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东晋亡国之君晋恭帝司马德文是个怎样的人? 晋恭帝司马德文被刘裕派人闷死

2020-07-24知识8

刘裕建宋后为何要杀死晋恭帝? 亡国之君的下场大都很不堪,或被杀或受辱,很少有得以善终者,司马懿的第六世孙、东晋末代皇帝-恭帝司马德文,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司马德文是司马懿的第六世孙,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次子,安帝司马德宗的亲弟弟,出生后不久被立为琅琊王。虽然是亲兄弟,但司马德文聪明睿智、洞悉时局,明显着要比哥哥正常太多,因为安帝跟祖上惠帝一样,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白痴。按照《晋书》的说法,安帝竟然能蠢到连冬夏、温凉的区别都分不出来,衣食起居若没有人照顾,根本就不能自理(“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见《晋书·卷十·帝纪第十》)。由这样一位白痴皇帝临朝,晋朝将面临怎样的凶险,可想而知。所以为协助白痴哥哥坐稳皇位,司马德文可真是操碎了心,年纪轻轻地便出来做事,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侍中、司徒、录尚书六条事、车骑大将军等重职,力所能及地匡救国家,尽量不让司马家的江山败在自己手里。然而,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尽管司马德文苦心经营,但依旧难以匡救日益败坏的时局,更无力对抗窃持国柄、口含天宪的权臣司马道子、司马元显、桓玄和刘裕等人。他所能做的,只是在权臣。晋朝的皇帝,晋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司马德文(386年—421年),字德文,即晋恭帝,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弟,母为淑媛陈归女。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司马德文禅位于刘裕,东晋自此灭亡。司马德文被废为零陵王,同年九月,刘裕派人以棉被闷死司马德文,时年36岁,死后葬于冲平陵。刘裕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要杀晋恭帝,而且杀光晋朝司马氏皇族? 在刘裕之前,应该说王朝之间的更替还是比较温文尔雅的,周灭殷商,不但没有杀光殷商王室后裔,还把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为诸侯,甚至在武庚造反之后,依旧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又封了宋国继承殷商的香火。汉朝灭亡,曹操和他的儿子同样没有杀光汉室宗亲,甚至汉献帝他老人家,寿命活得比曹丕还长。而后的三国,魏蜀吴三家,同样如此。蜀汉第一个灭亡,但后主刘阿斗同学,在蜀汉灭亡后,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过了很是安逸的一段生活,甚至留下了乐不思蜀的故事,他在洛阳去世之际,已是蜀汉灭亡八年之后。另一位亡国之君孙皓没他这样福寿绵长,但也在洛阳撑了四年才死。至于曹魏的最后一任国君曹奂,则活到了302年才逝世,享年五十八岁。所以截至晋朝灭亡,皇室之间的更替,并没有那么血腥。唯一的例外是秦,秦的末世君主子婴被项羽所杀,但这涉及秦楚之间的世仇,大家有仇报仇、忧怨报怨,没啥好多说的。但问题就在于到了刘裕这个时代,他不但没有宽裕东晋皇帝宝座上的年轻人一条生路,反而翻脸搞了一场大屠杀。晋恭帝司马德文被降为零陵王。仅在一年后,刘裕便派亲兵将其用棉被闷死。而且不光是司马德文,当时刘裕控制范围之内的晋朝皇室后裔,几乎被一网打尽。为什么。是谁毒害了晋恭帝? 是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毒死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汉代楚元王刘交之后。曾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功勋卓著。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刘宋开国之君。隆安三年(399年)参军起义,对内平定战乱,先后消灭刘毅、卢循、司马休之等分裂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了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致力于北伐,消灭桓楚、西蜀、南燕、后秦等国。420年7月10日(宋武帝永初元年六月十四日),刘裕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国号大宋,都建康,南朝开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了政治和社会状况。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重大贡献,被誉为“南朝第一帝”。为元嘉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奠定了南朝政治的雏形。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弟,母为淑媛陈归女。司马德文初封琅邪王,之后历任中军。东晋亡国之君晋恭帝司马德文是个怎样的人?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以下一点拙见,仅供参考。一:维护兄长,不离不弃。司马德文所处时代已是东晋末期,先是朝廷内部有桓玄篡逆,后来又有刘裕当皇帝,在这个过程中,司马德文始终跟随着自己的哥哥晋安帝,并且以自己仅有的一点力量,随时保护晋安帝不被刘裕毒杀,虽然最终晋安帝也难逃一死。从中可以看出司马德文对皇帝忠诚与维护。二:分清形势,宁死不屈。在晋安帝死后,司马德文被刘裕立为皇帝,但是司马德文也明白东晋已是大势所去,刘裕当皇帝已是预定好的。因此,当大臣暗示禅位时,司马德文欣然接受,分得清形势,不做无谓之争。最后,当刘裕派兵逼迫司马德文服食毒药时,笃行佛教思想的司马德文不肯自杀,最终被活活闷死。从以上可以看出,晋恭帝司马德文作为东晋的亡国之君,在当时的形势下,东晋已是江河日下,他也只是背上了不属于他的亡国之君的名号。其实看一看司马德文短暂的一生,因为只活了三十六岁,不管是他的才能还是忠君护兄之心,把他放在开国之初的话,都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只能感叹司马德文生不逢时。东晋末代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的介绍有哪些呢? 420年六月,司马德文禅位与刘裕,东晋自此灭亡;司马德文被废为零陵王,421年九月,刘裕便派人以棉被闷死司马德文,得年三十六岁,死后葬于冲平陵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晋恭帝结局如何? 晋恭帝司马德文是一个聪明又悲情的傀儡帝王,作为一个傀儡,生的聪明,就更显得可悲。司马德文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小儿子,晋安帝司马德宗的母弟,刘裕消灭了桓玄,成为晋帝国新的掌舵人。当时有个流行的谶语说晋国的江山,在昌明之后还有二个皇帝,昌明是司马曜的字,意思就是说在司马曜之后还有两个皇帝,晋朝的国祚就到尽头了。刘裕年龄也大了,急于篡位,为了迎合谶语,实现昌明之后有二帝的预言,就派人害死晋安帝司马德宗,拥立司马德文即位。司马德文知道刘裕要害哥哥,因此经常陪伴在哥哥身边,不离左右,不管吃饭还是休息都不离开自己的傻哥哥,接受刘裕谋害皇帝命令的中书侍郎王韶之一直寻不到机会,可巧,司马德文生病了,担心传给哥哥,只好回自己的府邸养病,就趁司马德文离宫之际,王韶之就把傻子皇帝司马德宗勒死了。司马德文即位二年,刘裕就按捺不住准备禅位事宜,让傅亮草拟禅位诏书拿到宫中勒令司马德文抄写一遍。非常识相的司马德文很配合的把禅位诏书抄誊一遍,表示心甘情愿禅位给刘裕。刘裕建立宋朝,把司马德文降为零陵王,迁到秣陵看管,虽然保留了天子的一切规格,但实际就是一个高级囚徒。通过哥哥的惨死,司马德文明白刘裕不会轻易放过他,大概自己。刘裕为何在称帝的时候杀尽司马家的人,那不是犯了政治大忌吗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2113位,保证自己5261的权利,防止司马氏一族在他人4102的帮助下,危害刘宋王朝1653。刘裕在称帝的时候必须杀尽司马家的人,斩草除根。历朝历代只有赵匡胤对待前朝的废帝比较仁慈。据《晋书·卷十·帝纪第十》:“二年夏六月壬戌,刘裕至于京师。傅亮承裕密旨,讽帝禅位…刘裕以帝为零陵王,居于秣陵…”418年6月,刘裕在彭城接受了朝廷对他的两个封赏:宋公、加九锡。在年底派人暗杀了晋安帝,刘裕随即称奉遗诏拥立司马德文继承皇位,史称晋恭帝。据《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八》记载“宋公裕以谶云\"昌明之后尚有二帝\",乃使中书侍郎王韶之与帝左右密谋鸩帝而立琅邪王德文。德文常在帝左右,饮食寝处,未尝暂离;韶之伺之经时,不得间。会德文有疾,出居于外。戊寅,韶之以散衣缢帝于东堂。419年正月,司马德文下诏封刘裕为宋王,刘裕又推辞,半年之后才接受封号。刘裕经过几次谦让之后,7月5日,登皇帝位,改国号为“大宋”。尽管司马德文对待刘裕篡权之事并无太大不满,但刘裕清除隐患还是将司马德文一家陆续杀死,以绝后患。(《晋书·卷十·帝纪第十》:“宋永初二年九月丁丑,裕使后兄叔度请后,有间,兵人逾垣而入,弑帝于内房。时年三十六。。

#宋朝#中国古代史#东晋#淝水之战#恭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