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患莫大于不知足,害莫甚于不节欲的意思(急!!!)

2021-03-16知识11

“罪莫大于可欲”这句话出自哪里?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是什么意思? 译文:所以能够知道欲2113望有度,不5261贪得无厌,才能保持住恒久的4102满足。出自春秋时期1653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译文:统治者如果遵循的规律来治理天下,就可以让战马退还到田间里去耕粪田;不遵循道的规律来治理天下,则战马在郊野战场产下马驹。没有比放纵欲望更大罪恶了,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祸害了,没有比贪恋想得到更大的过错了。所以能够知道欲望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住恒久的满足。扩展资料这一章主要反映了老子的反战思想。在春秋时代,诸侯争霸,兼并和掠夺战争连年不断,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灾难。对此,老子明确表示了自己的主张,他分析了战争的起因,认为是统治者贪欲太强。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要求统治者知足常乐,这种观点可以理解,但他没有明确区分战争的性质,因为当时的战争有奴隶主贵族互相兼并政权,也有的是地主阶级崛起后推翻奴隶主统治的战争,还有劳动民众的反抗斗争。因此,在本章里,老子所表述的观点有两个问题,一是引起战争的根源;二是对战争没有加以区分。参考资料:—道德。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 什么意思 罪恶没有比bai欲望更大du罪恶。灾祸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zhi灾祸;dao灾祸最大的原因就是想得到内(欲望)容。。

患莫大于不知足,害莫甚于不节欲的意思(急!!!) 没有比贪婪还要大的忧患,没有比不节制自己的欲望还要大的危害。我觉得好象是根据老子的话演变而来的.老子说:“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其意思就是说:罪过没有什么能大过贪婪多欲,祸患没有什么能大过不知满足,过错没有什么能大过妄欲必得;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富足。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中也有类似的话.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是什么意思?原句释义:指知道满足的人,心态是充实的,经常 处在快乐中。这句话出自《老子》四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 得。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患莫大于不知足,害莫甚于不节欲的意思(急!!!)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后一句的意思是?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后一句的意思是什么?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 什么意思 罪恶没有比欲望更来大罪恶。灾祸没有源比不知足更bai大的灾祸;灾du祸最大的原因就是zhi想得到(欲望)。dao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知足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满足的快乐的。扩展资料老子主要成就: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咎莫大于欲得。这句话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语出春秋老子2113的《道德经》第四十六章5261。罪恶没有大过放纵4102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1653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满足的快乐的。原文: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译文:老子说:“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扩展资料:民间故事:和珅少时即在銮仪卫当差,19岁承袭三等轻车都尉。由于他巧言佞色,曲意奉承,又办事利落,幸得乾隆帝欢心,官职屡升,充户部尚书、四库全书馆正裁、兵部尚书,后为军机大臣,其子丰绅殷德与和孝公主结婚。和珅位高权重,他借乾隆之名作威作福,凡是对他有意见者则设法诬陷之,而且贪心无限,所以给他送礼者无数。他安排乾隆帝游江南,沿途借机捞取金银珠宝以饱私囊,又奉旨去云南,将不送贿赂的云南总督参奏革职,对于陕西抚台送来的20万银两。和珅连正眼也不看便吩咐家人收下,南方各省和海外各国送事的珍宝礼品,和珅总是设法占为己有。嘉庆四年(1799)正月,乾隆帝去逝,嘉庆帝根据给事中王念孙的。

#常足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罪莫大于可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