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1月2日,志愿军第四十七军一四一师四二一团奉命对驻守在新村南山无名高地的美军发起了进攻。
这是一座100多米高的孤山,南北约1500米长,东西约500米宽,有三个突兀的山头。
但它的位置正处在志愿军346.6高地阵地的前面,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与志愿军交锋的是大名鼎鼎的“开国元勋师”——美骑一师的第八团,他们在个无名高地上布置了一个连和一个火器排的兵力。
阵地上构筑了地堡与坚固工事,阵地前铺设了三道铁丝网和布雷场,在背后不远的几座大山上还设有炮兵阵地。
四二一团二营在领受任务后曾多次组织勘察地形。经过周密组织后于11月1日晚向敌接近。
次日凌晨1点多钟,总攻开始,志愿军数十门大炮对着新村南山高地和敌人纵深的炮兵阵地猛烈轰击了20多分钟。
炮击刚停,担任突击任务的二营五连、六连便发起了冲锋。战士们神速地通过了500米的开阔地,连续夺下了两个山头。
敌人狠狈地逃上最后的一个山头,企图以优势火力顽抗。
五连五班冒着敌人的交叉火力,从山的左翼发起冲锋。爆破组在战友火力的掩护下勇猛地爆破了两道铁丝网,轰开了冲锋的道路。
战士唐学礼虽然年仅19岁,是一名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却表现得异常沉着老练,在这次战斗中大放异彩。
在冲破敌人第二道铁丝网时,唐学礼的左手就负了伤,他顾不上包扎,迅速将几颗手榴弹投进了敌人的地堡,炸死了十多个敌人后,就沿着交通壕继续向前冲去。
美军发现唐学礼冲上来了,慌忙投过来一颗手榴弹。随着一声轰响,唐学礼脸上被弹片划破,但他不顾一切地冲上去用英语大喊:“缴枪不杀!”
地堡里的敌人在高喊“投降”的同时,却冷不防打出一枪来。
幸好这一枪并未击中唐学礼,他气得大骂了一句,向地堡投了一颗手榴弹。
一个敌人被炸死、一个敌人被炸伤,还有一个敌人高喊着“我投降、我投降”,从地堡里爬了出来。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唐学礼发现还有不少敌人躲暗处朝志愿军打冷,他非常气愤,决定狠狠地教训这些敌人。
为此,唐学礼抱着他一挺冲锋枪,利用自己移动迅速、身手敏捷的特点,专打那些鬼鬼祟祟的敌人。
他忽东忽西、忽左忽右,有时对准敌地堡疾速冲击,有时蹲在隐蔽处守“株”待“兔”,打得异常灵活巧妙,消灭了不少敌人。
在打扫战场时,唐学礼没走两步就被地上横七竖八被击毙的敌人挡住了去路。他跨过一名被打死的敌兵时,发现他似乎在蠕动,还以为自己的眼花了。
刚要往前迈步时,有个被“打死”的敌兵却自动地滚过来撞在了他的脚上。他用脚踢了一下,对方一动也不动,他仔细一看,此人身上没有一点血迹,用手摸摸胸口,却暖和和的……
唐学礼心里有数了,便喊道:“起来,不要装死了!”
然而装死的美军士兵没有一点反应。
“卡嚓”一声,唐学礼故意拉响了枪栓,又将枪口触上那名敌兵的鼻子,用英语喊道:“跟我走,宽大你!”
敌兵装不下去了,只好爬起来举起了双手。
另一个装死的美国敌人也翻起身,举着手不停地喊着:“投降!宽大!”
天亮后,唐学礼把俘虏押到六连时,脸上的血迹还未干。卫生员给他包扎了左手的伤口,又给他脸上的伤擦了药。
指导员劝唐学礼下去休息,他笑了笑说:“这点伤算啥?”转身又冲上了山坡。
在这场不到两小时的激战,全营共歼敌240多人,俘敌20多名,缴获各种炮3门、轻重机枪8挺。光是唐学礼一人毙伤敌18名,俘敌3名,可以说是大放异彩。
有意思的是,美军驻守的344高地虽然距新村南山高地只有不到250米,但他们看着200多名同伴被歼,却不敢增援,只是盲目地乱放枪,反倒像为志愿军冲锋助威。
师长叶建民(1955年少将)在听取四二一团的战斗汇报后,高兴地说:“面对美军所谓的‘开国元勋师’,一名年仅19岁的新兵也能打出这么出色的表现,那我们的部队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敌人呢!”
他见到唐学礼后,深有感触地说:“并非每个人天生就是战士,但即便是新兵,只要有战胜敌人的坚定决心,而且善于学习、不怕牺牲,就能成为像唐学礼一样的优秀战士!”
在全师的战斗总结大会上,叶建民特别表扬了唐学礼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号召全师指战员向他学习。
有意思的是,1997年叶建民将军在其撰写的自传《百战情思》一书中,详细记述了唐学礼在新村南山无名高地战斗中大放异彩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