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发射荧光的条件 能发射荧光的分子结构应满足什么条件

2020-07-24知识5

具有什么结构的物质易产生荧光?为什么? 当紫外光或波长较短的可见光照射到某些物质时,这些物质会发射出各种颜色和不同强度的可见光,而当光源停止照射时,这种光线随之消失.这种在激发光诱导下产生的光称为荧光,能发出荧光的物质称为荧光物质.分子的吸收光谱和产生荧光的机制:当物质分子吸收某些特征频率的光子以后,可由基态跃迁至第一或第二电子激发态中各个不同振动能级和各个不同转动能级,如图1中的a和b.处于激发态的分子通过无辐射弛豫(例如,与其它分子碰撞过程中消耗能量,或者,对分子组织而言,诱发光化反应而消耗能量等)降落至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如图1中c.然后再由这个最低振动能级以辐射弛豫的形式跃迁到基态中各个不同的振动能级,发出分子荧光.然后再无辐射弛豫至基态中最低振动能级.几乎所有物质分子都有吸收光谱,但不是所有物质都会发荧光.产生荧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该物质分子必须具有与所照射的光线相同的频率,这与分子的结构密切相关.②吸收了与本身特征频率相同的能量之后的物质分子,必须具有高的荧光效率.许多吸光物质并不产生荧光,主要是因为它们将所吸收能量消耗于与溶剂分子或其它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中,还可能消耗于一次光化学反应中,因而无法发射荧光,即荧光效率很低.由荧光的。物质发生荧光的条件是什么 1、合适的能量输入形式能量输入方式有电能、光能、热能、声能、机械能、化学等等对于各种荧光材料来说,没有统一的最好的能量输入方式,只有各材料最合适的能量输入方式.2、合适的激发能级(能量吸收中心)能有效地将.能发射荧光的物质分子结构应满足什么条件 1、有强的紫外吸收;2、具有一定的荧光效率。荧光产生的2个必要条件 产生2113荧光的两个必要条件:第一个必要条件是该物质的分子必须具有能吸5261收激发光的结构,通4102常是共轭双键结构;第二个条件是该分子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1653荧光效专率。所谓荧光效率是荧光物质吸光后所发射的荧光量子数属与吸收的激发光的量子数的比值。能发射荧光的分子结构应满足什么条件 能发射荧光的物质分子结构应满足条件:首先从分子结构上说具有p-p共轭双键的分子能发射较强的荧光,p电子共轭程度越大,荧光强度就越大,大多数含芳香环、杂环的化合物能发出荧光再从取代基对分子发射荧光的影响来说苯环上取代给电子基团,使p共轭程度升高à荧光强度增加比如-CH3,–NH2,–OH,–OR等^.^荧光,又作“萤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几乎所有物质分子都有吸收光谱,但不是所有物质都会发荧光。产生荧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吸收了与本身特征频率相同的能量之后的物质分子,必须具有高的荧光效率。许多吸光物质并不产生荧光,主要是因为它们将所吸收能量消耗于与溶剂分子或其它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中,还可能消耗于一次光化学反应中,因而无法发射荧光,即荧光效率很低。2、该物质分子必须具有与所照射的光线相同的频率,这与分子的结构密切相关。一般荧光激发光谱图和发射光谱图的测试条件是指什么参数? 就是你在采集光谱的时候在仪器上设置的参数。比如 激发波长,扫描步长,检测范围等荧光强度的测定为什么要在最大激发光波长和最大发射光波长条件下进行 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特异的激发光波长和发射光波长,荧光法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在某种物质最大的激发光波长和发射光波长下,测量该物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荧光和磷光的发生机制有何不同,什么条件下可以观察到磷光 荧光和磷光的发生机制有复何不同?什么条件下可观察到磷光?荧光是当电子从第一制激发单重态S1的最低振动能级回到基态S0各振动能级所产生的光辐射。磷光是百当受激电子降到S1的最低振动能级后,未发射荧光,而度是经过系间窜跃到T1振动能级,经振动驰豫到 T1最低振动能级,从T1最低振动能级回到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所发射的光辐射。问室温条件下很少呈现荧光,只有通过冷冻答或固定化而减少外转换才能检测到磷光。荧光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荧光产生的原2113理:光照射到某些原子5261时,光的4102能量使原子核周围的一些电子由1653原来的轨道跃迁到了能量更高的轨道,即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单线态或第二激发单线态等。第一激发单线态或第二激发单线态等是不稳定的,所以会恢复基态,当电子由第一激发单线态恢复到基态时,能量会以光的形式释放,所以产生荧光。另外有一些物质在入射光撤去后仍能较长时间发光,这种现象称为余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广义地把各种微弱的光亮都称为荧光,而不去仔细追究和区分其发光原理。气态自由原子吸收光源的特征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然后又跃迁返回基态或较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发射即为原子荧光。原子荧光是光致发光,也是二次发光。当激发光源停止照射之后,再发射过程立即停止。扩展资料:常见的荧光灯就是一个例子。灯管内部被抽成真空再注入少量的水银。灯管电极的放电使水银发出紫外波段的光。这些紫外光是不可见的,并且对人体有害。所以灯管内壁覆盖了一层称作磷(荧)光体的物质,它可以吸收那些紫外光并发出可见光。可以发出白色光的发光二极管(LED)也是基于类似的原理。由半导体发出的光是蓝色的,这些蓝光。

#振动频率#电子#荧光笔#荧光检测#荧光材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