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净慧长老贺联 释本焕的人物经历

2021-03-11知识3

释本焕的人物经历 1907年9月21日,本焕老和尚出生于湖北新洲李集西张湾村。因家境贫穷,仅读六年私塾,就辍学到武昌当印刷徒工,不久又到新洲仓子埠当杂货店学徒。因当时政府腐败,外侮内患,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本焕老和尚深感世事无常,渐萌脱俗之念。常到仓埠报恩寺,听传圣老法师讲经说法,随立志潜心向佛,追求人生真谛。1930年,志山径直到镇上的报恩寺出家,传圣和尚高兴的说:“我早看也看出你与佛有缘,今天你果然出家了,说明你有佛缘,成熟了。遂收为徒弟,法号本幻,后来觉得此徒悟性高,慧根焕发,必能济惠众生,又改名为本焕。由于他刻苦修学,自觉辛勤劳动,每天早起打扫庙子,挑水劈柴,后敬香,习禅,不怀杂念,做到身在佛门,心在佛门,立志成为追求智慧解脱的修行者。如此一来,不仅得到师父的喜爱,还得到经常到庙上拜佛供养寺庙的万遐进女居士的喜爱。万居士乐善好施,是当时湖北省主席万耀的姐姐,当地僧俗称她为万大姑太。姑太认为本幻在这小庙里,由于当地深通经文的僧人不多,难于帮他深造。于是资助并介绍他到武昌宝通寺受戒。本焕长老到了武昌宝通寺。以圆净的身心,从持松和尚受具足戒。这位博学多才的传戒师对他说:“要领悟到佛的真谛,必须经过一番。

论圆瑛法师的佛教对联 圆瑛法师(1878-1953),俗姓吴,名亨春,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出生于福建古田端上村(今宁德市古田县平湖镇端上村),幼失怙恃,由叔叔抚养并指导学习儒经。19岁时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出家于福州鼓山涌泉寺,依涌泉寺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圆瑛习法,由禅入净,禅净兼修,同时兼攻天台、贤首,成为一代佛学大师。有着作近20种,其门人汇编其主要遗著,总称《圆瑛法汇》。〔1〕近年又别有《圆瑛集》、《圆瑛大师全集》等新编面世。法师一生以弘法和培育僧才、发展佛教事业为第一宏愿,诗联书法等艺文活动只属弘法余事,然法师天资颖悟,加上刻苦勤奋,虽未措意于诗联创作,而成果却荦荦可观。若把他列为近世诗联大家,也完全名副其实。在法师的文学作品中,《一吼堂诗集》的分量最重,也是学者比较重视的。但法师还有数量众多、流传广泛的对联作品,尚缺乏有心搜集和深入研究者。其实,一般人可能没有读过圆瑛的诗作,但在许多佛教圣地则都有圆瑛的题联。如到过古田极乐寺的人,就没有不知道山门圆瑛的题联“得到此间真极乐,不知何处是西天\"的。有鉴于此,本文就着重探讨圆瑛在佛教楹联艺术方面的一些成就,领略佛门硕德之道采文光。中国自古诗、联。

弘法寺本涣大师生平介绍 本焕法师开放分类:佛教、和尚、画家陈国剑作品、肖像绘画、工笔国画目录人物简介皈依佛门苦心求法爱国情怀南粤传法佛光普照人物简介本焕禅师(公元一九零七年—)本焕禅师,俗姓张,名凤珊,学名志山,法名本焕,湖北小新州县张湾人。公元一九零七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日出生于四代务农之家,母亲彭氏却是当地望族大闺秀,勤劳贤淑,善于教育儿女。凤珊排行第四,上有一位姐姐、两位兄长,下有弟妹各一。虽家境贫困,父母仍咬紧牙根,供凤珊读六年私塾。七岁就读时,父母为他取了个学名“志山”,想让这个聪明的儿子读书识字,光耀山村门庭。岂料,当小志山读到第四年时,父亲去世了,母亲和兄长艰难的供他继续读书。读完六年私塾,他通文达理,人称“小先生”,可是家境太穷困了,大姐已出嫁,兄长常年在外跑生意,弟妹夭折了,家里只剩母子俩相依为命了。自小就养成勤劳、憨厚、纯朴的优良品德。母亲晚年奉斋信佛,店里供着菩萨像,志山也去拜佛,她经常叫志山读经书。久而久之,志山受到佛的潜移默化,明白学佛可以“端正行为,澄清妄念,转迷为悟,明心见性”。想起自己学名不是要志在山么,就回去跟母亲、兄长商量,要出家,虽遭反对,却立意出家。皈依。

#净慧长老贺联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