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张廷玉父亲,处理一个邻里纠纷的善举,成为当下一个网红景点

2020-07-24新闻9

到坐落于大别山东麓的小城安徽桐城旅游,闻名遐迩的六尺巷是一个必须打卡的地方。它位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与五庙园之间,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小巷,却经常被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挤得水泄不通。

2014年,一位中央首长曾低调访问了六尺巷,让六尺巷就此广为人知。2016年,著名歌手赵薇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家乡歌曲《六尺巷》,更是把它的知名度进一步拔高。后来,以六尺巷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也集中涌现,如黄梅戏《大清名相》等,也进一步把它的感人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

实际上,六尺巷并不起眼,它不过就是寻常邻家之间的一条小巷而已:两旁的青砖灰墙、脚下密密铺就的鹅卵石、小巷外的牌坊和绿荫如盖的老槐树,就是六尺巷的全部元素。

它宽不过六尺,深仅百来米,逼仄、直溜,一竿子插到底,置身其间,会让人顿生心宁神静之感。

(六尺巷)

那么,如此普通的六尺巷,为何会引得游客们蜂拥而至,趋之若鹜呢?

这和历史上六尺巷的形成有关。

关于六尺巷的传说,在桐城派作家姚永朴《旧闻随笔》及《桐城县志》中都能找到:文端公张英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名焉。

故事中的主人公名叫张英,字文端,明朝崇祯年间出生于桐城,于康熙年间中进士入职翰林院,曾主持修撰《国史》《政治典训》等书籍,是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张英在桐城的老宅毗邻吴家,吴家也是当地有名望的大富豪。两家之间原本有一块空地,供乡邻车马行人通过。后来吴家扩建房屋,提出占用此空地,张家认为此地乃两家共用,不同意吴家越界使用。

两家人为此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不惜对簿公堂。当地父母官十分为难,吴家是本地望族,在众乡邻中威信极高。张家更不用说,官居庙堂,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一个小小的七品县官,谁都得罪不起。就这样,官司就一直拖着,吴家房屋的扩建也处于停滞状态。

(张英浮雕像)

张家见县衙久拖不决,于是想到了在朝为官的张英,决定请他出面,向县官施加压力,争取将这块空地据为己有。没想到,张英却用一首诗做了回复。

张家看到张英的回信后,羞愧难当,当即主动让出了三尺空地。吴家人见状,也自觉退后三尺筑墙,于是形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六尺巷”。

也有人说,这首诗其实是张英的次子张廷玉所写。张廷玉是清康雍乾三朝的肱股之臣,先后任职刑部左侍郎,礼部、户部、吏部尚书,直至成为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张廷玉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不管这封回信出自谁人之手,都将包容、礼让、平和的中华传统美德诠释得淋漓尽致,张家也因此在桐城赢得了极高的名望。直至现在,在桐城依然广为流传着关于张家“父子宰相府”的传奇故事。

(六尺巷的石牌坊)

实际上,关于六尺巷的故事,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开始流传,只不过他的主人公并非张英,而是举人李锦袭。

《愉社县志》记载:“李兰玉者,故明宛平县令李锦袭之子也。家居与邻人争墙基,致书于父,父遣诗一首,示之曰:千里寄书只为墙,让他一步又何妨;含元殿上离离草,原辈风流诗味长。兰玉得诗。遂以墙荃让之,又于仁义巷北让地一块云。”

在这则故事中,诗句和巷名虽有所不同,但表达的内涵是一致的。也许是张英曾读到过这则故事,知晓李锦袭的典故,在收到老家的来信后,有感而发,用诗句劝导家人做礼让谦虚、宽容和谐的人。

张家的这一退让,退出的不仅仅是三尺巷子,更是表达了一种宽容的美德,让窄窄的六尺巷成为后人心目中最为宽广的巷子。

伟人还曾将六尺巷的故事运用于外交场合,在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他就将这个故事讲给对方听,用张英的诗来启迪两国之间的关系,希望苏联能学学故事中的主人公。

如今漫步六尺巷,脚下的鹅卵石和两旁墙体的青砖,似乎还在无言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高大的石牌坊上“礼让”二字格外醒目,镌刻在整个桐城人的内心里。

(参考资料:《清史稿》《桐城县志》等)

#康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