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9月11.12号淄博地震了,我想问一下地震的有关问题我家是淄博博山的,博山就像个小盆地,四面环山.听老人说他们的记忆中博山基本没有过大的地震.最近看了很多关于地震的介绍,了解到有个地震加速度值,我想问如果A地方的加速度值是0.2.,B地方是0.15,那么如

2021-03-09知识6

(二)第三纪含煤盆地的分布特征 第三纪时期,中国大陆西南青藏高原南部,即藏滇板块和喜马拉雅板片,第三纪早中期发育有海相沉积,特提斯海域向南逐渐迁移,早期海岸线在班戈错—下岗江一线,中期退至仲巴—林周一带,晚期海水向东、西逐渐退去。古新世及始新世在定日、岗巴一带有宗浦组、遮普惹组浅海陆棚相碳酸盐岩沉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始新世中、晚期海水完全退出,结束了海相沉积历史,藏南缺失渐新统和中新统地层。青藏高原第三纪沉积盆地勘查和研究程度很低,数以百计的沉积盆地主要为断陷型盆地,分布在唐古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和可可西里山南、北两侧。第三纪含煤盆地主要分布在藏南冈底斯山西段,位于冈底斯—腾冲活动带南缘的日喀则—昂仁盆地,始新统秋乌组为砾岩、粗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夹煤层,局部含可采煤。恰布林含煤3层,可采煤1层,厚0.31~1.06 m。吉松拉含煤5层,可采煤1层,厚0.84 m。始新统恰布林组整合于秋乌组之上,为砾岩、砂砾岩、砂质页岩,厚度大于570 m,含煤性差。分布在冈底斯山西段的门土盆地,含煤地层为始新统门土组,下部为砾岩、砂砾岩,中部为粉砂岩、泥岩、砂岩、夹多层煤,上部为粉砂岩、泥岩夹凝灰岩,厚1200 m,含煤8层,可采煤2层,厚。

地质块体划分 晚古生代本区大体经历了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碰撞与拼贴,碰撞后阶段(Post-Collision)的造山作用可能延续到了中生代早期,从而基本结束了南北亚构造域块体之间构造运动的发展演化史。从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阶段,本区东南一带可能处于大陆边缘构造-岩浆活动带,推测为从古亚洲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演化和过渡阶段,主要受南北古板块之间的超碰撞及法拉隆、伊泽纳吉洋板块对本区陆块的影响。大约从晚侏罗世以来,因受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影响,出现新的应力场和构造格局,从而转为滨太平洋构造域,形成了我国东部巨大的滨太平洋中、新生代火成岩带。从本文研究的需要出发,首先把前中生代块体的展布与轮廓进行简要叙述,然后提出中生代以来块体划分的初步意见。前者主要以地层展布和物化探资料为依据,后者主要以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和壳幔结构为依据。(一)前中生代块体1.基底块体观点各异,在此不一一举例。(1)额尔古纳-兴安块体(EX)是指额尔古纳隆起及大兴安岭北段,即东乌珠穆沁旗-布特哈旗-黑河断裂以北地区,包括额尔古纳-兴安北段加里东-中华力西褶皱带、内蒙古-兴安南段晚华力西褶皱带。区内前寒武纪地层有兴华渡口群(Pt1x)和佳。

东北地区火山活动规律 (一)中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特征东北地区中生代岩浆侵入和喷出活动频繁而强烈,其岩石类型复杂多样,是中国东部环太平洋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生代火山岩在东北地区不仅广泛分布在山岭地区,也广泛分布在中生代断陷盆地的沉积地层中。东北地区的中生代火山岩总体上表现为时间上的多期性、阶段性和空间上的分带性(谯汉生、方朝亮等,2003)。1.火山岩在时间上的分布根据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地质志资料,将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旋回分为晚印支火山旋回和燕山期火山旋回。其中燕山旋回进一步分燕山早、中,晚三个亚旋回。(1)晚印支火山旋回。这一期火山旋回是东北地区早中生代第一次区域性火山活动,主要活动于晚三叠世。据同位素资料,时间大体为208~245Ma。火山岩岩性以酸性为主,中性火山岩次之,基性火山岩仅限于那丹哈达岭地区。分布在乌苏里地区的晚印支期火山岩为一套细碧角斑岩系列火山岩,具有明显的枕状构造,可能是完达山蛇绿岩套的组成部分。(2)燕山期火山旋回。燕山早期火山旋回时限为145~208Ma。该火山旋回包括157Ma时为主的基性火山岩喷发和l45~155Ma形成的酸性火山岩。燕山中期火山活动的同位素年龄值范围为97~145。

山东蒙阴金刚石原生矿区域地质 3.1.1 蒙阴金伯利岩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山东省在大地构造上属中朝地台东部的鲁西隆断区。新太古代早期的火山-碎屑岩沉积—泰山岩群,奠定了相对稳定的基底基础。晚太古代晚期的大规模幔壳混源型岩浆泛溢活动,重熔并改造了泰山岩群地层体,使地壳增生加厚,形成幅员广大的地台。在此后地质历史中,长期处于稳定的隆起状态(Pt1-3)和大面积的间断陆表海沉积状态(Qn-P)。这一稳定的地质环境一直延续到三叠纪末。从侏罗纪初开始,扬子地台的北进和太平洋板块的西移,与华北地台相拼接碰撞,强烈改变了现有的基础地质特征。首先在原有地质框架的基础上,沂沭断裂带由北北东向韧性断裂转化成裂谷系统,在山东中部纵贯全省,将山东分成鲁西、鲁东两个次级地块,引导并制约着两侧地块的发展。鲁中区在基底韧性剪切带的基础上进一步裂解,发育成若干北西向的断块隆起和拗陷盆地相间分布的构造单元系列,并造成鲁东区中部胶莱盆地大面积拗陷。蒙阴金伯利岩带产出于鲁西断块隆起区中部地区,由南而北呈北东向横跨在蒙山凸起、蒙阴凹陷、新甫山凸起、马牧池凸起之上,受蒙山、新泰-垛庄、铜冶店-蔡庄等北西向断裂的限制,呈左列式展布(图3-1)。图3-1 鲁中南地区地质简图3.1.2 蒙阴金伯利岩带区域。

构造体系控油气分布 该区在新华夏构造体系控制下包括松辽盆地坳陷期的上白垩统—古近系、断陷期的侏罗系—下白垩统及石炭-二叠系、海拉尔盆地下白垩统、延吉盆地白垩系、依兰-伊通地堑古近系以及鸡西盆地、勃利盆地、虎林盆地等的中、新生界地层,均有丰度不同的烃源岩,并发现了油气藏、工业油气流或油气显示。该地区经勘探已确定为工业油气藏的断陷有松辽盆地的徐家圈子断陷,松辽盆地南部地区的东部断陷带内的王府断陷、德惠断陷、小合隆断陷和梨树断陷;海拉尔盆地的乌尔逊断陷、贝尔断陷、依兰-伊通地堑的岔路河断陷、汤原断陷、方正断陷、延吉盆地德新断凹。4.6.1 上白垩统坳陷盆地油气分布1)上白垩统是大庆油田主力产层,油田主要分布在盆地NNE向大型坳陷中部构造隆起带上(俗称大庆长垣)。2)油气分布在坳陷区与斜坡区过渡带内。3)油气分布在坳陷内NNE向和NW向断裂附近。4.6.2 侏罗系—下白垩统断陷盆地油气分布侏罗系—下白垩统时期在新华夏构造体系控制下形成多个断陷盆地,各断陷各具独立的生、储、盖层沉积体系,这就构成了各自独立的源岩—圈闭的含油气系统,从而在全盆地内形成以断陷(深层)控制的区域性深层油气分布。已勘探发现油气分布的深断陷区内,或其周缘。

第四纪地质环境 (一)早更新世地质环境1.构造环境及其变迁本区早更新世构造环境由上新世构造环境演变而来。区内的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早更新世构造轮廓继承了新近纪早期构造轮廓。嫩江断裂、伊-舒断裂的东支断裂和西支断裂、四平-长春-德惠断裂、营口断裂、长胜-养畜牧河-法库断裂等再度发生继承性的差异升降运动,东部和西部山岳丘陵以及大黑山地垒继续断块上升,伊舒断陷平原和松辽断坳平原继续下降。本区当今的构造轮廓进一步显现。2.气候环境及其变迁第四纪气候的研究常常是通过对第四纪生物(特别是植被)、地貌和堆积物的研究来完成的。其中由于植被对气候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通过植被(主要是通过孢粉的研究)来研究气候及其变迁更为常用。以往对本区生物、地貌和堆积物的调查与研究表明,第四纪地质期间本区气候发生了多次冷暖干湿的波动,植被第四纪堆积和地貌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大致可以划分如下几个气候阶段。(1)地貌和堆积物揭示的早更新世气候环境对本区早更新世堆积物和地貌的研究可以看出,在早更新世早期阶段,松辽断坳已基本形成。低凹的松辽平原所接受的来自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和长白山的碎屑堆积物形成松辽古大湖环境,为湖泊兴盛。

9月11.12号淄博地震了,我想问一下地震的有关问题我家是淄博博山的,博山就像个小盆地,四面环山.听老人说他们的记忆中博山基本没有过大的地震.最近看了很多关于地震的介绍,了解到有个地震加速度值,我想问如果A地方的加速度值是0.2.,B地方是0.15,那么如果发生地震的话,哪个地区会厉害点呢?而且,淄博在地震带的边缘上么?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大么?3.4级的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么我很清楚淄博确实地 伊通火山群地层岩性

伊通火山群的火山组成 伊通火山群区域地层岩性包括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的沉积岩、变质岩及岩浆岩。其中古生界岩层主要分布在外围山地和隆起带,中生界则分布于断陷盆地边缘和外围地区,新生界主要分布于断陷盆地内。火山群形成于新生代第三纪渐新世至上新世,是世界上少见的基性玄武岩“侵出式”为代表的独特的“伊通式”火山成因机制。火山群由16座火山锥组成,主要有东尖山、西尖山、大孤山、小孤山、莫里青山、马鞍山、横头山等7座,当地群众称之“七星落地”。它们是北东向沿依兰—依通地堑呈两列分布。火山个体面积大小不一,大的4平方公里,小的仅0.0025平方公里,一般海拔230-430米。个体的形态多呈弯丘状或锥状,山顶圆滑,山坡较缓,冲沟不发育。火山群中西尖山、莫里青山、大孤山的山体由柱状节理发育的玄武岩石柱构成,石柱截面呈五边形或六边形,直径30-50cm,相对高差79米,但因被土石掩盖,可见柱体只有30米。莫里青山节理较细,组合形态多变,有的像石阶、有的像鹰嘴、有的像虎口、有的像孔雀开屏、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引人入胜,很有观赏价值。大多数山头岩石裸露,中下部生长有灌丛或次生林。区内火山群对研究火山学、地球构造、岩浆活动以及大地构造等有一定的科学。

#伊通火山群地层岩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