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縻制度是什么 唐朝的羁縻制度是针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的一项民族政策,相当于元朝(明朝沿袭)的土司制度、明清的改土归流、现在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羁縻政策 参考答案:唐朝统一西域后,在西突厥和其他民族聚居的一种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即保留原来民族首领的政治地位,按部落或地区大小,列置羁縻府、州、县。任命本。
改土归流名词解释 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改土设流、废土改流,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
什么是羁縻府州制度? 羁縻政策是我国古代历朝统治者惯用的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政策,唐代的统治者把这一政策推向高潮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羁縻府州制度是唐羁縻政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
名词解释\
羁縻的意思 羁:本义是马笼头,表示用皮革制成的网络来把马络住。羁:本义是马笼头,表示用皮革制成的网络来把马络住。縻:本义是牛缰线,后来指 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采用羁縻政策,乃宋。
名词解释\ 羁縻政策中国历代2113王朝在认识到5261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基4102础上,都曾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在1653行政管理上则实行羁縻民族政策。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2],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这一特殊的行政管理政策,曾为中国这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发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