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东吴的军事智慧:两人联刘抗曹火烧赤壁,两人联曹击刘智夺荆州

2020-07-24新闻12

东吴是东汉至三国时期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陈寿曾经评价东吴领袖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意思是说孙权此人,有如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能屈能伸,深谋远虑。而孙权与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携手上演的一出出"好戏",正体现出东吴众人的智慧。

一、周瑜、鲁肃联刘抗曹,火烧赤壁痛击曹操

赤壁之战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下意欲统一全国。这期间刘表病故,刘琮投降,刘备逃窜,败于当阳。于是曹操顺江东下,威逼东吴。在这样的情势下,孙刘达成联军,产生了"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见于《三国演义》,非正史)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一开始,在吴国主张向曹操投降称臣的"鸽派"呼声远大于主张联合刘备的"鹰派"。当时以张昭为代表的许多将领都劝孙权向曹操投降,唯独鲁肃一言不发。孙权起身更衣,鲁肃追上前去,说了这样一番话:"今天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而将军您就不可。为什么这么说?今天我鲁肃投降曹操,曹操依旧会让我归故乡,给予我一样的官职,可以在曹操手下做事,有车坐,有手下差遣,结交好友,游山玩水,加官进爵。而将军您投降曹操又会如何?希望你早日决定,不要受人误导。"

后来,鲁肃又提议让孙权立即召回大都督周瑜。周瑜的表态可以说是掷地有声,大义凛然:"曹操是大汉的反贼,将军神武,又有父兄英烈,如今据有江东,大家同心同德,完全可以对抗曹操,横行天下,为汉室除去奸贼!"同时,周瑜还分析了曹军军事上的弱点。此番话,既肯定了战争政治上的正义,又在军事上增强了孙权的信心,于是孙权拍板:"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危机和转机之下,孙刘联军最终达成。之后便有了周公瑾"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故事。周瑜也采纳黄盖之计诈降曹操。加之刘备兵力的牵制,东吴最终完成火烧赤壁的壮举。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势力受到打击,南征的脚步被迫停止。东吴危机暂时解除,曹操退回北方,刘备据守荆州,三分天下的局面初步形成。后周瑜病逝,鲁肃作为接替者也一直主张保护孙刘联盟。后来他还促成"湘水之盟",缓和了吴蜀矛盾,巩固了联盟,保证孙刘集团有足够的力量对抗曹操。

2、 吕蒙、陆逊联曹击刘,三方牵制夺回荆州

说来天下大事,合久必分。湘水之盟后两年,鲁肃去世,吕蒙接替。与此同时,刘备集团势力日益壮大。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驻军汉中,自称汉中王。关羽也乘势带兵攻打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刘备集团达到顶峰时期。而吕蒙却主张此时夺取荆州,打击刘备。

吕蒙当时提出了三个理由:一是与蜀汉的联盟不稳,"关羽君臣,巧取豪夺,反复无常。"二是荆州的重要性,打下荆州就可以控制长江上游地区,削弱刘备带来的威胁。三是时机正好,关羽在襄樊分身乏术,有极大的可能调取驻守荆州的军队,荆州正是薄弱的时候。

吕蒙的提议正中孙权下怀。于是吕蒙孙权君臣二人,联合吕蒙的接班人陆逊,上演了一出"暗度陈仓"。东吴一方面,吕蒙称病,陆逊认怂,并洋洋洒洒写下一篇《与关羽书》,吹捧关羽,表示吴国的惶恐示弱,暗中鼓励他抽调军队支援樊城;一方面联合曹操,解樊城之围。最后吕蒙甚至"白衣渡江",把军队装扮为商队,巧夺江陵、公安。而陆逊则守夷道,绝刘备援军。最后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刘备痛失一员猛将和咽喉要塞之地的荆州,元气大伤。

之后蜀吴之间爆发夷陵大战,时任大都督的陆逊,以逸待劳,留下了"火烧连营"的丰功伟绩。但蜀吴两国也因此元气大伤,于是兜兜转转又重回联合抗曹的局面。

对于周瑜、鲁肃等人极力维护孙刘联盟的策略,有人说是软弱,有人说是远见。对于吕蒙、陆逊等急切的夺取荆州,有人说是冒进,有人说是审时。而在孙权眼中,两大政权心不齐却合力,稳定但暗藏危机,总也好过鹬蚌相争,让曹操那个渔翁得利。因而东吴与蜀汉的分分合合,说到底正是孙权审视夺度的积极变通。

#三国两晋南北朝#孙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