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历史总会给人惊喜。
阿提拉,这位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的匈人领袖,在历史上带给欧洲的影响远远大于征服欧亚大陆的蒙古人。匈人在他的带领下,南降东罗马帝国、西伐哥特和法兰克、血洗意大利,直接加速了东欧和北欧的民族迁徙。
▲在匈人推动下的欧洲各民族迁徙路线图
在这场匈人的大型袭扰之下,东欧的哥特人直接横跨欧洲,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乃至在后来统治意大利地区;汪达尔人更是斜跨地中海,从欧亚打到了非洲;而在波兰河谷之地,斯拉夫人的东进为今天俄罗斯的主体民族奠定了基础……
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角度看,阿提拉所带来的影响都是颠覆性的。但在史籍中,欧洲人却从来不想正面承认这个“战神”:因为他是蛮人,才会让罗马人畏惧;因为他不是文明人,所以才会是“上帝之鞭”。
那么,阿提拉到底是一个蛮人,还是一个文明“战神”呢?以下,将可能颠覆对他的认知。
▲阿提拉画像
首先,如何区分野蛮人和文明人,这是一个属于文明人的问题。“文明”这个词范畴太广,但要是简单说来,它有点类似于一种鄙视链:住在城镇里的人,认为那些搭着帐篷成长于野外的是野蛮人;而搭着帐篷群居的人,却认为那些住在山洞或地穴里的是野蛮人……所以,“阿提拉是野蛮人”这个定论,是由住在城镇里的罗马人提出来的。
然而,即便阿提拉流淌着所谓“野蛮人”的血液,欧洲人却很少提起阿提拉是在罗马帝国的城市里长大的。没错,阿提拉作为匈人王鲁嘉的侄子,在早年匈人和罗马帝国的接触中被送往王庭当做人质,与之对应到匈人中为质的,则是罗马帝国阿非利加行省总督的儿子埃提乌斯。
▲埃提乌斯
在两个邦国的早期接触中,互送人质的交易无疑是最为简单而直接的契约,而这也为匈人和西罗马帝国之间结下了短暂的友谊。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两个被当成人质的孩子最终会成长为影响帝国乃至世界走向的人,甚至因为共同的命运,两人也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
而阿提拉自来到罗马帝国之后,他所接触的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顶级的文化之一。罗马人在方方面面的成就给了年少的阿提拉十足的震撼和成长,特别是那浓富罗马特色的浴场经济,让阿提拉自登上帝位之后,就一直向往在大草原上也挖出一个大大的私人澡堂。
▲罗马浴场复原图
当然,与见识增长的,还有学识,这给了阿提拉不同于一般部落酋长的知识储备。随之而来的,也有不同于其他匈人王的野心。于是,当阿提拉成为匈人的领袖之后,匈人在他的带领下又联合着阿兰人、哥特人、勃艮第人这些能征善战的民族,将草原以南的那些庞大帝国折腾得上气不接下气。东、西罗马帝国深受其害,两河流域的波斯帝国也一度受到匈人骑兵的威胁。似乎在匈人铁蹄所能踏足的地区,战火必定绵延。
不过,匈人毕竟没有罗马帝国那种成百上千年的文化积淀,阿提拉年轻的学识自然也比不上罗马帝国巨大的藏书量。在一系列征战之后,匈人大军皆退回草原。似乎比起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金银财宝等身外之物更讨得匈人的欢心。
于是,这个有着文明积淀的“野蛮人”领袖,带领着他的野蛮帝国席卷了整个欧洲。接下来发生的,即将更让人不知何云。
在阿提拉称王的早年,匈人一直死磕着东罗马这个命运多舛的帝国。可能是因为西罗马帝国有着自己的好友埃提乌斯,也可能是当年东罗马帝国没有给匈人互换人质,总之阿提拉一直骑着马跑到君士坦丁堡找东罗马皇帝要钱,闲来无事的时候就会跑去波斯帝国换换胃口。
不过,当匈人的肆虐遍布整个巴尔干半岛之后,东罗马帝国也便失去了一直以来不断“抽血”的税赋重地,渐渐地无法满足阿提拉越来越高的岁金要求。而在波斯帝国打了败仗的阿提拉,此时似乎也意识到了东罗马帝国不可能承受这种年复一年的压榨,于是他决定找一个新的切入口,来维持自己庞大帝国的“血液”运转。
找来找去,也就只剩下埃提乌斯所在的西罗马帝国了。毕竟,此时的法兰克人、阿兰人、勃艮第人、东哥特人都已经臣服,况且在他的认知中仅剩西罗马帝国有着被压榨的潜力。于是,阿提拉决定等待一个绝佳的时机,投石问路,兵临少年时的温柔乡。
▲阿提拉游戏形象
终于,在公元450年,一封来自西罗马皇室的求婚信给了阿提拉制造争端的借口。
原来,来信的是西罗马帝国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的姐姐霍诺利亚。这位罗马公主之所以极尽所能地向阿提拉求婚,是因为她与瓦伦丁尼安三世的管家私通的事情被发觉了。东窗事发,瓦伦丁尼安三世自知家丑不可外扬,更何况是皇室家丑,索性给霍诺利亚随便找了个大员,准备以婚事来掩盖丑闻。
然而,恰好霍诺利亚又是个老实不下的主儿,她自信女人的命运需要靠自己来决定,所以比起嫁给宫廷大员,远方的匈人王阿提拉更能让自己的地位更高一层楼。
但在远方的阿提拉,不管他是否清楚自己已经被当成了“老实人”,他看到的却是这份“桃花”后面隐藏的金山,于是向瓦伦丁尼安三世提出了正式迎娶霍诺利亚的要求,同时要求罗马帝国给他一半的国土作为嫁妆。这一问,无疑是在投石问路,试探西罗马帝国的实力底气。
果不其然,西罗马帝国予以断然拒绝,而这正中阿提拉下怀。与此同时,陷入王室内战的法兰克王国,也有一方给阿提拉送来了求援信。野心勃勃的阿提拉,又在其中看到了彻底征服法兰克、并将帝国版图延伸到大西洋的可能性,时机到此彻底成熟。
▲阿提拉时期的各帝国版图
于是,有了出兵理由和进军方向的阿提拉,打着亲自迎娶未来“国后”的幌子,率领着一支人数高达50万的属下众民族的联合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了法兰克。
面对匈人联军袭来,罗马帝国皇庭中的议论也渐渐猜测出了阿提拉的意图。于是,在强敌压境下,因自小为人质而深知匈人作战特点的埃提乌斯临危受命,“化友为敌”,率领罗马大军北赴法兰克。和他一同前往的,还有被劝服并肩作战的西哥特王国。
作为文明帝国和草原帝国的区别,西罗马帝国显然比匈人更善于利用“邻居”。这一点,在中国的两宋时期,也有着联金灭辽、联蒙灭金的案例。只不过,文明帝国的算盘总有打错的时候,这一次的西罗马帝国也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当然这是后话了。
公元451年9月,两军相遇于法国东北部的平原小城沙隆。这场旷世大战几乎聚集了当时欧洲所能数得出的民族——匈人、罗马人、哥特人、勃艮第人、法兰克人……他们相杀于沙隆地区的一个小山包附近,据说一天最高的伤亡就高达16万人。欧洲的精兵强将在这个小地方杀到天昏地暗,直到匈人一方不敌,逼得阿提拉坐在马鞍堆成的“小山”上等着罗马联军来烧死自己。
然而,正当血日高照顶点、匈人联军已经彻底溃败时,罗马联军中却起了内讧。埃提乌斯生怕阿提拉一血洒疆场,便会导致各蛮族在之后再次团结起来劫掠罗马帝国。再加之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战死,王子里斯穆德临时撑起哥特军权重任,于是埃提乌斯假意提醒里斯穆德:“狄奥多里克的死可能引发西哥特各王子夺权,必须马上回国整顿。”
利益熏心的里斯穆德因此被埃提乌斯欺骗。在哥特人撤走之后,重围之中的阿提拉也被悄悄地放走。
这场战争最后演变成了以“外交政治”为导向的结果,文明帝国的“算盘”也让这场大战最终没有胜利者。只是当埃提乌斯因为战功和罗马皇室结亲、当上“国父”之后,一场源于皇室嫉妒和恐惧的暗杀,也在他本应享受的花甲之年结果了他的生命。
而曾经惨败的阿提拉,却在沙隆之战的第二年卷土重来,掠夺了意大利半岛的大多数财富,并让帝国东北重镇亚基利从此在地图上抹去。匈人的这次血洗算是埃提乌斯给帝国挖的最大的坑,而昔日的盟友——日耳曼人也在后来取缔了这个古老的帝国。
这一次,却是因为无从得知的原因,匈人止步于罗马帝国北境,并自此不再复来。次年,阿提拉在迎娶一个日耳曼少女时,突然在洞房之夜暴毙而亡。有人说,他是因过度饮酒而引起的血管破裂,也有人说是因为新娘的刺杀,但其怪异而突然的死亡方式,却又让人不得不联想起罗马帝国政客们的算盘。而在阿提拉死后,匈人帝国迅速瓦解,自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言及此处,阿提拉到底算是文明人还是野蛮人?简单来说,应该是一个受过文明教育的野蛮人。他的战略思想和外交层面的思维,正是区别于一般部落酋长或蛮人王国的特点。
阿提拉,生于罗马人眼中的蛮族,却成长于罗马帝国的文明世界里。他的经历助长了他的野心和能力,但他的民族却也左右了他的成就和发展。如果阿提拉是罗马人,那么他的匈人帝国不至于在他死后便分崩离析;但却是因为他是成长于罗马的匈人,才能带领匈人帝国成为“上帝之鞭”。
▲阿提拉影视形象
他野心爆棚,却也甘当老实人。他一切的行动看起来既冒险却又稳重,他一切的计划也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只是,军事和外交上的成就不能掩盖他政治能力的先天不足,所以上帝之鞭纵使威震四方,但总归还是落得个离奇暴毙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