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刘邦做亭长的时候,偷鸡摸狗无所不为,做汉王的时候一边洗脚一边就见客了。但是,做了皇帝得有排场,排场离不开礼仪,马上找人制礼,群臣上朝,打扮齐整,什么时候趋,什么时候立,什么时候下跪,什么时候叩首,井井有条。一步迈错,帽子就掉了,都要被拉下去治罪。
对此,刘邦得意地说道:“今日方知皇帝之贵。”可见,排场,就是一种有形的精神享受。自秦汉以降,朝代可以变更,但仪式排场却始终如一。但凡是个官儿,出行虎头牌一对对排开,八抬大轿,鸣锣开道,前呼后拥。以至于,在现今的古装影视剧中,我们不时会看到皇帝出行的排场,那规模能绵延好几里地。事实上,按照正儿八经的礼制来做,皇帝出行的确会带这么多的随行人员。
这其中,皇帝出行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南郊祭天,这时就会用到最高等级的仪仗,大驾卤簿。这里“卤簿”是个专有名词,就是说天子出行时扈从的仪仗队,全称是“车驾卤簿”,最初设立的原因就是保护帝王的安全,只不过,随着礼制的完善,这仪仗的规模也变得庞大,其原先的护卫功能慢慢淡化,而皇帝更多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彰显自己恩威,于是,它的礼仪功能则被加强。
这种仪仗有三种规格:大驾、法架和小架。
那么这大驾卤簿究竟会用多少随行人员呢?
在宋仁宗期间,这个仪仗规模是二万六十一人。如果,看这个数字是没有任何概念的,好在宋人文采好,又喜画,《大驾卤簿图书》就让后人可以感受一把天子出行时的盛况。
这个画作应就是当时的卤簿仪仗,据统计,出现的官吏将士有5481人,各种形式的车(辇、舆等)有38种,数量共计58乘(也有人说是61乘)。还有很多动物,象6只,马2873匹,牛为36头。仪仗所用的各种“道具”也不少,各色旗帜有90杆,乐器是1701件,兵仗则是1548件。
宋朝是一个非常讲究礼制的时代,皇家仪仗更是马虎不得,就是通过这数量的恢弘,才凸显皇家的尊贵。不过,是不是每次出行都如此呢?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宋朝的皇帝似乎想简化这些规矩,也许在他们看来,排场大了,反倒不能与民同乐了。
马瑞临的《文献通考》中就有宋仁宗出行的情况描绘,如果不是郊庙大礼这些大事,这位皇帝出行很是“简单”,前面不过就是一个“驾头”,后面再多个“伞扇”罢了,压根就没有书中所写的那般“前呼后拥”的场面。而且,他的那些侍从还有跟随的官员们,哪怕是厮役都好像没了职位高下之分,“皆杂行其道中”。
这个仪仗队伍一看就很“散漫”,哪有天子的“威严”啊,感觉就像出来散步一般。而且,在一旁围观的百姓们,也会跟着这队伍一块走,而且,还大声喧哗。所经过的地方,大家还凭高往下瞅,也没人管这些,大家都觉得这事稀疏平常的很。宋仁宗并没觉得此事不妥,这和他的执政风格有关。
他本人很是亲民,而且勤俭。在他看来不需要在出行的仪仗上太多浪费,而且,百姓观望也非坏事,只能说他还是很得民心的。不过,就有大臣看不惯了,毕竟,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怎能不遵守呢?大臣就搬出前朝的一些做法,认为要参照这些制定一套日常出行的仪仗规矩,认为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一是可以尊显皇家的身份;
二是还能防范于未然。
宋仁宗也采纳了这个建议,让相关部门制定细则,不过,这新出台的规矩中,也就是添了两条:
一是老百姓不可“乘高下瞰”;
二是不能夹道大声喧哗并快步走。
并没有要求老百姓看着皇帝就跪伏,可见,这位皇帝并没有将自己看的有多高高在上,所以,在这些规矩上,他不会刻意突出自己的尊贵。
那么,后来执行情况又如何呢?
据说,又恢复老样子了,皇帝心里都不在意这些,谁还会真正去执行。其实,像宋仁宗这般“漫待”仪仗规矩的还有一人,南宋的赵构。还是这本书,就说:赵氏王朝扎根江南后,所有的规矩都从简了,也就是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皇帝必须去宗庙祭祀,这时的卤簿会按照规矩来,但规模还是较大驾卤簿要低上一些。不过,老百姓还是一样,在路边挤着看着,还混杂在这些皇家的随行人员中,跟看热闹一般。
老百姓一年也见不了皇帝几面,心里总会好奇,大家三三两两看后,自然也会交流一番,所以,现场一定会嘈杂。但是,在宋仁宗和赵构看来,这就是普天同乐的喜乐气氛,没必要制止。这也就是个别皇帝能这么想了,大部分的皇帝更多考虑还是自己的安全。
只是那么大的仪仗排场,看在百姓眼中,真正会产生仰视皇家的念头么?也许还不如减免赋税,百姓得了实惠自然就知道该感激谁,光靠这些门面,撑起的更多是自己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宋史》、《文献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