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的优势和智能变电站的特点? 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具有以下优点:1)智能变电站信号传输用光纤取代电缆,二次接线简单,电缆…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 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渗透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通信信息各个环节。在上述这些环节中,智能变电站无疑是最核心的一环。智能变电站由数字化变电站演变而来,经过4年的发展,技术已经日臻完善。相比较其它环节,智能变电站已经达到了可以大规模进行推广的条件。智能变电站主要由设备层、系统层组成,与传统变电站最大差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次设备智能化、设备检修状态化,以及二次设备网络化。2011年以后所有新建变电站全面按照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建设,并且重点对枢纽及中心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根据国网的规划未来我国智能变电站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第一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46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28座;第二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8000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50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48座;第三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7700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44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60座。2015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50个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扩大示范工程首个建成的项目—江西省首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110千伏赣县双龙变电站于9月29日11时16分投产送电。标志着中国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正式运营开始。按照国家电网“十二五”智能电网建设规划,在。
智能化变电站的主要问题 智能化变电站应用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国外已有一定的成熟经验,国内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有关厂家都投入了相当的人力进行开发研究,并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归纳起来,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研究开发过程中专业协作需要加强,比如智能化一次的研究:至少存在机、电、光三个专业协同攻关的问题、而且一次厂家因为利润低等原因意愿不大,主要是二次倒逼一次;(2)材料器件方面的缺陷及改进:主要还在于数字式互感器的可靠性和环境兼容性等问题;(3)试验设备、测试方法、检验标准,特别是EMC(电磁干扰与兼容)控制与试验还是薄弱环节。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全部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的功能,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攻关解决,相信智能化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会有一个蓬勃的发展期。国内已有数个智能化变电站顺利投运,运行时间最长的已达4年,总的来看设备运行平稳,各类数据采集、传输无误,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正常,说明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运用到实际中已初步通过实践的检验,满足了安全、稳定的系统运行要求。但智能化变电站应用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
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站控层,间隔层有什么区别 电力系统(这里主要指的是变电站、电厂也可以)里对于整个系统的控制目前主要分为站控层知和间隔层,在数字化变电站出线后,出线了新的一层,过程层。站控层主要指的是厂站级的监控,例如变电站中的道监控系统、子站系统等。站控层内设备主要就是指监控主站、工程师站、信息子站等。间隔层主要指的是继电保护与测控、录波等。过程层是指数字化变电站中智能一次设备,如现在还未完全发展的智能断路器的替代设备智能终端,电子式互容感器的合并单元等。
智能变电站的标准? 智能变电站是从智能电网发展来的,主要是控制元件有智能话。特点是开关信号的检测带有通讯接口。象SST-330、SST-300这种智能型多功能电力表,就是广泛应用在这种系统中。如果是智能电网,目前国际上、国内还没有准确的定义,智能变电站也没有明确定义。
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发展 智能化变电站作为变电站发展的新的里程碑,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中央信号屏控制最初的变电站控制全部靠电缆的继电器完成,当时的保护和控制完全由继电器串联回路构成。不但继电器的可靠性(尤其是时间继电器的可靠性)很差,而且大量的二次电缆很容易造成过热、绝缘、防火等问题。这时的变电站测量控制主要是观察中央信号屏。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总线方式)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下,由沈国荣院士等一批技术骨干发展出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才有了继电保护的精确实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变电站测控技术逐步实现了由计算机串口联网组成的总线式自动化系统,通信靠485或422串行总线完成。实现了变电站的基本遥信、遥测、遥脉和遥控的自动完成功能。但由于串行总线的通信速率问题,信息交换较为简单。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方式)随着网络技术和装置硬件技术的发展,在间隔层装置内部集成网口得以实现。由于以太网的通信速率大大提升,变电站通信技术采用了对等式的网络传输模式,这时间隔层可以实现装置间的通信,从而发展出一系列像间隔五防等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多台装置协作完成某一功能。这时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开始采用分层分布式的概念。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有哪些主要的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