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嗓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怎么改写成为对联,只改写两个字 去两字 蝉噪林静,鸟鸣山幽
松间鸣好鸟鸟鸣山更幽泉和万籁声窗外见南山下联 (2015年江苏苏州市中考百)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度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问的横线上(填写序号)。①松答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专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山【答】(1)上联:属 1;下联:5;(2)上联:4;下联:2。
蝉噪林俞静,鸟鸣山更幽,对联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是谁的诗? 王安石《梦溪笔谈》中说: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一句,素来认为无人能对,王安石用“鸟鸣山更幽”来对。王籍原联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两句意思一样。《入若耶溪》作者:王籍(南北朝)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译文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扩展资料“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这句话所表达的哲学中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风定花犹落: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431356664起着决定性作用,外因只是现象不是本质.下句同理。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静的时候更能衬托出动(风定花犹落),动的时候也。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各改一字,使其变成爱护环境的对联。 噪改为尽,鸣改为亡 望采纳 谢谢
#对联#下联:鸟鸣山更幽,上联如何对? 上联:山清风欲静,下联:鸟鸣山更幽。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各改一字,使其变成爱护环境的对联。 上联:蝉噪林愈悦下联:鸟鸣山更欢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对联讲究对仗,“松间”可与“窗外”相对,“鸣好鸟”,动宾式,可与“见南山”相对.同理,“风定”名动式,可与“鸟鸣”相对,“花犹落”,与“山更幽”相对.答案:①上联:松间鸣好鸟,下联:窗外见南山;②上联:风定花犹落,下联:鸟鸣山更幽.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与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哪副对联更妙?为什么? 我个人觉得还是王籍原作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更妙。原因有二:01就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中的“蝉噪”与“鸟鸣”虽然说的都是动物,但发出的并不是同一种声音,造成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蝉的声音比较呱噪,这种声音最能体现出林中的“静”。而鸟鸣的声音比较悦耳,它们会在山中的不同位置甚至在空中鸣叫,这种叫声更有一种纵深感,能使人感受到山之“幽”。上下两句诗意思不但不重复,我觉得更像是一种叠加效果,能完美的体现树林的静谧和山谷的悠远。02“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虽然上联是静中有动,下联是动中有静,显得更为匹配,但读起来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像是一面镜子被剖成两半,照出来的事物再不是一个整体。我一遍又一遍地在脑海中想象风停了之后花瓣从枝头上飘落的景象,有一种美人伤春的唯美;但再想想幽静的山谷中传来几声鸟鸣,却有一种厌倦红尘想返归自然的感受。两句诗的感受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放在一起感觉别别扭扭。“风定花犹落”如果对个下联譬如“水流鱼不惊”之类的感觉会舒服很多。以上都是个人之拙见,咱的水平比起王安石来,肯定被甩掉无数条街,从北京甩到伦敦都有可能。好在伦敦的人大都不太懂中国古诗词,我也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