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臣未之闻也句式 根据句式特点,下列各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2021-03-07知识11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特殊句式。 答案:解析:(1)宾语前置句:我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情。(2)宾语前置句:没有人能抵御他。(3)宾语前置句:牛(牵)到哪里去?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的翻译 这句话的2113意思是:因此后世没有流传,5261我也没有听说过这事。出处:《4102孟子·梁惠王1653上》选段: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释义: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扩展资料:《齐桓晋文之事章》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一次对话,孟子向齐宣王阐述“王道”,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齐宣王欲妄图以武力称霸。但孟子抱定说服他的决心,披荆斩棘,志在必得。为此,他用启发式点拨、引导齐宣王。《齐桓晋文之事章》作为孟子散文的光辉代表作,充分显示了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和精湛的语言风格。它言辞犀利、锋芒毕露,生气勃勃、锐气袭人。比喻巧妙,论辩擒纵开阖,酣畅淋漓,也表现了孟子作为一个思想家的机敏、果断、善诱。

文言文的六大文言现象都有什么?我只知道有通假字和古今异议 文言文现象是指在文言文里面出现的特殊句式、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一、古今异义[1]1、基本词:这类词古今词义没有什么变化,容易理解.如人、马、日、月、山、水等.2、一般词(这是记忆的重点)(1)变词.这类词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思相同.如:古文叫“冠”,现在叫“帽子”;古时叫“牖”,现在叫“窗”.(2)半变词.这类词字形相同,字音相同,词义不同或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另一种情况是单音词变成了双音词.①古今词义不同的.如“走”“劝”等.②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的.如“购”“沐”“浴”等.③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如“克—克服”“固—坚固”“衣—衣服”等.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这就造成了一词多义现象.如“兵”的本意是“兵器”,引申为“士兵”,再引申为“军队”,又引申为“兵权”,进一步引申为“战争”,还引申为“战略战术”.有时一个词的几个意思并存于一篇文章中,给我们阅读造成了困难.三、假借义(通假字).1、音同形似.如“直→值”“禽→擒”等.2、音不同,但有相同的声母或韵母.如“内→纳”“见→现”等.3、音同形不同.如“要→邀”“裁→才”“有→又”等.注意:通假字是单向通,不是双向通.如“要。

<齐桓晋文之事>重点字词解释

臣未之闻也句式 根据句式特点,下列各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臣未之闻也句式#臣未之闻也的句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