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东方时评丨用好?网络追踪技术这把“双刃剑”

2020-07-23新闻5

用户除了在使用手机App时可能会被监视外,使用电脑浏览网页也存在这一隐患。在浏览购物网站、视频网站的时候,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购物网站上刷到的内容,大多是依据你的喜好推送的款式;浏览过某一类视频,下次再打开该视频网站,就会看到首页推送了相似内容。这背后其实是网络追踪器在发挥作用。(据7月22日《科技日报》)

据悉,网络追踪是一种用于记住和识别过往网站访问痕迹的技术,通过解读用户在上网过程中留下的电子踪迹,就可以搜集用户的相应信息。而据报道,许多电商平台或视频软件中都内嵌了网络追踪功能。除了内嵌外,利用第三方提供的特定网络追踪接口,也能在各类网站中实现网络追踪。如此情境下,网民无异于在被监视之下。

网络追踪的背后皆是为了利。以媒体报道相关案例为例,当用户在网上购物时,广告公司可以通过追踪浏览记录,实现对不同用户的标识和区分,随后在互联网上进行全面跟随,使得网站能够让商家获取到用户的个人喜好,实现广告的个性化投放。很显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醒消费者购买相关商品。

本质上而言,技术并无罪,而网络追踪技术一旦偏离正常轨道,无疑会给网民带来权益侵害。最简单来理解,如果搜索了某些商品,那么就会随时收到相关的广告,这显然是对用户的一种精准骚扰。但是,对于这些相关技术,普通人难以知其本质,更难以有效防范。而这种监视一旦窥视个人隐私时,个人生命财产更无安全保障可言。

网络追踪技术的产生就像一把“双刃剑”。对于用户而言,他们有更大的可能性接收到自己所需要的广告内容,避免受到大量无关广告的干扰,改善访问体验。同时,若一个网络追踪器同时出现在多个站点上,随着用户的使用时间增加,用户的个人信息就可能会被完全暴露。不过,令人担忧的是,网络追踪技术运用很可能“有恶无善”。

对网络追踪技术需要强化监管与依法治理。专家就建议,积极推进数据开发利用技术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规范网站追踪用户信息行为以及数据交易行为;支持高校、企业开展数据安全教育相关活动,并投入资源用于发展数据安全相关的技术等。上述举措就很有必要。当然,对于网络追踪技术涉嫌违反法律的,也须加大依法惩治力度。

总之,于相关企业及网络平台,应增强守法自觉性,将技术运用到优化服务方面,而不是靠监视用户牟不法之利。同时,用户也应增强防范意识,比如,尽可能访问正规网站,避免浏览恶意网站,防止信息被非法分子获取;若发现网站存在非法获取、利用用户数据的行为时,及时依法维权,这些也有助于规避网络追踪技术给自己带来的侵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