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朱元璋大杀开国功臣 朱元璋为什么要大杀开国功臣?

2021-03-11知识15

朱元璋为什么必须杀开国功臣? 1368年,经过16年的南征北战,底层出身的朱元璋终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后北伐西征,彻底结束蒙古在中原的统治。政局趋于稳定后,朱元璋开始对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开国。

朱元璋为什么要大杀开国功臣? 朱元璋当政时期勤政爱民,惩治贪污腐败,大力发展明生,为永乐盛世开创了有利条件,可以说算的上一个好皇帝;但在政治方面却有很大争议,其大杀功臣应该有两方面的原因1、惩治腐败天下初定后,一些功臣侍功骄横,为非作歹;朱元璋从小到处飘零,受尽苦难,以至于痛恨哪些贪官污吏;另外,为稳定军心民生,一定要扼杀这种势头,但这不是最主要原因;2、维护江山稳固在朱元璋时代,文臣武将,人才济济,群英荟萃;像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这些文臣,文可安邦定国;像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傅有德、廖有忠、冯胜、蓝玉等这些武将,武可开疆扩土,攻城伐地;这些人在明朝建国时,都立下赫赫战功;有些人还是朱元璋儿时伙伴,征战时跟朱元璋称兄道弟,天下大定后,有些功臣开始居功自傲,如果朱元璋在时,以自己的威望还可以压制,死了之就很难说了;所以,当朱元璋当了皇帝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但是打天下需要这些功臣,守天下也需要,当时很多地方没稳定下来,总不能全杀光;他走的第一步,就大封藩王,当然只能封他的儿子,用藩王替换功臣守边,像燕王、晋王、秦王都征讨过元兵;儿子守边起到了效果,天下也稳定下来,就逐步解决功臣的问题,有的功臣这时。

明太祖朱元璋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朱元璋杀的功臣有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冯胜、宋濂、傅友德等,几乎杀了所有的开国功臣,其中权高位重的唯一留下的忠臣只有汤和了。洪武四大案如下:一、胡惟庸案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它是指明太祖朱元璋诛杀宰相胡惟庸的事件,此案牵连甚广,很多功臣良将均被诛杀,后朱元璋废除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政事分归六部处理,从此中国王朝再无宰相一职。二、空印案空印案,发生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空白盖印公务文书而引发的案件,此案受到朱元璋高度重视,并因此诛杀数百名相关官员,实为一个冤案,然而其影响之广,范围之大。明朝初年,每年各个布政使司下属府州县都需派出审计官吏,前往京城户部,核对其所在衙门缴纳中央官府的钱粮、军需事宜,所有账目必须和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方能结算,若其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就必须驳回重新造册,且须再盖上原地方机关大印才算完成,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会耽误相当多的时间,所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这原本是既有的习惯性做法。钱粮在运输过程中会有损耗,所以从运送一直到户部接收时的数字一定不会相符,在路上到底损耗。

朱元璋大杀开国功臣 朱元璋为什么要大杀开国功臣?

朱元璋为什么要大杀开国功臣,原来如此 朱元璋两次经典对话可以看出朱元璋的用意,第一次,太子朱标对朱元璋残杀的功臣求情,朱元璋拿了一根带刺的树枝给朱标,朱标不敢接,然后朱元璋把刺剃掉再给他,说我现在就是替你拔刺;第二次,皇太孙朱允炆问:功臣都死了,边疆出现战乱怎么办,朱元璋说由你的叔叔们带兵征讨,朱允炆接着说,如果叔叔出现叛乱呢?朱元璋没有给答案,反问:你觉得应该怎么办;果然一语成谶,后来燕王朱棣叛乱时,朝中已找不出像样的武将出征了,最后皇位落到燕王朱棣的手里;由此可见,朱元璋杀功臣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他死后,防止功臣谋反作乱,不能威胁他朱家的江山。

朱元璋杀了哪些开国功臣? 朱元2113璋杀的人有:公爵中以徐达、常遇5261春为首的25位公爵;侯爵名臣中有4102唐胜宗、陆仲亨1653为首79位侯爵;伯爵中有刘伯温为首的12位名臣;子爵中则有王清、王凤显等11位英雄;男爵中有王恺、孙炎等23位明朝开国名臣。拓展资料朱元璋的杀戮原则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枉杀千人勿使一人漏网。朱元璋对曾一起出生入死的忠臣元勋实行的是灭门灭族式的屠杀。在明初两大谋反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中,各路开国功臣被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罪名牵连,几乎被一网打尽,甚至株连九族,美其名曰:为子孙计。据说太子朱标劝说朱元璋不要杀人太多,朱元璋大怒,把一根长满了荆棘的树枝扔在地上,让朱标用手拾起来。朱元璋说:\"我是事先为你拔掉棍上的毒刺,让你将来江山稳固,你难道不明白我的苦心吗?可以说朱元璋的屠杀功臣,纯粹是因为其出身低下,文化层次不高,老年疑心病发作的心理扭曲。小议刘邦和朱元璋同样大杀开国功臣的本质区别

朱元璋为何杀徐达?相传朱元璋当年怕徐达威胁朝廷,赐他一大碗烧鹅吃。徐达因为对烧鹅敏感,所以平日不吃烧鹅。但皇帝所赐,又不能不吃。结果在涕泪交流之下,把朱元璋所赐。

明朝四大案件是什么? 1.胡惟庸案21132.空印案3.郭恒案4.蓝玉案。5261胡惟庸案,简称“胡狱”或“胡党4102之狱”,明初四大案之一。1653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空印案,发生在中国明代初期朱元璋严惩地方计吏预持空白官印账册至户部结算钱谷的大案。此案在当时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相当程度的重视,并因此诛杀数百名官员,连坐被杀的人数以万计。发生在洪武九年,即公元1376年。(一说洪武十五年(1382)。《方证传》、《郑士利传》记载为洪武九年,同时废丞相是在洪武十三年,案发在有丞相之日。亦可证非15年。“郭桓案”是朱元璋严惩户部侍郎郭桓等吞盗官粮的重大案件。此案发生在洪武十八年,以其涉案金额巨大,核赃株连之人遍天下而著称,案发后中产以上民家被抄杀者不计其数,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蓝玉案,是指明洪武帝朱元璋诛杀大将蓝玉、继而大肆株连杀戮功臣。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胡惟庸,到最后废除宰相制度?按照朱元璋的出生以及人生奋斗经历来看,他是一定要杀死胡惟庸的,也一定会最后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制度的。

如果朱标不死,朱棣没有篡位。那么朱标是不是会比朱棣做的更好呢? 将朱标和朱棣作比较的的话,我认为在治理国家方面朱标肯定比朱棣要做的更好,但是在军事方面取得的成就可能会略逊于朱棣。在历史上朱标就是一位有着仁者风范皇太子,大明王朝正统的继承人,而朱元璋也一直是将朱标作为继承人来培养的。但是由于朱标的早逝,使得朱元璋不得不为继承人早做打算了,所以也有了后来朱元璋大杀开国功臣,以至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时缺乏经验丰富的战将,最后被朱棣抢夺了皇位。一、朱标继承皇位,是众望所归。相比于朱允炆、朱棣,朱标更是众望所归的继承人。最明显体现在就是朱元璋自号吴王是,就立年仅十岁的朱标为世子,一直到朱标(1355—1392)病逝,朱元璋就没想过换继承人这一说。而且朱标接受的教育资源绝对是当时最豪华的,明初时期文坛领袖宋濂就是朱标的授业恩师。宋濂也非常成功把朱标塑造成一个仁君的形象。要知道朱元璋执政一狠辣著称,而太子朱标则是温文尔雅,以仁义著称,这一对比群臣勋贵当然是跟喜欢太子朱标了。(甚至我猜测,朱元璋是故意做出一副不近人情,狠辣的外表,这样群臣都拥护太子朱标,一切原因都是为朱标继位做铺垫)事实上,朱标做到非常好,在当时的文武大臣里面非常得人心,使得朝廷上下倾心。而且不仅在朝堂上。

#朱元璋斩杀所有开国功臣#朱元璋册封开国功臣#朱元璋开国功臣下场#朱元璋大杀开国功臣#朱元璋开国功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