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到本性和本心? 离妄伪造作即本性本心何用去找?这个找字即失去了本心。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即本心。自我和欲望即无明人在其中而不知为妄,而知妄即真即本心本性,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真妄不二即真如。本性本心没个样子,有样子即妄心了,知妄即离不作方便,离妄即真亦无渐次,至矣。
嫦娥和牛郎之间的好感算是孽缘吗? 请问,他们之间有关系吗?再者,你这么问,置织女于何地?
佛教问题,真妄净染一切诸法无二之性,无二什么意思? 无二就是真copy和妄,净和染的本性是一bai样的都是空的,du当你的念头瞬间都zhi空掉以后,不起心,不dao动念的那一瞬,就是无净无不净,无真亦无妄的状态,任何的分别心都不再有了。一切诸法,一切的现象都是无二的,夭寿无二,贫富无二,都是我们的分别心,是六根对六识的严重污染,比如同样吃黄瓜,你觉得好吃我觉得不好吃,都是吃黄瓜,但六识却产生了分别。黄瓜本是一,无二之性。
真一法界是什么意思??佛说万物源自自心性有什么什么意思? '源本自性,不生不灭,不往有无,亦无来去,一切有为皆是我本俱无量光。一切有情乃我净土眷属,一切境界乃我无生净土\"这一段主要讲我们清净的自性“那颗遇人事物本不动的真心”换句话讲,遇贪的境界和嗔的境界是意识心在作用,而不是真心在作用。“缘起性空,缘空源起,生而无生,生生不已。自性能生万物,这是世间乃至六道的相,切不要执着“以为是真”而起心动念。把事情要看淡。自然会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如此念佛,即如如佛\"能如此修心即真念佛。换句话说,如梦幻泡影的世间,不要在人事物有太多的情绪的变化,是修心的第一步,慢慢的才能体会到一真法界的心境。
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什么意思 解释:一切2113的禅理,有时从事上5261去说明,有时从理上去解释。所以,要4102知道宇宙世1653间,事上有理,理中有事;须弥藏芥子是事实,芥子纳须弥是禅理。如果能明白理事本无障碍,那么这就是游刃有余地理解禅理了。其实须弥、芥子都是个比喻,主要是来开发吾人智慧,去认识“自心”。出处:《祖堂集·归宗和尚》:“师教中有言: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时人不疑,芥子纳须弥莫成妄语不?应用:相传佛宗贝叶上常刻有这样一诗:\"一花一念无量劫,大千俱在一毫端,我纳须弥入芥子,明悟四谛证涅盘.\"其中芥子须弥一句阐述的就是学无止境.融会贯通的佛理.后世可在创作中用作相同的含义.相关古诗:唐朝江州刺使李渤,有一次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智常禅师听了李渤的话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李渤显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智常禅师顺着话题问李渤。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当然都。
佛学里的“心”怎么解释? 如何以心印心?
佛教的『实相』是单数还是复数 净空法师-实相是事实真相。不得已强名实相」,这不得已勉强说一个名词叫实相。实相是什么?真妄不二,真妄一如。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这是放下,教我们放下一切缘虑分别。缘虑是第六意识,分别言语文字相是讲的,八识全部都包括在其中。而缘虑分别言语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自性没有离开缘虑分别言语文字,你如何能够在缘虑分别言语文字里面见到真相,这叫功夫。也就是说,一切幻妄它没有离开真实,它的背后是真实。离开真实哪来的幻妄?幻妄是依真实而生起的,永远不离开真实。真实就是实相,而缘虑分别言语文字这都是幻相,妄不离真。他有个批注,如上面比喻当中「诸器皆不离金」。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是《般若经》上常讲的,这句话非常重要。一切相是虚幻,一切法是自性,明心见性没有别的,就是离相,你就见到法性了,法性就是自性。怎么离法?不起心、不动念,在一切现象里头不起心、不动念,照见!观自在菩萨,你们读《心经》,《心经》一开端,「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个是什么?他没有间断过,「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见到五蕴的实相,那个空就是实相。五蕴皆空,没有一法不空,为什么?一切法是。
佛教基督教的问题 佛经与圣经.没有矛盾.主要区别在于:谈论的范围不同.圣经谈论”轮回以内”的事情.修行好了.确实可以去天堂(异端除外).佛经谈论”超越轮回”的事情.是为了菩提涅盘.而不仅仅追求天堂.耶稣是唯一真神”.这话是正确的.与佛经也没有矛盾.(佛经中确实说过”天王”).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圣经的第1句话:”起初神创造天地”(创世记1:1).圣经所谈论的范围.仅仅是在”天地之间”.耶稣是唯一真神”.也只有在”天地之间”的范围内.才得以成立.佛经中的世界.是无数的.有无数个”天地之间”.所以.佛经不适用这句经文.但也不存在矛盾.因为谈论的范围不同.佛经的谈论范围.实在太大了.人们误认为.佛经与圣经有矛盾.那是没有认真的读经典.没有搞清楚.2个经典的不同适用范围.仔细读经.逐字逐句的读.就会很清楚.对于追求去天堂的人.可以按照圣经灵修.对于追求菩提涅盘的人.可以按照佛经修行(此成果.远远超越天堂).佛经的级别.实在是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