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照片”大家见得很多了,包括清亡之后革命党祭孝陵,用的都是鞋拔子脸最丑的那张。
朱元璋到底长什么样,已经难以考证了,太多画像完全是互相冲突,有的天使,有的天使脸扑地上了。
但我们知道的是,朱元璋的天子容貌第一次出现在史籍,是在《明太祖实录》里。
并非特意描绘他的长相,而是经人之口说出来的。
小朱带领众将攻太平之前,即已派李善长“为戒戢军士榜,比入城即张之”。
(朱元璋剧照)
这边正打仗,那边已在贴文宣,乃是告诫众将士,有敢劫掠者斩。
太平被攻下之后,“士卒欲剽掠,见榜揭通衢,皆愕然不敢动。有一卒违令即斩以徇。城中肃然,富民陈迪献金帛,即以分给诸将士”。
秋毫无犯之下,老百姓带着吃的喝的出来迎接,当中有两个名士,叫陶安李习,亦来拜见。
实录记载:
耆儒李习陶安等率父老出城迎上,安见上状貌,谓习等曰:龙姿凤质,非常人也,我辈今有主矣。
龙姿凤质四字,其实十分模糊。
到底是长得帅呢?还是有气质呢?还是气场强大主角光环闪瞎眼睛呢?
不管它给了你多大的想象空间,反正一句话,这人是有皇帝相。
这并非朱元璋的容貌第一次被描述,他投军见到郭子兴时,老郭即见其“状貌奇伟异常人”。
只不过,这个与众不同,还看不出是要做个小校还是做个大将,直到陶安说出这句话,才知道,他是要做皇帝的。
可以说,编撰实录的这些人啊,都是落笔生花的大文学家,慢慢揭开,层层递进,写文章,真得向他们多学学。
(朱元璋剧照)
初次会面之后,朱元璋又经常召陶安来谈话,向他问计。
陶安确实有才,早就在观察着这乱世,怎样的人方能统一天下。
他对朱元璋说:
方今四海鼎沸,豪杰并争,攻城屠邑,互相雄长。然其志皆在子女玉帛,取快一时,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之心。明公率众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以此顺天应人而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
也就是告诉小朱,一定要做长远打算,别看着一城一池之得失,担金担银之收获,最重要的是收服民心,顺应民意。
他的一番话,很中朱元璋的意,从此,陶安一直跟随朱元璋,替他出了很多主意,办了很多大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洪武元年卒于江西参政任上。
在他到江西之前,朱元璋说,朕渡江,卿首谒军门,敷陈王道。及参幕府,裨益良多。继入翰林,益闻谠论。
什么谠论呢?
就是直话,真话。
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谄媚,最缺的就是谠言。
在此之前,朱元璋还曾亲自撰写对联,送给陶安:
御制门帖子赐之曰: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苑文章第一家
时人荣之。
在朱元璋的时代,功臣死得早是他前世修来的福,陶安就是这样。
虽为病故,却也自然。比起抄家灭族,又好到哪里去了呢?
(朱元璋剧照)
只是,他的后代还是没能逃过一劫。
《明史》里说:
子晟,洪武中为浙江按察使,以贪贿诛。其兄昱亦坐死。发家属四十余人为军,后死亡且尽。所司复至晟家勾补,安继妻陈诣阙诉,帝念安功,除其籍。
他儿子陶晟因贪污被杀,连累哥哥也没了性命,家属都没好命。甚至在这四十多人死完之后,还跑到陶晟家找替补……
若非陶安继妻拼死一搏,说不定这家子,就要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