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肿瘤标志物的认识,都停留在“对它有印象,但具体不了解”的状态。它时而出现在大家的体检单上,时而出现在复查的化验单上。大家看到它出现,总会冒出不少疑问,例如:
我今年 35 岁,是每年都要去检查肿瘤标志物么?@彩纸上的白饭
体检时显示肿瘤标志物数值偏高,我是得了肿瘤么?@不会呼吸的鱼
我去医院做了个 X 光片检查,医生就让我去抽血检查肿瘤标志物,这是怎么回事?@仲夏狂想
那究竟什么是肿瘤标志物?它是如何分类的?它的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及来源
肿瘤标志物又称肿瘤标记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它能反映肿瘤的发生发展,并监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液、体液和排泄物中,可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进行检测。
肿瘤标志物的来源:
1、 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如:糖酵解产物、组织多肽抗原、核酸分解产物。
2、分化紊乱的癌细胞的基因产物,如:异位的 ACTH 片段,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胎儿型同工酶。
3、肿瘤细胞坏死崩解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物质,主要是某些细胞骨架蛋白成分,如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 21-1(Cyfra21-1),多胺类物质。
4、肿瘤宿主细胞的细胞反应性产物,如:VCA-IgA、EA-IgA。
肿瘤标志物的常用种类
目前,已被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有成千上万种,但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的并不多。肿瘤标志物主要有以下几个临床种类:
1、 血清癌胚抗原(CEA):CEA 正常值小于等于 3.45 ug/L。最初医生在结肠癌患者中发现 CEA 升高,后来发现,在胃癌、尿道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膀胱癌和宫颈癌患者中,有 30% 的患者血 CEA 会升高。
2、 甲胎蛋白(AFP):AFP 是最早被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检查项目,约 87% 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 高达 20 ug/L 以上。
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PSA 参考值小于 4 ug/L,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高达 30-86%,其升高水平与肿瘤密切相关。
4、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人血液中 HCG 浓度小于 5 ug/L,如患绒毛膜上皮癌,睾丸和卵巢的胚胎性恶性畸胎瘤者,HCG 可升高,且血、尿中的 HCG 的含量多少与预后相关联。
肿瘤标志物的作用
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一般是通过抽取受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测定。肿瘤标志物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肿瘤的早期发现。
2、肿瘤普查、筛查。
3、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期。
4、肿瘤患者手术、化疗、放疗疗效监测。
5、肿瘤复发的指标。
6、肿瘤的预后判断。
7、寻找不知来源的转移肿瘤的原发病灶。
需要明确的是,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有力佐证,但不能用于对恶性肿瘤的最终确诊。确诊恶性肿瘤的金标准是病理学诊断,即需通过活检或手术,取一小块肿瘤组织放到显微镜底下观察,以看到癌细胞作为最终确诊的依据。另外,因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肿瘤标志物的分析要结合临床情况,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才能得出客观真实的结论。
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要怎么办?
对于肿瘤标志物升高,首先要明确其升高的幅度是轻微的还是显著的。若数值轻微超过参考值, 一般会被医生认为是“轻度升高”。若数值大幅升高,医生往往称其为“有意义”的升高。
下面先看看几种常用肿瘤标志物,对应其可能存在肿瘤的部位,标志物的正常水平,以及一般被认为是“有意义”的升高值。
因此,如果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只是轻度升高,即使超过了正常水平,也不一定是有意义的。而如果数值是“有意义”的升高,则需要进一步找寻原因。
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的原因,可能是身体的良性问题,如感染、吸烟等等,也可能是恶性肿瘤。医学上有许多方法可用于区别这种升高是不是恶性肿瘤导致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数值升高的受检者都需要立即做进一步的检查。
面对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高危人群”需要尽快进行进一步检查。
如何鉴别自己是否属于高危人群?
1、近亲亲属是否罹患肿瘤。如其母亲或家族中其他女性亲属有乳腺癌的既往病史,那么 TA 就属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2、是否接触过容易致癌的外来物质。如 TA 长期吸烟或接触“二手烟”、酗酒、食用腌熏食物,或是因工作原因接触过过量放射线或化学毒物,其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会明显升高。
3、是否有癌症高发的自身因素。包括中老年人,既往有乙肝、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等等。
对于高危人群,当他出现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时,患有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应进一步检查。主诊医生将根据肿瘤标志物提示的部位,为受检者选择相应检查,包括胸部 CT、腹部 CT、乳腺超声、前列腺超声、内镜检查等。
若属于非“高危人群”的人,本身没有任何不适,且肿瘤标志物数值仅仅是轻度升高,其体内罹患肿瘤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他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清淡饮食、规律作息等来减少干扰,并在 3-6 个月后再复查肿瘤标记物的情况。若数值没降下来,则可考虑完善上面提到的影像学检查。
撰稿人:梁晓穗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