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缅甸战争中的指挥权问题 缅甸内战原因是什么?

2020-07-23知识4

缅甸战役的简介 缅甸战役(Burma Campaign)是太平洋战争中,1942年1月至1945年3月,中、英盟军在缅甸同日军进行的一系列防御和反击战斗的总称,大致可以分为第一次缅甸战役和第二次缅甸战役两个阶段性战役。日军企图占领缅甸,切断美英向中国提供战略物资的交通线滇缅公路,迫使中国国民党政权屈服;并伺机进军印度,促其脱离英联邦,以保障东南亚地区日军翼侧的安全。1942年1月4日起,日军第55、33两个师团由泰国分别向缅甸南部的土瓦、毛淡棉发动进攻,至3月8日,即占领仰光。随即兵分三路北进,其作战计划:以一路追击撤退的英军,侵入米内瓦,直趋卡原里,占领仁安羌油田,截断英军退路;一路攻占同古,进逼曼德勒,围歼我军主力;一路由同古东进东枝(又名棠吉)进攻腊戌,北进八莫、密支那,截断中国军队归路。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根据以上敌情,与中、美三方协商决定,对中、英在缅甸部队,作如下部署:以仰光至曼德勒(又称瓦城)铁路为界,由铁路以东至泰国边境,为中国远征军防御地区,铁路以西,为英军防地。中、英两国军队,分三路布防迎敌,计划在彬文那(又名平满纳)至曼德勒地区,与日军会战,围歼敌人。英军为西路军(有2个军,辖:第1、17、36师、第63旅、第7装甲旅等。缅甸和果敢斗了70年,为何还无法收复果敢? 果敢在缅甸全称为缅甸掸邦第一特区,府老街市,位于缅甸与中国之间的掸邦高原,北面和东面紧邻中国云南省。北面是中国云南省龙陵县、芒市,东面与中国云南省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接壤,南面以南定河为界限与佤邦南邓特区相对,西临萨尔温江与木姐市的勐古镇和贵概镇相峙,西南方向交界的是滚弄镇,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国境线约250公里。果敢境内生活的大多为果敢族,也就是我们汉族,果敢也是缅甸境内汉人最大的聚居区,果敢境内约有十五万人口。果敢首府在老街市,老街市类似于我们内地的一个大镇或者小县城,是果敢军师商业和政治中心。果敢原属于中国,后因历史原因划归缅甸,可是说实话果敢进入缅甸百余年来,缅甸始终是没有能力控制果敢,百余年来果敢先后经历汉人土司管理,近代又先后被汉人军阀控制,所以说果敢虽然入缅百年但是其始终是保持独立的。直到果敢2009年的八八事件,果敢同盟军内部分裂,内部有人倒向了缅军,缅军才趁此机会进入了觊觎多年果敢,并一直控制至今。缅甸控制果敢后为了使果敢对于缅甸国家的认同,这些年缅军是花了大力气改造果敢,希望使果敢汉人移风易俗。原来彭家声控制果敢时,果敢一切与我们内地无异,他们说汉语。在清朝,巡抚、提督和总督有什么区别吗?这几种官衔的关系是怎样的? 总督、巡抚、提督都是一二品的大员,是由中央直接任命的官员。提督为武职官名,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日军为何进攻缅甸?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2113西部,东北与中国接壤,西5261北和印度相邻,4102东南和泰国、印支交界,西南濒孟加拉湾和安达1653曼海,是中南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从1885年起,缅甸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改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缅甸是东南亚惟一未被占领的国家。成为同盟国在亚洲大陆的南翼屏障。从仰光到昆明的中缅公路是美国向中国国民党政府运输战争物资的惟一陆上通道。进攻缅甸是日军在东南亚发动进攻期间所进行的最后一次战役。由于兵力不足,日军大本营指示南方方面军,在南方作战期间,首先相机夺取缅甸南部的航空兵基地;当作战告一段落后,在情况许可的范围内,再继续发动进攻。日军占领缅甸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大陆屏障,截断美、英对中国国民党军队进行补给的中缅公路交通线,以便早日结束中国战场的军事行动;同时,进逼印度,促使其脱离英国。担负对缅作战的兵力是陆军第15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陆军中将,下辖第33师团和第55师团,共3.5万余人。开战后增至4个师团,6.3万人。支援作战的飞机564架。为了进攻缅甸、控制泰国,日本第15军于1941年12月8日在曼谷登陆。12月19日,日军一部进入缅甸南端。史迪威军事指挥水平如何? 史迪威是否具备指挥十万人以上军队的能力,远征军是否因为他伤亡更大。在其于中国战场任职期间,是否称职…缅甸内战原因是什么? RT 跟中国有关么?贴一篇转自微信公共号“战争史”的文章 摘要:2015年1月,缅甸政府军与克钦反政府武装在帕敢发生冲突,缅北烽烟再起,并风传“中国工人受困”的消息。。10年前,缅甸政府瓦解了果敢同盟军,为何不敢动佤邦联合军? 缅甸内战是缅甸国内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战争主要发生在缅甸政府军与缅甸国内各个少数民族武装力量之间,长年的内战不仅对缅甸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对与缅甸接壤的国家也造成了影响,包括中国。我们先来看看缅甸内战的起因。1962年,缅甸的军事强人、“缅军之父”尼温(又叫吴奈温)创建了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并担任主席,成为缅甸最高领导人。之后,他开始采用强硬手段进行缅甸同化运动,建立军事独裁,否决少数民族的自治权。这引起了各个少数民族的极大不满,于是纷纷建立自己的武装与政府军对抗,包括掸邦军、克钦民族阵线、克伦民族联盟、新孟邦党、佤邦联合军和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等。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简称果敢同盟军,联合了克钦独立军和德昂民族解放军多支\"地民武\"(地方民族武装),领导者为掸邦第一特区主席,中国四川籍华人彭家声。其前身是缅共在缅甸北部山区的一支割据武装。1989年,时任缅共人民军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的彭家声发动军事政变,宣布脱离缅共,成立果敢同盟军。彭家声的诉求是追求民族和解以及民族自治。在彭家声的号召下,缅甸国内的其余15支民族武装同意放下武器,同政府军讲和,一时间,彭家声成为缅甸的民族英雄。。

#太平洋战争#历史#缅甸华人#军事历史#缅甸内战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