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国外最新研究表明暴力游戏与暴力行为无关,管管家长,救救游戏

2020-07-23新闻14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游戏一直与玩家暴力行为扯上关系,只要是有违反犯罪活动,只要犯罪嫌疑人玩游戏,那么罪魁祸首必然是游戏。比如2018年,江苏南通就发生过一名十三岁少年跳楼自杀的案件,当时其母一口咬定小孩是玩了腾讯的吃鸡手游,因为模仿游戏中的跳楼动作才摔死的,还要求腾讯公司进行赔偿。

而在更早的2000年,一篇名为《电子游戏,瞄准孩子的“电子海洛因”》登上了光明日报,在这篇新闻中,记者夏斐表示自己花了一个晚上学会了当时正在流行的《星际争霸》和《英雄无敌》,并且还通过展示自己的“高招”吸引到一些小学生的关注。在文章的末尾,夏斐通过网吧老板之口表示,玩游戏的男孩子最后都会变成抢劫犯和小偷,而女孩子最后都会变成三陪小姐。

电子游戏两千年开始,就一直承受主流社会的非议,许多家长认为许多青少年的暴力行为都是电子游戏造成的,不过最近新西兰的梅西大学一项研究表明,暴力游戏与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没有明显关系。

这项研究报告使用了28个长期研究的数据,涉及大约21000名参与者,测试玩暴力游戏超过三个月的人攻击性是否有所提高。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是梅西大学的亚伦·德拉蒙德博士,根据他的研究,他发现暴力游戏对于侵略性的影响很小,小的微乎其微,以至于在实际中讨论这点没有任何意义。

研究者发现高质量的研究通常具有的效果大小在统计上与零几乎是无法区分的,这意味着在高质量的研究下,暴力游戏与侵略性之间没有明显关系,而且在一些情况下,游玩时间较长还会导致暴力倾向变小。

关于电子游戏与玩家暴力之间的关系,许多大学也进行过研究。2019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美国斯泰森大学的研究组对3034个青少年进行了研究,调查分析暴力游戏在两年后对个人攻击性行为的关联性。

研究人员使用回归分析法推测出的结论是如果要达到临床上显著的暴力影响,一个人必须每天玩超过27个小时的游戏,可是由于一天只有24小时,所以最后证明电子游戏与暴力行为并没有直接关联。

2018年,汉诺威市的达特茅斯大学也对电子游戏与暴力行为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他们选取了24个相关研究,涉及到的暴力游戏包括《侠盗猎车手》、《侠盗猎魔》、《使命召唤》等游戏,经过对比研究,他们发现玩这些游戏的青少年有更高几率因为打架斗殴等事件被送往校长室。

但是根据研究者自己的说法,此次研究只是证明暴力游戏与暴力行为存在相关性,但是并不代表是因果关系,比如有可能青少年成长环境非常恶劣,所以才会喜欢玩暴力游戏,同时做出暴力行为,这种情况下,成长环境的恶劣才是主要原因,而喜欢玩暴力游戏和暴力行为都是结果,并不是说暴力游戏导致了暴力行为。

研究者还说,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玩游戏,并且对于善恶是非的辨别能力有些扭曲的话,那么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可能正在遭受某种干预,导致他们喜欢玩暴力游戏。他希望本次研究可以让未来的研究不再纠结于暴力游戏是否导致暴力行为增加,而是搞清楚暴力行为受到影响的原因、时间和人群。总结

经过多年各大高校的研究,都证明暴力行为与暴力游戏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因果关系,关于“玩游戏会让小孩变成抢劫犯”等言论更是无稽之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没有什么电子游戏玩的时候违法犯罪活动才最猖獗,也希望广大家长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沉迷游戏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缺少家人的关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