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咬一口铜鼓 传一脉文化——记东兰县布努瑶猴鼓舞传承人蒙胜文

2020-07-23新闻4

一面传世铜鼓,重约三四十斤,普通人抱起铜鼓都觉得吃力。但在表演者的舞蹈中,他放慢舞步,轻轻弯腰,微微张开嘴巴咬住铜鼓边,双手向两边伸展,缓缓起身,将铜鼓咬起来,又投入地表演了。此时,只见铜鼓随表演者身体的摆动在空中旋转……

蒙胜文表演咬铜鼓的情景。 潘 剑 摄

这是东兰县三弄瑶族乡弄宁村布努瑶族村民蒙胜文,在为庆祝一年一度的瑶族祝著节,排练跳猴鼓舞时的情景。

今年7月19日(农历5月29日),是布努瑶族同胞的祝著节,也叫达努节。

每年祝著节,蒙胜文都会使出绝技——咬铜鼓跳舞,从1986年至今,一“咬”就是34年。

这一咬,咬出了名堂。

他入选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被称为“咬着铜鼓跳舞的人”。

铜鼓沿河流进瑶乡

说到东兰县布努瑶的猴鼓舞,红水河是绕不过的话题。

红水河贯穿东兰全境,过境东兰115公里。它不仅仅是一条河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东兰的文脉,深深地打上厚重的文化烙印,传承着东兰县各民族发展的历史故事。

它不仅养育了两岸人民,还造就了东兰独特的铜鼓文化。据考证,铜鼓主要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滇西高原,其沿着红水河自上而下,流传到东兰一地,被智慧的东兰人民所使用。

随着春秋轮换,时光变迁,铜鼓的功能不断演变,它被使用于祭祖、娱乐、宗教、收藏等领域,是一面文化的“活化石”。

瑶族同胞在寨门前敲锣打鼓,迎接八方宾客。 韦禄东 摄

如今,东兰县的壮、瑶等民族仍然使用铜鼓,而由铜鼓文化派生出来的铜鼓演奏、铜鼓舞、猴鼓舞等民俗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跳猴鼓舞的人,以聚居在红水河西岸的三弄瑶族乡三合村周边的布努瑶族同胞为主。在大同乡弄彦村也有一些瑶族同胞会跳猴鼓舞,他们之间经常往来,感情亲如一家。

瑶族同胞现场演唱“笑酒歌”。韦禄东 摄

从三合村到红水河边的码头(即三弄瑶族乡政府所在地),走路需要1个小时,行车不过10分钟。即使已经通了水泥硬化路,但村民们的生活环境仍是群山环绕的垌场,可耕地较少。连绵的石山边缘陡峭,山路崎岖,山上多有灌木、杂草生长。

这样相对贫瘠而保守的环境,反而为猴鼓舞等民族文化延续提供了稳定的土壤。

瑶寨戏台上,当地瑶族同胞为宾客们表演布努瑶传统歌舞。韦禄东 摄

清道光八年(1848年)修的《庆远府志》卷三记载:“瑶僮(壮)俱尚铜鼓,而所用之时不同,有用之于吉礼,有用之凶礼。”庆远府辖区相当于今天的河池地区,其中所论述的情况应包括了东兰的瑶族。

由于没有相关文字记载,老人们只是听父辈说过,他们迁到这里来大约已有四十代人了,以此推算,他们应该是宋元年间迁徙到此,具体是何时,已无迹可寻。

唯一有迹可循的是,在布努瑶血液中不曾停止的文化传承。

“听父辈说,我们瑶族祖祖辈辈一直在这里生活。敲铜鼓,跳猴鼓舞,也是代代相传。”1964年出生的蒙胜文,对瑶族同胞的铜鼓文化,从小就耳濡目染,也记忆深刻,“敲铜鼓和跳猴鼓舞,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喝水一样,离不开它。”

弄宁屯布努瑶同胞排练猴鼓舞。 潘 剑 摄

一鸣惊人的五条围巾

河水奔流不息,大山巍巍不老。

布努瑶同胞们在垌场里,种玉米,打猎,生儿育女,生生不息。日子似乎一成不变。

历史演进,许多轮替往往在不轻易间就达成。

1971年,布努瑶猴鼓舞第十代继承人,蒙胜文的父亲过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村里的猴鼓舞核心成员离开了。

那一年,蒙胜文才七岁。

视频 | 蒙胜文讲述从小学习咬铜鼓的经历。

1977年夏天,祝著节前夕的某个晚上,伯父跟蒙胜文说:“我们布努瑶,历代以来都会敲铜鼓,打皮鼓,跳猴鼓舞,特别是嘴咬铜鼓跳舞这个习俗,是不能断的。你要继承你父亲咬铜鼓跳舞的技艺!”

伯父还说,布努瑶跳猴鼓舞,就是表达对日月星辰雷神和先祖的祈梼,对胜利荣耀的喜庆,对幸福美好的追求。

为何要咬铜鼓?伯父说:“我们的祖辈即使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也不会丢弃铜鼓,而是用嘴咬着铜鼓,两手抓着粮食去避难。”

蒙胜文似懂非懂地应诺。在伯父和村人的传教下,蒙胜文首先需要从敲铜鼓开始练习,但他曾经想一步到位,直接挑战咬铜鼓。

有一次在亲戚家,他尝试提起一面重达三十多斤的铜鼓,由于那个年月闹饥荒,营养跟不上,十二三岁的他根本提不动,更不用说用嘴巴咬起铜鼓跳舞。

可当时自家的铜鼓、皮鼓要么被破坏,要么被偷,蒙胜文面临着无鼓可摸的困境。

没有鼓打,他就拿着家里的背篓倒扣在地上练习敲打,一边练习,一边模仿着猴子高兴时跳跃的动作。竹鼓坏了,他就在大人的指导下,学着做新的。

到了练习咬铜鼓的阶段,伯父建议他先咬家里的木水桶练习,从小到大,从轻到重。

“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蒙胜文总是这样提醒自己。

蒙胜文练习咬木桶后发现,木桶咬久了,整个人都受不了,总想呕吐。

第一天,吐了。

第二天,又吐了。

第三天……

无数次产生放弃的念头,又被无数次渴望成功的执念打消。他就这样一个人默默在家里练习。日复一日,经年累月。

14岁那年春节,蒙胜文在有铜鼓的亲戚家,征得亲戚同意后,他练习咬了几次铜鼓,咬起来的时候,因为用力过度,下巴右边的牙龈出血。他摸了摸那颗牙齿,发现松动了。虽然如此,他还是咬牙坚持:“即使牙齿打碎了也要往肚子里吞,一定要学好这个技艺。”

就这样,蒙胜文慢慢学到了咬铜鼓跳舞的本领。

那一年,他成为三合村布努瑶同龄人中,第一个学会咬铜鼓的人。

1981年,大化瑶族自治县举行民间斗鼓比赛。村里让蒙胜文去参加,一来想让他证明学有所得,二来可以与同族同胞切磋技艺。比赛那天,根据规则,参赛者要咬着相同重量的铜鼓,按照旁人敲铜鼓的节奏完成规定的动作,先完成者就可以抢到一条瑶绣围巾。在那一次比赛中,蒙胜文拿了三条围巾。

蒙胜文,一鸣惊人。

后来,在大化县板升乡又举行了一次民间猴鼓舞比赛,蒙胜文不负众望地拿了两条围巾。

这奠定了他是传承人的地位。

蒙胜文表演咬铜鼓的情景。 潘 剑 摄

大山里的坚守与无声的回报

1981年至1990年,因为没有通公路,三合村弄宁屯的布努瑶群众的生活还很贫困。青壮年纷纷南下打工,蒙胜文的妻子蒙凤香也动了外出务工的念头。

1991年,第四届全国民运会在南宁市举行,东兰县140面铜鼓首次亮相,百面铜鼓齐鸣,震惊了全世界。

受这次表演的启发,东兰县决定在1992年3月,举行首届“三月三”铜鼓会演。三弄瑶族乡政府提前一个月通知蒙胜文组织人员参加演出。他意识到,这是一次展示的机会。

他跃跃欲试,却被妻子泼冷水——吃饭要紧,敲铜鼓不能当饭吃。当时,家里的米仓已经见底。整个弄宁屯都没有水田,只能靠开春在石头缝种植玉米,每年收获少得可怜。一家人要么吃玉米,要么去街上买大米。买大米需要花钱,而蒙胜文只能靠打山货到长乐镇街上卖换钱买米。

视频 | 蒙胜文讲述1992年参加首届“三月三”铜鼓会演的经历。

为了让蒙胜文等人安心排练,乡里很快就给参加演出的人发放了一个月的补贴粮票。这打消了蒙凤香的顾虑,蒙胜文也如愿首次参加公开表演。

在表演中,随着蒙胜文将大皮鼓敲得咚咚响,其他人也开始按节奏敲着铜鼓,同时配合着竹筒敲击的嗒嗒声和花棍敲地的噔噔响,整个舞蹈合奏出一种沉重而庄严的乐声。铜鼓不断配合着皮鼓改变节奏,随着节奏越来越快,表演者中有3个人一起敲击皮鼓,两个人开始模仿猴子的动作逐渐走到了队伍的前端。他们时而做偷桃状,时而做抓痒状,一时单脚独立,一时四肢爬行,惟妙惟肖,神似两只灵猴听见铜鼓声,便围绕着铜鼓跳舞,舞蹈渐入佳境。

约莫几分钟后,蒙胜文将铜鼓拿至前排,他缓缓蹲下将铜鼓抬起,张嘴咬住铜鼓,待稳定后放开双手,向周边观众展示。接着左右手分别拿起鼓槌和鼓棒,跟上节奏敲击着铜鼓,展现嘴叼铜鼓的绝技,整个舞蹈持续了20分钟左右。

原汁原味的表演,技惊四座。最后,他们团队荣获团体一等奖,他个人荣获优秀表演奖。

表演结束回到家,妻子很高兴,认可了老公的付出。

同年6月,蒙胜文应邀参加广西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他在台上咬着一面近25公斤重的铜鼓表演。

至此,蒙胜文咬铜鼓跳猴鼓舞的技艺已炉火纯青。

蒙胜文打皮鼓。潘 剑 摄

危机之下并存的希望

很快,一个巨大的危机也随之而来。

当时,村里一些老艺人逐渐老去,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经常外出演出的蒙胜文意识到:“个人的优秀,不代表团队优秀。”如果队伍不完整,那他引以为豪的猴鼓舞文化将濒临危险。

整套猴鼓舞展示,以敲击铜鼓节拍为主旋律,以猴的动作为主要表演形式,敲铜鼓、打大鼓、叼铜鼓、舞猴棍、戏竹筒、舞竹筛、耍花棍、跳猴舞、吹唢呐等,寄托布努瑶的祭祖、感恩的心。这个表演过程至少需要18个人,缺一不可。

蒙胜文知道,当年接过父亲的衣钵,现在到传承的时候了。他这么想,也这么干。随后,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村里的瑶族年轻同胞学习猴鼓舞。

视频 | 蒙胜文演唱瑶族细话歌。

被称为东兰县“瑶族百灵”的兰妮,生于1985年,17岁时就主动跟蒙胜文学艺。

小姑娘从小就有一口好嗓音,歌声犹如百灵在空谷里纯净地啼鸣,悠扬婉转。

蒙小玲、蒙秀春、兰成科……年轻力量不断加入,队伍越来越稳定,曝光率也越来越高。

2013年5月24日至27日,“2013台北两岸观光博览会”在台北隆重举行。活动中,蒙胜文和另外31名成员组成的东兰铜鼓表演队给台湾民众带来了原汁原味的铜鼓文化表演,深深吸引了台湾民众。

就这样,他们在北京、上海、广州、台湾等大都市留下了足迹,受到各级媒体关注和报道,也获得各类表彰。但随着通讯工具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弄宁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后,外出谋生,蒙胜文的传艺工作也遇到了难题。

即便是天资聪颖的兰妮,会演唱各种瑶歌,可面对重达20公斤的铜鼓,瘦弱的她也毫无办法。她看得出蒙胜文内心的彷徨:“如果再没有人能够咬起铜鼓,我们的猴鼓舞文化就相当于失去了灵魂。”

蒙胜文敲铜鼓。潘 剑 摄

过去,一些地方在文化传承或技艺传承方面,会有“只传本族不传外族”“传男不传女”等现象。蒙胜文明白,如果还坚持这样落后的想法,不利于文化融合发展。

蒙胜文只能把目光转向自己的两个女儿。咬铜鼓的本事,他想传给女儿们,但她们学不了,没有办法咬起沉重的铜鼓,只能学唱瑶歌。

因为两个女儿都出嫁,他也当上外公了,膝下多了外孙,他看见了传承的希望。在他的熏陶下,如今外孙兰成意,外孙女兰秋萍、兰秋云等,在节假日就跟着他学艺。特别是兰成意,蒙胜文有意培养他成为接班人,“我得看谁最发自内心想学,才能选为接班人。这是民族文化,开不得半点玩笑。”

外孙练习的时候,蒙胜文一丝不苟地教,一遍遍示范动作。对于外孙练习时偶尔的分心,他会严厉批评,让外孙重复练习多次。

外公的良苦用心,兰成意心领神会,他似乎能感受到外公在10多岁练习咬木桶时的那种心情。

这样的衣钵,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像外公一样,咬在牙齿之间。

在培养孙辈们的同时,蒙胜文的同族兄弟也学到了咬铜鼓的技艺,能够和他同台表演,让他有了很多安慰。

“只要有人想学,不分民族、不论性别,你都会传授自己身上的猴鼓舞技艺吗?”

面对这样的疑问,蒙胜文回想到十多年前,县文工团曾经有个男青年来跟蒙胜文学习咬铜鼓,虽然人高马大,但因为没有基础,直接练习咬铜鼓的时候,因为没有把握要领,弄掉了一颗牙,流了好多血。这件事,让蒙胜文不敢教他了。

但如今,蒙胜文说,只要有人真心想学,自己都会教,能够住进他家几个月学习更好,毕竟这样才能领悟到布努瑶文化的精髓。猴鼓舞能够发扬光大,对于整个瑶族同胞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蒙胜文深谙“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含义。

蒙胜文在广西艺术学院指导学生跳猴鼓舞。

现在,他广开门户。不仅希望有人来学,也主动走出去。2019年4月28日至30日,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邀请蒙胜文、兰妮、蒙小玲等到该校,开展为期三天的非遗舞蹈传习教学,舞蹈学院师生共70余人进行了课堂学习。

一年一度的布努瑶祝著节仍在举行,蒙胜文和同族同胞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带着猴鼓舞到各地演出,展示其文化魅力。蒙胜文希望,县里加大保护和传承力度,让猴鼓舞发扬光大。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 潘 剑

编 辑 : 杨念松

校 对 :覃筱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