献爱心、勇于抗挫以及心理健康成长。

(一)善于沟通。家长与孩子之间,尽量避免用命令式的语气或指令让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平心静气互相交谈,摆事实,说理由,找到共同处理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处事圆滑。家长教育孩子不一定都是说出来的,有时只用自己的举动,就可以展现处理或化解问题的办法,达到处事圆滑的效果,但不是偷奸耍滑。

(三)团结协作。家庭成员之间,有些事明明可以一个人完成的,为了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精神,可以让孩子来帮忙展现,家长从旁协助即可,完成后还不忘夸夸一下哦!

(四)奉献爱心。家长培养孩子要有爱心,首先就要自己有爱心,要带着孩子多参加义务活动、社区志愿活动、参与无偿献血活动、资助困难家庭的捐资捐物活动,让孩子在参与活动中有所促悟。但不是爱心泛滥哟。

(五)勇于抗挫。当孩子遇到困难或疑难问题的时候,只要孩子不开口,家长就要狠心,坚决不给于提示或帮助,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勇于抗挫,克服困难,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心理健康成长。这是家长往往会忽略疏导的问题之一。孩子平常在家里都蹦蹦跳跳、叽叽喳喳的,怎么进来回到家里就回房间静悄悄地坐着或躺着。细心的家长就会通过聊天的方式,让孩子敞开心扉与家长诉说,甚至哭诉都好,才能梳导孩子心里受到的委屈,帮助孩子正确看待所发生的事情,与学校、教师共同处理好问题或排除障碍,走出心理阴影,才能健康成长。

四、坚守教育误区界限,让孩子驱除“害虫”。

随着社会就业艰辛与创业的艰难,家长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念头又会重燃起来,丢掉了原有培育孩子的初心,偏创教育误区:

(一)没时间给物质。总以为自己要努力赚钱养家,把没时间挂在口上,于是满足孩子物质要求,请课外辅导老师来陪孩子,缺乏"亲子互动",家庭教育失去了初心。

(二)重智商轻情商。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没错,但却一味追求知识和考试成绩的上进,而忽略了怎么处理人际关系,怎么用实际行动做给孩子看。

(三)重结果轻过程。老是把成绩的分数或任务的完成结果摆在第一位,忽略了孩子在这过程的体验和进步,掌握的学习方法情况。

(四)强调家长威望。一些家长就是注重耍权威,说一不二,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给孩子一点反驳的机会,失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五)极端教育方式。为了达到自己的教育效果,不惜通过"揠苗助长"的形式,强加给孩子学习,孩子达不到要求,就棒喝、责骂的方式进行教育。

(六)复燃不科学的教育行为:

1、唠叨:就是家长不分场合,不分大小事,总唠叨个不停,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厌烦,造成孩子把家长的话当做"耳旁风"。

2、不问是非逮住就骂:就是家长随自己的脾气,对待孩子的表现,只要不顺眼、不顺心就不问是非,大动肝火,大吵大骂发泄而已,甚至把孩子的#毕业纪念册#都撕掉了。

3、拿孩子与别人比较:一些家长总是当孩子的表现未达到自己的要求目标时,就把别人的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进行比较,大大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并不断指责和埋怨孩子。

4、只关心学习不关系其它:就是家长只看重孩子的作业和成绩,以及要让孩子能够出众、拔尖又多才多艺,不管孩子的意愿,报读诸多的兴趣班、辅导班、特长班,让孩子失去了天真活泼的童年时光。

5、推卸责任的教育方式:在一些生活习性的事情上,由于家长自身的责任,却习惯性地推卸给孩子,让孩子受到莫大的委屈。

总之,中国式家庭教育有千方百计的方式,并不是某一种就能为之推崇为成功家庭教育模式,而是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寻求适合自己家庭教育的一种或是多种综合结合的教育方式,避免走弯路,让孩子能自主吸取养料和水分、吸收阳光、驱除害虫,日积月累地健康成长,才能开花与结果,成为家长的骄傲。

本文原创是@暖阳鸽说教 ,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教育#学浪计划#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和建议,欢迎留言与点评!

#家庭教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