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完了,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是我想说的是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众所周知,现在的高考制度来源于古代的科举制,那么可能很多人会好奇古代的高考落榜生会去做什么呢?他们又用什么来养活自己?
古代的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唐朝时候的科举制度趋于完善,据记载,自有科举考试以来,录取的进士大约有10万名左右,当然这里面还要去掉一些受荫庇、特赐而录取的进士,像宋朝开宝三年,宋太祖就曾经命礼部审查此次参加进士的考生,凡是考超过15次的落榜举子,赐同进士身份,清康熙年间也设过恩科,选拔落榜的有才举子,特赐予他们一些官职,平均每六年进行一次选拔。
真正是自己考上的数字要小得多,因为古代科举制度录取的人数远比现在的高考制度要少,难度也要大得多,一般像进士科的录取比例大约是100000:1,基本上只有整个省的前三名才有机会被录取为进士,古代有个说法叫"三十少明经五十老进士",可以见得进士科的录取难度有多高,那么落榜的考生,他们的去处又是哪里呢。通常来说,比较有排面的就是去当师爷
我之前有写文介绍过科举制,古代考科举绝不是仅仅做几首诗词,写几篇漂亮文章就可以当上进士的,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漕运,律法,经济,时政等等都要考,因此凡是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在地方军政方面上多多少少懂得一些,这就为师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师爷在古代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周朝时期,那时候还被叫做幕僚,宾客等,到了清朝,这种制度达到了鼎盛时期,我们熟知的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等都是师爷出身。
李鸿章铜像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的说法是:"随着官员在省级或地方一级职责的加重,幕友的规模和人数也跟着增加。到18世纪末,这些助手的总人数估计已达7500人。虽然没有可靠的调查统计数字,但可以假定他们的人数在19世纪继续有所增长。"
但是得说明一点,师爷并不是官僚体系的人,没有官职衔称,师爷和幕主之间更像是雇佣关系,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附庸关系,幕主称师爷为宾为客,师爷往往称呼幕主为东家。第二种相对体面一些的就是捐纳制度
晚晴捐纳凭证
所谓捐纳制度,就是花钱买官儿,说的好听一点儿就是卖官,当然,这种方式指的是那些家境殷实的落榜子弟,捐纳制度最早是源于秦汉时期,史记中就有记载:公元前243年,因蝗灾,秦始皇赵政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当然,这种制度在汉之后基本就被废除了,毕竟买官这种事情,既容易滋生腐败,又容易使民心涣散,解一时之渴尚可,却并非是长久之计。
但是这种制度在清朝时期却又死灰复燃了,买官儿的制度,在当时可谓十分盛行,自顺治时期开始,捐纳一度和科举,荫袭成为三大重要的官员选拔方式,当然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够买官儿的,一般来说只有发生战端,重大饥荒,天灾人祸等特殊事件才可以进行捐纳,当然说是这么说,这东西一旦泛滥起来,根本就挡不住,里面的操作空间很大,这也间接导致了它开始时有例捐,有常捐,后来很多例捐就变成常捐,这就越捐越滥,这也变相加剧了清朝的灭亡,说一句饮鸩止渴完全不为过。以文字为生
以上的两种方法或多或少有一些门槛儿,要么需要有人举荐,要么需要小有名气,而捐纳制度,也远非寒门子弟能够操作的,那么下面这种途径,就相对比较普遍了,那就是以文字为生,这么说可能比较抽象,他大致分为以下两种,一是代写,二是卖字。
古代参加科举考试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识文断字,识文大家可能都比较了解,断字可能大家会有一些疑惑,其实说的明白一点儿断字就是断句,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技能,要知道在古代写文章可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写下来,你可能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断句,所以断句是一项基本的技能,这在古代叫做句读,更何况在古代,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做诗词,都是有特定的格式的,尤其是向上级汇报的这种公文,其行文格式更加严格,这就需要有专门的人去进行书写,当然这些事情,有的师爷或者是当官的自己就可以完成,更专业一点儿的就需要请人来写了,当然,代写也不仅仅是指代写公文,像什么代写信件,代写贺词等等都属于代写,这种代写的方式在民间还是很有市场的,这就为落榜子弟的生存提供土壤。
李邕画像
至于第二种方式就更为普遍了,只要是写的一手好字,均可以此为生,这个在古代又叫润笔费,古代写的一手好字,可谓是相当的重要,首先写的一手好字,在科举制度中容易脱颖而出,其次字写的好,也是一种重要的谋生手段,比较出名的,像唐朝时期的李邕,他一生共为人写了八百篇,得到的费竟达数万之多。尤长碑记,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送,亦至钜万,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出《谭宾录》)。最后一种谋生方式就是做塾师
所谓塾师就是老师,当然这里的塾师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公家出钱,主要负责教化地方子弟,特设而办的私塾,这种塾师一般叫做教职,是正儿八经的官职,比较难进,还有一种就是有钱人家雇佣为其子弟进行教化,有点儿类似于现在的家教,比较有名的比如说蒲松龄,这位老哥,我前文也有介绍,也是屡试不中,他就在毕际有家做教书先生,毕家是当地富绅,蒲松龄的经济报酬是年金十六两,当时一个贡生的年领俸银才八两,再加上还有一些其他的供礼,蒲松龄每年挣的钱还是相当可观的,甚至在后来,还为自己建了一栋小别墅,而蒲松龄也做了将近有40年的教书先生。
蒲松龄
当然,以上的几种方式并不绝对,还有其他的谋生手段,比如说李时珍转行去做了医生,明朝的沈万三转行做了商人,还有一些专心做学问的等等,我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但是我想说一句,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只要找对自己的路,每个人都能很好的活下去,最后我祝愿所有的考生都能学以致用,飞黄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