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河新涨碧弘涵,鱼鸟嬉春意自酣。一望白萍红蓼路,大都风景似江南——这首诗歌描绘的是紫禁城内金水河的风景,为什么金水河能让诗人如此讴歌呢?这主要是归功于金水桥的设计与修建。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金水河分为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因此金水桥也分内外金水桥。其中最华丽的河段位于故宫中的太和殿前,金水河上面有五座金水桥,位于中间最宽大的桥,只允许皇帝通过。
明朝永乐年间,金水桥修建完毕后,京城中却流传出金水桥“抄袭”的传闻,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呢?
原来,金水桥修建的蓝本,出自于元皇城的周桥,难道大明朝没有设计人才了吗?竟要抄袭前朝的设计图稿。
根据《故宫遗录》的记载:周桥,皆琢龙凤祥云,明营如玉,桥下有四百石龙,擎戴水中,甚状。
明朝刻石造桥的高手比比皆是,可是在紫禁城中,挖出一道金水河,在河上造出五座金水桥,然后让金水桥漂亮的程度,超过元代周桥的设计人才,明朝真的没有。
周桥的设计者是一名普通的石匠——杨琼,他出身于石匠世家,手艺独到,在刻石造桥方面,经常有令人激赏的神来之笔问世。公元前1276年,忽必烈想在元皇城崇天门前修建周桥,他虽然收到的设计图稿一大堆,但真正让他眼前一亮的图稿只有一份——那就是杨琼的作品。杨琼设计的周桥不仅实用,而且还十分美观。
周桥就这样,成为元皇宫最好的一座桥,也是最漂亮的一座桥。
明朝的设计者,觉得金水桥不管怎么设计,都超不过元代的杨琼,他们就直接将周桥的样式照搬过来修建了金水桥。修建完成的金水桥,不仅外形修建得漂亮,而且它还有三个一般人不知道的功能。
1、桥下的水可以救火
在明清时期,皇宫曾起过几次大火,之所以能将大火扑灭,正因为能够就地取材,得益于金水桥下源源不断的流水。根据《明宫史》的记载:“是河也,非谓鱼泳在藻……盖恐有意外火灾,则此水赖焉”。
同时,在修建外金河水时,设计师也借鉴了前朝的经验,为了防止外楼失火后无法抢救,他们专门开凿了一条外金水河,每座桥对准一个城门洞,目的是为了救火提供取水的方便。
2、施工中拌和白灰
在古代,金水河是御用之河,河水是不允许百姓动用的,甚至连用河水洗手都是犯法的。
当时,皇宫中修建宫殿,只要是涉及到泥灰等项目,都是用金水河的河水来拌和,因为金水河的地位要超越其他的河流,故此,明清两代的皇帝都坚定地认为,采用金水河河水拌和的白灰,用在建筑上,绝对比普通的水拌和的白灰要坚固得多(小编觉得这是心理作用)。
3、雨季往宫外排水
金水桥修建后,紫禁城形成了后有景山,前有金水河,确实有人丁兴旺,财源不断的美好寓意,另一方面它还成为了下雨天,往外排水的“便利通道”,根据历史记载,无论下多么大的雨,皇宫中从来没出现过雨水阻塞,排不出宫外的现象。
金水桥经过几百年时间的考验,即使用现在的眼光看,金水桥的设计依旧非常人所及,为了进一步保护金水桥,政府专门采取一系列修复、加固和美化措施,金水桥老当益壮,它正以英姿勃勃的雄姿,展现在世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