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作为华中地区最大城市的武汉市,拥有3500年的建城史,城区内分布有非常多的老建筑,其中就有一处历史最悠久建筑。它曾经是一座超级会馆,建于350多年前;在某个历史时期极其辉煌,还被皇帝御赐藏书;但现在却只剩下一段围墙,仍然被重点保护,它就是新安书院。
汉口闹市区中最古老建筑
在汉口汉正街闹市区新安街上,有一处非常低调的历史文化遗迹,之所以说遗迹,完全在于它的规模,毕竟它残留的部分只有非常小的面积,它就是新安书院。从实际观感来看,那些残破的建筑很难有书院的轮廓和风格,但历史资料里都有记载,它又的确是城区现存的最古老建筑之一。一边是闹市区的车水马龙,一边的街道突兀断开,不连贯的街景上遍布各种相关部门提示标牌,可以看到,这不起眼的地方确实存在有某个很有背景的建筑,或者叫建筑遗迹点。
遗迹点的前身叫做徽州会馆,从名字里也能猜出来,它是由徽州属地的人士建立的。会馆者,说白了便是集会的机构组织,但因为没有官方背景,因而统一维系在民间私营机构中,多出现在明清时期。这座徽州会馆建设者由徽属六个地方的商人集资兴建,建于1688年(康熙七年),又因为那六个地方均属于新安江流域,故又称新安公所。财大气粗背景下建设的会所规模宏大,建筑分区里包含藏书楼、文昌阁等功能分区,也正是这个因素,导致其后书和书院的功能被发扬光大,在康熙十三年扩建为书院,它就是新安书院。
皇帝钦点御书院,专供这类书
新安书院建立在清朝初期,但真正让它名气大燥是在康熙十三年后,也就是改名新安书院名称以后的时间,它命运的转折点在于被康熙皇帝选为藏书之地。封建时代,有幸得皇帝赐封,那就是沾上了皇家气质,普通的东西成为贡品和御用招牌那是顺理成章的事,何况是一座大的书院呢!实际上,得益于皇帝钦点,新安书院已经成为他的专用之地了,因为推崇朱熹的文章,新安书院旋即变为朱子文学的书院,里面藏有大量朱熹的书籍,甚至他的文章和诗词被镌刻到了石刻上,以求供奉。
这样的事情在封建时代非常常见,“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何况是对于文艺典籍的喜好。从会馆角度来看,原来的乡野之地摇身一变成为庙堂高雅之所,这是多少人盼都盼不来的结果,转正功成名就,供奉御用典籍,意味着香火长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书院里蓬荜生辉的同时,直接带来品牌影响力传播,招收学生那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继续从社会角度分析,当政者推崇文化书籍,相当于是宣扬读书明理的社会正气,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只剩一段围墙仍被重点保护
不过,新安书院的命运并非一直如日中天,清朝末年,社会动荡,尤其辛亥革命和武昌首义,结束了2000多年封建帝制。阳夏之战中,清军为挽回颓势,火烧汉口,城区大部分民房付之一炬,新安书院也在这一场战争中被毁,成为废墟。后来的年代里,社会民生凋灵,百姓安居乐业尚谈不上,就更加不用说教育领域的复兴了。新安书院与大部分被毁坏的古迹一样,被历史的尘埃淹没。
一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新安书院早已面目全非,原址于汉口新安街上,也只剩下一段围墙。从热闹的街道前走过,本来就不繁华的地段,充斥着各种门面店铺,很容易将之当成待拆迁的废弃商铺。不过,仍有一些在网上看到评论和研究文章的文青,悻悻而来,四下寻找,无法确认,将信将疑,或者将水泥建筑当废墟,或者将破败的店铺当书院,心生莫名崇敬。300多年的光景在历史长河似乎转瞬即逝,可眼前的砖墙瓦砾,又似乎倒塌在昨天。
说实话,小编对于新安书院的了解也是源自网络上的无意一瞥,2016年曾过去找过一次,看到了破败的围墙,但心里也是莫名一瞥,完全无法理解和确信,到底那是不是历史古迹,城市发展太快,很多东西变得难以寻觅。新安街不见新安街,类似的地名和建筑数不胜数,在密集发展的汉正街区域,旧街道很多,找到定位中的街道有点四处绕路的感觉。
也许,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新旧更替,与人生命的生老病死更替是一样的,唐朝诗人不也是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吟诵吗?作为旁观者,认识这种规律比接受这种规律往往更难,但城市的发展是永远向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