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青城眼」不留垃圾在景区 保护景点公共设施带着“文明”去游玩 山美水美人更美

2020-07-23新闻3

7月的呼和浩特绿草如茵,鲜花遍地。蓝天白云的自然美景和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休闲度假。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建设,城市整体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因此文明出游也日益成为市民传播魅力青城的一张亮丽名片。

不留垃圾在景区

让自然更纯净

“请各位游客爱护咱们的草原,不要采摘鲜花,将产生的垃圾带出景区……”7月19日,在圣水梁景区,工作人员不时提醒游客文明旅游。

享有“呼和浩特后花园”美誉的圣水梁于近日重新向大众开放,高山草原和森林无缝衔接,连绵起伏的山梁上是成片的桦树林和松树林,漫山遍野的鲜花将山坡装点得分外妖娆……被保护多年的圣水梁把最好看的绿色呈现给游客,让他们置身于盎然的生机中。

游客们也期待这份绿色很久了。“今年不考虑去外地旅游,一听说圣水梁开放了,我们就立刻安排时间带家人过来玩。一上来,映入眼帘的全是绿色,让人心旷神怡。”游客樊杰对记者说。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人们在游玩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很多游客手里都拿着垃圾袋,看见地上有散落的垃圾也会立即捡起来。“美好的生态环境值得每个人珍惜,我们随身携带着垃圾袋,把自己在游玩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都带走,共同保护这份绿色。”市民程涛看见小女儿将香蕉皮扔在地上,立即拿出自备的垃圾袋将香蕉皮捡起装了起来。

“此前因植被覆盖率不高,恐有山火等情况出现,圣水梁一直处于封山状态。封山期间,植被得以恢复,景区也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保和少镇副镇长张喜龙向记者介绍,“现在景区重新对外开放,我们通过向游客宣传、讲解、倡导等方式增强游客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游客也都很自觉地将垃圾带出景区,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今年在景区体现得特别明显,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游客文明意识的提升。”

不破坏公共设施

让景点更优美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越来越多,而市民保护公共设施的意识也约来越强。

炎炎夏日,晚饭后出门走走,如意河音乐广场绝对是一个休闲纳凉的好地方。

7月19日20时许,如意河音乐广场热闹非凡。在广场南侧的石制棋盘人物雕像区域,一些石雕人物或站或蹲地分散在棋盘周围,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在此玩耍。记者看到一个小女孩骑在一个雕塑的脖子上,旁边的年轻女士在给孩子拍照。虽然两人玩得很开心,但是却引得周围很多人不满,“孩子不懂得爱护公共设施,大人也不懂事吗?文明行为应该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市民何女士说。

没过一会儿,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看到地上蹲着的“小朋友”雕塑也淘气地骑到了雕塑的脖子上。看见这一幕后,小男孩的妈妈及时上前制止,“鹏鹏赶紧下来,不可以这样,你这样骑在‘小朋友’身上是不对的,你不可以欺负‘小朋友’。”

“可是他是假的呀!”

“他虽然是石头做成的,但他是用来给我们欣赏的,不是用来骑的。”

受到妈妈严厉的批评后,小男孩下来蹲在雕塑前说了句“对不起”,然后和妈妈离开了。小男孩和他妈妈的做法引来周围人赞许的目光。

骑着电动车巡逻的管理员常师傅告诉记者:“近几年毁坏公共设施的人越来越少,这也给我们的工作减轻了不少压力。”

7月,呼和浩特的旅游高峰期如约而至,记者在此呼吁:旅游是一项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活动,文明旅游也成为广大游客需要面对的严肃考题。希望广大市民可以做到文明旅游、文明出行,在旅行游玩中发现更美的风景,更美的自己。(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马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