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实探!40天强降雨“地下城”不被淹的秘密~

2020-07-24新闻8

在超长梅雨季中

地下空间项目经历了

近40天连续强降雨和

长江水位持续升高的考验

但项目场内并未出现大面积积水

施工也未受到影响

到底是为什么呢

跟着小北来探秘

地下空间一期建设工程位于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总用地面积29.66公顷,规划建设地下总建筑面积约85.10万㎡,包含12个地块及地块间道路,最深为地下七层结构,基坑最深处为地下48m,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地下空间项目。

该项目防汛指挥中心副指挥长罗祯皆说:“根据测算,今年地下空间项目最大排水量为12万m3/d,排水压力巨大。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项规划和研究,综合考虑基坑降水和降水排水需求,最终确定了‘三纵多横’排水网,即在项目区域东、西外侧以及中部,修建了贯穿项目区域的三条纵向主排水渠,同时修建了多条横向排水支沟,形成了覆盖全区域的排水网络,排水体系最大排水能力超过20万m3/d,满足项目最大的排水需求。”

△ 项目东侧排水渠

小北在现场看到,项目现场有多个抽水泵,通过水泵,将项目建设中的施工用水、地下水、雨水等抽到东西两侧的排水渠,在排水渠末端,修建有三级沉淀池,在确保水质达标后,排入到中心河。

△ 抽水泵

罗祯皆说:“施工期间,我们在四周做好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槽段、基桩、基坑内,确保现场排水系统畅通,无积水。在工地低洼部位设置积水井,定期抽水排出,整个项目排水设备有8台大流量的800m3/h水泵,10台小流量的100 m3/h水泵,20多台30-40 m3/h水泵和10-20 m3/h水泵近60多台。”

这套排水系统的完善充分结合了后续各区段排水的规划,周边管网的整体调查、降雨排水流量的预估、已建及新建排水沟的能力规划及布置。

项目介绍

江北新区中心区地下空间项目依托TOD与站城一体化概念,严格遵从“一体化设计、精细化布局、生态化营造、低碳化建筑、智慧化管理、便捷化换乘”设计理念。

项目遵从“小街区、密路网”开发格局,对巨大开发单元进行整体开发。根据规划:

地下一夹层:非机动车停车及设备层

地下二层:地下环路、停车与设备机房

地下三层:市政管廊及停车设备层

地下四层:包含横江大道过境段、设备机房、中央商务区站等

地下四层以下:均为轨道交通设施

△ 整体剖面图

△ 商业大平层效果图

地上地下一体化联动发展,将地上金融办公、地下停车、商业、地铁、景观绿化、市政等多业态功能进行立体融合,重点打造地上回游流线,提升新区活力与品质。

(来源 | 南京江北新区 编辑 |郑好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项目#强降雨#空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