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小蒋力荐的首都师师长,半年后率部起义,1955年授大校军衔

2020-07-24新闻16

作者:慎独

在古代,往往把拱卫皇宫的部队称为御林军,这种军队通常战斗力强而且绝对可靠。后来虽然没有了御林军这一称谓,但蒋军负责南京警备任务的首都警卫师,私下里依然被称作御林军。

这个首都警卫师,可谓是嫡系中的嫡系,全师1万3千人,全部美式装备,而且老蒋经常去视察,亲自过问军官的升迁,经费给的也充足,因此这支部队成了香饽饽,许多人挤破脑袋也想到首都师去。1948年10月,首都师与第102师等部队组成了第45军,首都师番号改为第97师(为前后一致,以下称为首都师),依旧负责南京城内的警备任务。

第45军成立后,原首都师师长赵霞升任第45军军长,首都师师长的位子就空了出来。诸多要员如同鲨鱼闻见血腥味一样,开始上下打点,力求能安排自己的人当首都师师长。

不过小蒋知道此事后,直接找到老蒋,极力推荐了一个人:王晏清。

王晏清,1910年生于湖南永兴,陆军大学毕业,抗战时参加过淞沪会战、远征军,当时担任改编自青年军208师的第87军副军长。老蒋把王晏清找来谈话,对王晏清的形象气质,学识谈吐,以及人品性格极其欣赏,毕竟当时蒋军队伍里已经没什么像样的人了。加上王晏清出身青年军208师,算得上是铁杆的部队,比较可靠。

【小蒋曾经网罗一大批青年为其卖命】

不过王晏清上任后,对蒋军内部的贪腐很不满,时不时发一些牢骚。这一情况被南京地下组织获知后,觉得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遂派出陆平前去接触王晏清。在其他地下党员的牵线下,陆平很快和王晏清搭上线。王晏清毕竟受过进步教育,而且这么多年受够了蒋军的黑暗无能。对陆平介绍的我方主张很欣赏,私下里也说蒋氏失败是必然的。

但王晏清对起义一事却不表态,

因为他是老蒋的学生,又是小蒋提拔的,可以说蒋家父子对他有师生之情,加上知遇之恩,如果背叛他们岂不是恩将仇报,于私德有亏。

陆平与王晏清多次谈话,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对王晏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明白不能为了个人私德而有损大义。王晏清慢慢被说服,同意起义。

【青年王晏清】

为了联络方便,陆平让王晏清把自己安排在首都师司令部工作。1949年3月,

南京地下组织将首都师起义的事宜向第三野战军汇报,并提供了该师的无线电密码本。

陆平向王晏清转达了第三野战军的意见,要求首都师不仅要让开江面,还要派部队堵住其他蒋军部队的退路,并且封锁机场。

就在双方紧锣密鼓准备起义时,没有地下工作经验的王晏清却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是他在召开全师连以上军官大会时,说了一番蒋军必将失败、抵抗解放大军没什么意义的话;第二,是派出参谋长赵昌然去说服机场宪兵队配合起义,结果赵昌然不小心泄露了起义计划;第三,是因为不知道三野电台呼号,王晏清用电话向陆平询问电台呼号,被军统特务监听。

【我军在江边动员】

1949年3月23日上午,南京首都卫戍区司令张耀明突然召集第45军营以上军官开会,先是撤掉了军长赵霞,随后不点名地敲打王晏清。会后,张耀明约王晏清第二天去找他谈话。24日上午,王晏清一见到张耀明,张耀明就劈头盖脸骂了一句“你不是人”。原来,有人向张耀明报告了王晏清发牢骚,以及赵昌然泄露起义计划的消息。王晏清沉着应对,让张耀明拿出证据,没有证人也没有录像,单凭小报告显然不能拿下一个师长,更何况,王晏清是小蒋手下的红人。张耀明没办法,就把王晏清软禁在自己的司令部,随后离开了。

张耀明走后不久,卫戍区副司令覃异之来到司令部,他和王晏清同是青年军出身。王晏清急忙向覃诉苦,覃异之似乎很理解王晏清,加上王晏清背景深厚,就让王晏清回首都师等待指示。王晏清离开司令部后先是回家安慰妻子,随后立即回到师部,与几个亲信商讨起义事宜。王晏清明白,他们已经等不到解放军渡江时起义了,可能明天他就会被送上军事法庭。

【覃异之曾加入我方,但因故脱党,后来成为小蒋的嫡系】

经商议,王晏清决定当晚率部过江,但只有少数亲信知道过江是起义,大部分人只知道是过江执行扫荡任务。当晚,首都师1团、2团相继过江,3团在过江前因为联系不上王晏清,居然向第45军军部打电话询问过江事宜,很快,张耀明得知了此事,意识到王晏清要起义。他立即命令印发传单,声明王晏清已投奔我军,其他官兵迷途知返既往不咎,带回王晏清人头的重重有赏。

当飞机向起义的首都师撒下传单后,很多不知道是在起义的蒋军士兵才知道情况。不少士兵对我军不了解,也担心被追兵消灭,调头往回跑。

3

个团长除了一团长杨正洲是王晏清亲信外,其他

2

个团长均逃回江南。王晏清等人过江后与三野部队取得了联系,清点人数后,只有

1

00

多人跟着王晏清起义。

虽说首都师大部分官兵没有过江,但

王晏清投诚的消息让蒋家父子震怒:谁能想到最受蒋家信任的首都师师长会起义呢?

起初,蒋氏还想隐瞒消息,但纸包不住火,只好隐晦地说南京近郊某部不稳。

虽说首都师起义不能说很成功,但这样一支最受信任的部队投诚,仍然引起蒋军上下的震动,一心人心浮动,小蒋也因为举荐不当,被老蒋多次训斥。

此前不小心透露起义计划的赵昌然,未跟随王晏清过江,被关押在南京,直到南京解放才被解救。王晏清建国后,主要在军校工作,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于1992年去世,享年82岁。

#军事旧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