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水泵过载是什么原因? 抽水机机构分析

2021-03-07知识5

抽水器的原理 你知道虹吸现象bai吗?容器中的水可du以自动通过高于容器水zhi面的dao弯管流出,就好象有什专么东西将水从容器属中\"吸\"出来一样(见附图)。为什么水会自动流过高高的弯管呢?原来,这是由于压强差在起作用。当弯管两侧中同一液面的压强不同时,管中的水(或其它液体)就会向着压强较小的一侧流动。左图就是说明这个压强差如何使水流动的原理图。要能够产生虹吸现象,弯管的水流出端必需比水进入端低。设进水端的水平面为A,出水端的水平面为B,向上作用在两个水平面上的大气压值都是P0,但右边管内在A面以下还有一段长h的水柱,所以,在右管中与A同一面上的压强P=P0-ρgh,即Po>P,就会引起管中水柱向右管流动,最终由B端流出。由此可以给虹吸现象下一个定义:由于连通器的两端液位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差,引起液体自行流动的现象称为虹吸现象。仔细分析虹吸的原理图还可知道,事先要让弯管中充满水,并且整个弯管内部不能进入空气,否则,内部空气的压强会改变两端压强差的关系,就不能发生虹吸现象了。

抽水机为什么能抽水?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抽水机又名“水泵”。离心式水泵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将水从低处提升至高处的水力机械。它由水泵、动力机械与传动装置组成。它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排水以及工矿企业与城镇。

水泵过载是什么原因? 1、选型问题:水泵的扬程富余太多,在设计流量、扬程以外状态下运转如果在选型时参数不正确,使水泵的扬程富余太多,致使水泵的工况点右移,流量增大,可能使电机负荷过大,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解决的办法应调节水泵的扬程,减少水泵的富余扬程。这就要通过详细的计算,在合理留有余量后去掉多余扬程。2、水泵厂家生产时质量问题:泵轴弯曲或转子各部径向跳动过大,回转体与壳体接触泵轴旋转过程中,泵轴或其轴套与导叶套磨擦,叶轮与密封环磨擦,造成运转负荷过大。解决办法是将泵返厂,将泵解体后对水泵轴及转子径向跳动进行检查,如果是轴弯那么对轴进行较直,如果转子径向跳动过大,那么对产生跳动的零件进行处理,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跳动为止。3、平衡盘倾斜太大:这主要是平衡盘轴向跳动太大,水泵在运转时,平衡盘的局部经常与平衡板磨擦,因而增加电动机的功率。解决的办法必须更换合格的平衡盘,使平衡盘的轴向跳动达到设计的要求,可以现场更换。4、叶轮间距不均水泵装配质量不好:多级离心水泵各级叶轮间距不均,结果使个别叶轮与中段或密封环磨擦,使电动机负荷增大。在水泵返厂检修时,如发现个别叶轮磨损严重时,那就是装配时叶轮间距不好的缘故。

如图所示的是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抽水机手柄这一杠杆所受阻力示意图及动力臂和阻力臂 (1)阻力F2作用点在点B,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2)支点为O,画出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线,力臂为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如图所示:

水泵过载是什么原因? 抽水机机构分析

抽水机一年换一次线圈,为什么都用不久,以前的老抽水机十多年没坏,有师傅知道什么原因吗,说专业知识, 有两种可能性,其一便是你后面换的线圈比上原装的质量差了好多。第二就是给线圈供电的稳压电源部分可能老化了,造成线圈损耗过快导致的。

有哪些有趣的机械机构? 。https://www. youtube.com/watch? v=mAqAZLbCXQ4 http://www. i3done.com/model/84627. html 我家柜顶母上大人的木头车 2:阿基米德螺旋管 也叫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我第一次。

抽水机的分类介绍

抽水机的分类介绍 1、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2、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3、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4、密封环又称减漏环。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液体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获得了能量以提高了压强。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水管必须罐满水,防止气蚀现象发生。当。

#抽水机机构分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