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诺门罕损失 哈勒欣河战役(诺门罕事变)为什么没有扩大为苏联和日本的全面战争?

2021-03-22知识5

关于诺门罕战役的争议最多的是关于战损比,那么双方到底是怎样的战损比?

诺门罕损失 哈勒欣河战役(诺门罕事变)为什么没有扩大为苏联和日本的全面战争?

要是德军拿下了莫斯科,整个战局会变得怎样?日本自诺门罕一役败后,一直对苏怀恨在心,会不会出兵? 拿下莫斯科也是照样惨败。事实上当时的苏联不仅整个工业全部转移到远离欧洲的中部甚至远东地区,德国人根本不可能进犯如此遥远的苏联腹地,而且斯大林早就准备迁都转移了,莫斯科只有一点政治意义而已,无非是在朱可夫等人的劝阻下斯大林才勉强留下来阅兵鼓舞士气而已。德国的这么点有限实力根本不是资源兵力无限,装备N倍于德国还有美国支持的苏联的对手。日本的北上也没有任何可能。因为苏联在和德国作战的同时,远东还有百万精兵提防日本的进攻,夹攻苏联根本就不怕。诺门槛战役之后日本人意识到北上非常困难,很可能就是持久战,日本消耗不起,因此下定决心采纳海军的南下战略,与苏联达成默契,不再进攻苏联,苏联也不进攻日本,甚至不同意盟军借到苏联进攻日本。

二战苏军损失多少飞机坦克火炮枪械? 别的不说,仅巴巴罗萨计划实施的三个星期内,就有二百二十万苏军当了俘虏哦,阵亡受伤另算。距当时德国宣传媒体公布,歼灭二百八十万苏军。由此推断武器损失规模一定相当。

1966年末,日本为诺门罕战役中战死的军人举行了追悼会,当时新闻报道说有18,000多名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3643737日本人在战争中丧生。当时,双方投入了超过20万的部队,根据双方宣布的战争损失,苏联军队的伤亡人数为9703人,受伤15251人。日本人有8,440人丧生和失踪,有8,766人受伤。为何诺门罕苏军损失那么多而日军人员伤亡比苏军少?日军在这场战斗中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参加过这场战争的伪兴安蒙古军官在回忆录中提过,在战斗中当苏联大炮开始猛烈轰炸时,苏联装甲部队开始发动冲击所有兴安军撤退,这时他看到一大批日本步兵拿着刺刀向苏联装甲部队前进,并击退了苏联军队。在这场战中死亡的人数中有62.7%是由苏联炮击造成的,三分之一的日军是被子弹打死的。苏军司令官说:“与我们作战的日本士兵训练有素,尤其是在近距离战斗中他们军纪严明,并且在战斗中顽强拼搏,尤其是在防御战中,在特定的战斗中,也是如此。即使在八月的反击中,日本人也想通过迂回反击来打败苏军。结果,在8月24日,日军派遣了两个半步兵团在3公里范围内进行正面反击,苏军派出了大批部队于日本打斗,伤亡惨重,苏联人员伤亡的真正原因是战术问题。。

诺门罕战役,日军损失低于苏联,为什么反而不敢再打了? 首先在物资方面,日军拥有的物资比不上苏联多,并且这场战役的同时,日军已经深陷和中国打仗,根本派不出足够的兵力来应付这场战争。根据苏联当时的记载来看,苏联和日本军队的装甲武器实力相当,并没有很大差距,只能说苏联在战略上比日本更加完备。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统计死亡的士兵人数却是日军死亡人数的好几倍。这是因为在当时日军的士兵都经过了非常良好的军事训练,部队里拥有大量的士兵,并且还拥有足够的实战经验。但苏联在当时军队经过了大量的整治,由很多部队里面的士兵都有过大换血,相当于一个重新组合成的部队。这样的部队相对于日本军队来讲,没有足够的默契,没有足够的经验,才会造成如此多的死亡人数。但在物资上,苏联整个战争过程中消耗了800多万物资,但日本消耗的物资连2000吨都不到。日本虽然士兵的战斗能力高于苏联,但面对苏联如此多的物资,日军根本消耗不起。并且当时日军还深陷和中国的战斗,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应付这场战争,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日军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只能放弃和苏联打仗,改变战斗策略。而苏联的这一仗赢的也并不完美,在这一仗中苏联也收获到了很多教训,为以后苏联军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所以总的来说,并不是因为日军。

诺门罕战役的事件经过

历史上的诺门罕战役,最终结果怎么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当通译为:诺门坎。

#诺门罕电影#诺门罕战役全过程#诺门罕战役第一集#诺门罕损失#诺门罕之战电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