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元素排列的规律

2020-07-17知识5

化学式元素的排列规律 其实关于K2MnO4,是由K+和MnO42-合起来的,一般来说金属的写在前面,非金属写在后面,阳离子写在前面,阴离子写在后面的化学中元素周期表元素半径大小排列规律 [编辑本段]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1 原子半径(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 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所有单质都显零价3 单质的熔点(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4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6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元素非金属性越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1、原子半径由左到右依次减小,上到下依次增大。2、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3、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零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4、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扩展资料: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关系: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二周期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氮元素+5(氟无正价,氧无最高正价),其他周期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都由碳族-4递增到-1。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636f70797a686964616f31333431363564物的氧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化学式元素的排列规律 其实关于K2MnO4,是由K+和MnO42-合起来的,一般来说金属的写在前面,非金属写在后面,阳离子写在前面,阴离子写在后面的元素周期表排列规律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卤素、碱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或贵族气体)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与零族、八族。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于1869年发明周期表,此后不断有人提出各种类型周期表不下170余种,归纳起来主要有:短式表(以门捷列夫为代表)、长式表(维尔纳式为代表)、特长表(以波尔塔式为代表);平面螺线表和圆形表(以达姆开夫式为代表);立体周期表(以莱西的圆锥柱立体表为代表)等。化学元素周期表为什么这样排列,是按照什么规律 共3个回答 是根据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排列的规律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则(规律)同一周期,电子层数一样,按原子序数增加增加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一样,按电子层数增加主族元素越是向右非金属性越强,越是向上金属性越强.同主族元素,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分子量越来越大,.元素周期表排列顺序有什么规律? 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1.1 原子半径(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1.2 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1.3 单质的熔点(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1.4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1.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6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1.7 单质的元素电子层的排列规律 电子核外分布的原则是能级,用不同的量子数来描述.比如\"主量子数”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电子层数,用n表示,有k,l,m,n,o,p,q.然后是角量子数,就是电子压层,也就是你看到的spdf之类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梦里发现化学元素周期表啊。19世纪俄国人门捷列夫发现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周期是横排,族是竖排,形成元素周期表。据说他发现之前天天在想着如何把这些元素以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终于有天睡觉的时候,突然梦见了如何解决的办法。

#金属性#电子层#原子半径#化学元素#元素周期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