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冰醋酸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易溶于水固态还原物质

2020-07-23知识5

干冰溶于水化学键为什么被破坏 早上好,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它溶于水后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水溶液,重新生成了新的物质,化学键一定会断裂重组的。不过碳酸为弱酸,且不稳定,遇到热量会自动还原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通常情况下,不建议直接将干冰溶解于水,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为放热反应,有可能引起爆沸导致危险(另外,封闭容器里干冰溶解于水会使容器内压力急剧升高,干冰由压缩固态变为气态体积猛烈放大120倍,有炸裂的危险性!冰醋酸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的无色液体.乙酸的熔点为16.6℃(289.6 K).沸点117.9℃(391.2 K).相对密度1.05,闪点39℃,爆炸极限4%~17%(体积).纯的乙酸在低于熔点时会冻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乙酸盐也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酸性 羧酸中,例如乙酸,的羧基氢原子能够部分电离变为氢离子(质子)而释放出来,导致羧酸的酸性.乙酸在水溶液中是一元弱酸,酸度系数为4.8,pKa=4.75(25℃),浓度为1mol/L的醋酸溶液(类似于家用醋的浓度)的pH为2.4,也就是说仅有0.4%的醋酸分子是解离的. 乙酸的酸性促使它还可以与碳酸钠、氢氧化铜、苯酚钠等物质反应. 2CH3COOH + Na2CO3 =2CH3COONa + CO2 ↑+ H2O 2CH3COOH + Cu(OH)2=Cu(CH3COO)2 + 2H2O CH3COOH + C6H5ONa =C6H5OH (苯酚)+ CH3COONa 二聚物 乙酸的二聚体,虚线表示氢键 乙酸的晶体结构显示,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为二聚体(亦称二缔结物),二聚体也存在于120℃的蒸汽状态.二聚体有较高的稳定性,现在已经通过冰点降低测定分子量法以及X光衍射证明了分子量较小的羧酸如甲酸、乙酸在固态及液态,甚至气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当乙酸与水溶和的时候,二聚体间的氢键会很快的断裂.其它的羧酸也有类似的二聚现象. (两端连接H) 溶剂 液态乙酸是一个亲水(极性)质子化溶剂,与乙醇和水类似.因为介电常数为6.2,它不仅能溶解极性化合物,比如无机盐和糖,也能够溶解非极性化合物,比如油类或一些元素的分子,比如硫和碘.它也能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混合,比如水,氯仿,己烷.乙酸的溶解性和可混合性使其成为了化工中广泛运用的化学品. 化学反应 对于许多金属,乙酸是有腐蚀性的,例如铁、镁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乙酸盐.因为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氧化铝保护层,所以铝制容器能用来运输乙酸.金属的乙酸盐也可以用乙酸和相应的碱性物质反应,比如最著名的例子:小苏打与醋的反应.除了醋酸铬(II),几乎所有的醋酸盐能溶于水. Mg(s)+ 2 CH3COOH(aq)→ (CH3COO)2Mg(aq) + H2(g)NaHCO3(s)+ CH3COOH(aq) →CH3COONa(aq) + CO2(g) + H2O(l) 乙酸能发生普通羧酸的典型化学反应,特别注意的是,可以还原生成乙醇,通过亲核取代机理生成乙酰氯,也可以双分子脱水生成酸酐. 同样,乙酸也可以成酯或氨基化合物.如乙酸可以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本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中的酯化反应).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440℃的高温下,乙酸分解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或乙烯酮和水. 鉴别 乙酸可以通过其气味进行鉴别.若加入氯化铁(III),生成产物为深红色并且会在酸化后消失,通过此颜色反应也能鉴别乙酸.乙酸与三氧化砷反应生成氧化二甲砷,通过产物的恶臭可以鉴别乙酸.怎么写成离子形式 离子反应归纳<;br/>;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四个基本要求<;br/>;<;br/>;(1)和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即产物必须符合反应物的。怎么写成离子形式 离子反应归纳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四个基本要求(1)和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即产物必须符合反应物的性质、相对量的多少、离子配比的大小等因素.(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要正确,其规律是:①一般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如强酸(H2SO4、HNO3、HCl、HBr、HI)、强碱[NaOH、KOH、Ba(OH)2、Ca(OH)2]、大多数可溶性盐均写成离子符号;而单质、氧化物、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及难溶于水的物质均写成化学式.②微溶物的处理: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一般写成化学式;反应物的微溶物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石灰乳写成化学式Ca(OH)2,而澄清石灰水则写成离子符号Ca2+2OH-.③多元酸的酸式根离子,在水溶液中除HSO4-外,其它均不能拆开,如NaHCO3在溶液中只能写成Na+、HCO3-,而不能写成Na+、H+、CO32-.(3)号实际.“↑”“↓”“=”“≈”等符号要符合实际,如NH4+OH-:一般未作说明或在浓溶液中应写成NH4+OH-=NH3↑+H2O;而在稀溶液中反应可写成NH4+OH-≈NH3·H2O.又如盐类水解若程度不大,应该用可逆号“≈”表示,其产物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由于双水解反应很彻底,故生成物出现不溶于水的物质或气体物质,均要打上“↓。No 和 No2的区别 (1)化学反应不同:二2113氧化氮室5261温下为红棕色气体4102,易溶于水且具有刺激性1653气味 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2)分子量不同:一氧化氮,化学式NO,分子量30,二氧化碳氮,化学式NO2,分子量46.(3)制取收集方法不同:NO只能用排水法 是无色气体,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NO2不能用排水法 会和水反应:3NO2+H2O=2HNO3+NO,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的。扩展资料: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工业制备它是在铂网催化剂上用空气将氨氧化的方法;实验室中则用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NO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而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常温下NO很容易氧化为二氧化氮,也能与卤素反应生成卤化亚硝酰(NOX)如2NO+Cl2=2NOCl但NO与O2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O+3O2+2H2O=4HNO3根据NO的分子结构可见,它有未成对的电子,两个原子共有11个价电子,也就是个奇分子,大多数奇分子都有颜色,然而NO仅在液态或固态时才呈蓝色。NO分子在固态时会缔合成松弛的双聚分子(NO)2,这也是它具有单电子的必然结果。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NO可以被过氧化钠吸收,Na2O2+2NO=2NaNO2参考资料:—一氧化氮乙炔和酸性高锰酸钾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乙炔和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2H2+2KMnO4+3H2SO4->;K2SO4+2MnSO4+2CO2+4H2O2MnO4-+6H+C2H2→2Mn2+2CO2+4H2O乙炔(quē)最简单的炔烃。易燃气体。在液态和固态下。甲醛买回来的时候是液体,,为什么又变成固体了 甲醛,化学式HCHO,式量30.03,又称蚁醛。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气体相对密度1.067(空气=1),液体密度0.815g/cm3(-20℃)。熔点-92℃,沸点-19.5℃。易溶于水和乙醇。水溶液的浓度最高可达55%,通常是40%,称做甲醛水,俗称福尔马林(formalin),是有刺激气味的无色液体。有强还原作用,特别是在碱性溶液中。能燃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7%-73%(体积)。着火温度约300℃。易溶于水和乙醚。水溶液浓度最高可达55%。能与水、乙醇、丙酮任意混溶。在空气中能逐渐被氧化为甲酸,是强还原剂。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一般商品中,都加入10%~12%的甲醇作为抑制剂,否则会发生聚合。[1]pH值:2.8~4.0,闪点:60℃化学性质:纯甲醛有强还原作用,特别是在碱溶液中。甲醛自身能缓慢进行缩合反应,特别容易发生聚合反应。以上由北京大元环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为您解答,谢谢采纳高中有化学必修三么(人教版的) 必修一:1、物质的分类(较容易,靠记)2、氧化还原反应(入门,以后会灵活起来,也是较为重要的)3、物质的量的计算(这是基础,刚学的时候可能不太理解,久了就会接受这。化学气体的除杂方法及其原理 除去杂质不带进新的杂质.一、物理方法 1、过滤法.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如:氯化钙中含有少量碳酸钙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干冰溶于水化学键为什么被破坏 早上好,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它溶于水后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水溶液,重新生成了新的物质,化学键一定会断裂重组的。不过碳酸为弱酸,且不稳定,遇到热量会自动。

#化学式#醋酸#化学性质#科普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