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参考时钟 晶振 单片机为什么需要外部晶振来提供时钟,内部不是带一个ADCCLK吗?

2020-07-23知识18

晶振和时钟的区别 时钟是一个脉冲信号,我想这个是你想了解的,而不是什么闹钟之类的指示时间的东西;晶振是构成振荡器的元器件,振荡器的输出可以有很多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生成时钟脉冲信号;当80C51单片机晶振频率为12MHz时,时钟周期.机器周期各是多少? 当80C51单片机晶振频2113率为12MHz时,时钟周期为(52611/12)微秒4102,机械周期为1微秒。时钟周期:一个时钟脉冲所1653需要的时间。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又叫T周期或节拍脉冲。是CPU和其他单片机的基本时间单位。它可以表示为时钟晶振频率(1秒钟的时钟脉冲数)的倒数(也就是1s/时钟脉冲数,比如1/12MHz),对CPU来说,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机器周期:通常用从内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来规定CPU周期(机器周期),也即CPU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的时间。通常一个机器周期包含12个时钟周期,在8051系列单片机的一个机器周期由6个S周期(状态周期)组成。扩展资料:计算机中,常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完成一项工作。每一项工作称为一个基本操作,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总线周期:微处理器是在时钟信号 CLK 控制下按节拍工作的。8086/8088 系统的时钟频率为 4.77MHz,每个时钟周期约为 200ns.由于存贮器和 I/O 端口是挂接在总线上的,CPU 对存贮器和 I/O 接口的访问,是通过总线实现的。通常把 CPU 通过总线对微处理器外部(存贮器或 I/O 接口)进行一次访问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总线周期。单片机中时钟、晶振分别是起什么作用的 晶振用来提供时钟频率,时钟频率决定了单片机执行的快慢。没有晶振,就没有时钟周期,没有时钟周期,就无法执行程序代码,单片机就无法工作。单片机工作时,是一条一条地从RoM中取指令,然后一步一步地执行。单片机访问一次存储器的时间,称之为一个机器周期,这是一个时间基准。一个机器周期包括12个时钟周期。如果一个单片机选择了12MHz晶振,它的时钟周期是1/12us,它的一个机器周期是12X(1/12)us,也就是1us。向左转|向右转扩展资料每个单片机系统里都有晶振,全程是叫晶体震荡器,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的作用非常大,他结合单片机内部的电路,产生单片机所必须的时钟频率,单片机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晶振的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晶振通常与锁相环电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统所需的时钟频率。如果不同子系统需要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可以用与同一个晶振相连的不同锁相环来提供。参考资料来源:-晶振晶振频率和时钟频率有什么区别 1、信号源不同:晶体振荡频率来自晶体振荡器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而时钟频率则来自振荡电路集成到“频率合成器(Frequency Synthesizer)””芯片中,它对晶体振荡器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分割(或倍频),为不同工作速度的芯片(或器件)提供所需的时钟频率。2、用途不同:晶体振荡频率被认为是晶体振荡器的一个恒定参考频率源(石英晶体用于石英表和电子表中的计时)。自pc诞生以来,一个14.318MHz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一直被用作主板上的参考频率源。如CPU、AGP插槽、PCI插槽、硬盘接口、USB端口和PS/2端口在通信速度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提供不同的时钟频率。时钟频率服务于不同的电路。扩展资料晶体振荡器的作用:晶振在应用具体起到的作用,微控制器的时钟源可以分为两类:基于机械谐振器件的时钟源,如晶振、陶瓷谐振槽路;RC(电阻、电容)振荡器。一种是皮尔斯振荡器配置,适用于晶振和陶瓷谐振槽路。另一种为简单的分立RC振荡器。基于晶振与陶瓷谐振槽路的振荡器通常能提供非常高的初始精度和较低的温度系数。RC振荡器能够快速启动,成本也比较低,但通常在整个温度和工作电源电压范围内精度较差,会在标称输出频率的5%至50%范围内变化。。

#cpu频率#单片机最小系统#时钟信号#单片机#电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