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他是抗清大将,与岳飞地位相当,为何满清为他平反

2020-07-23新闻14

相信大家对岳飞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岳飞作为抗金名将,以其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岳母亲自在岳飞背上刺的精忠报国四字更是一桩美谈。

历史上有一个人,地位与岳飞相当,由于二人同为抵抗外敌入侵的名将,至今仍有史学家将两人放在一起对比。

这个人就是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比起岳飞,袁崇焕似乎不幸得多。

袁崇焕保家卫国,抵抗外敌不仅没有换来封赏和嘉奖,最后反而落得一个凌迟之刑。他甚至又蒙冤沉睡了百年,百年后,这个谜团才被打开。

袁崇焕本是文官,为何奔赴战场抗击满清?为何他拼命击退来犯的清军,保卫了崇祯皇帝和百姓,崇祯帝却要将他剁成碎片,百姓也要分而食之呢?

历史留给我们的种种疑问,在这篇文章中会一一揭晓。

(一)

这桩冤案发生在明朝末年。

满清势如破竹般涌入中原大地,明朝风雨飘摇。

袁崇焕虽为文官,却精通兵法。在大厦将倾狂澜既倒的时候,袁崇焕甩掉了官微职卑人微言轻的世俗偏见,毅然赴难,投笔从戎。自此,他开始登上了悲壮的历史舞台。

面对清军的猛势,袁崇焕凭借着文人特有的豪气壮志,制定攻略,积极迎战,点燃了士兵们的热忱,扭转了当时的局面。

国内一片叫好声,人人了都知道袁崇焕是抗清大将,是大英雄!

我们再看看清军的情况:眼看就要被灭了,清军内部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终于做出了最简单最有效的决策——反间计!

这时袁崇焕在战场上与敌人热血厮杀,却不料大后方已经乱成一团。

当时崇祯皇帝登基不过二年,很简单的就被清军的反间计所迷惑,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袁崇焕紧急召唤回京,袁崇焕锒铛入狱,高呼冤枉。百姓们却以为袁崇焕就是清朝的奸细,抓到奸细来他们当然拍手称快。

(二)

袁崇焕的部下苦苦求情,朝中许多位高权重的大臣也上疏崇祯帝。

这些心系国家的大臣,甚至愿拿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换袁崇焕的性命,因为他们知道袁崇焕一死,明朝必倒无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

这时崇祯可能的心理有两种:

第一种是已经知道自己被清军迷惑了,可他刚登基不久,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如果放了袁崇焕,不就等于承认自己的判断力有问题吗?以后怎样让文武百官信服,又怎样让百姓信服呢?

第二种是他彻底相信了袁崇焕是奸细,毕竟朝中已经有太多依附清军的叛徒了。

最终,崇祯决定杀掉这位赤胆忠心的大将。

袁崇焕投笔从戎,不怕清军的钢刀利剑。他早已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却不想,最后竟死于谗言和污蔑中。

(三)

刑场上,袁崇焕的肉“唰唰”地落地,令人仿佛听到了明朝这可腐朽的大树轰然倒塌……

百姓甚至争相买他的肉分而食之……

不久,明朝灭亡了,崇祯自杀。

令人好奇的是:袁崇焕又是怎样平冤得雪的呢?

不敢相信的是,百年后为袁崇焕平反的竟然是袁崇焕当年抗击的敌人势力——满清。乾隆皇帝或许是为了显示当年清军的能谋善划,主动提出袁崇焕当时带领军队的威猛之势,却还是被清军的计谋所攻破。满清做统治者时,最怕汉人认为满清都是野蛮之徒,所以汉化——学书法,学作诗。乾隆皇帝提这件事,仿佛就是在说:“谁说我们只会野蛮?当初袁崇焕那么厉害,还不是输在了我们精明的谋划上,我们可不是死打硬拼的野蛮之徒!”

至此,历史真相终于大白。

只是由于袁崇焕被平反时是清朝,经再加上清朝的文字狱,自然无人敢歌颂袁崇焕。袁崇焕只好一边睡,一边等清朝灭亡,这一等,就是几百年。这也就导致了袁崇焕的知名度远远没有岳飞高。

几百年后,清朝灭亡。汉人为袁崇焕正名,将袁崇焕载入史册,歌颂功德。

诗人评价袁崇焕道:“他碎尸了,却恰恰又最后完成了自己的形象;他作为用来呼吸的一息终断了,但他胸中屏有的那股人间正气却冲天而起。”

了解完袁崇焕的一生,蓦然发现,或许只有时代的动荡和折磨,才能修炼出一个铁骨铮铮的英雄吧!

自古英雄多磨难啊!其实就连我们提到的岳飞,最终也是落得一个不得善终的下场(被迫害致死)。

你还知道哪些饱受磨难的英雄呢?

#近代史#岳飞#袁崇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