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众益康福商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建红拿到我省颁发的首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郑彦博摄
“上午,我原本只是想去咨询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需要什么手续,可没想到,当天下午3点多,我就拿到了办好的食品经营许可证。”7月16日,山西腾潇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成奕甫说,“这办证的速度真是想都不敢想,我觉得在晋中开办企业真是太幸福了。”
“公司要开展食品零售业务,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之前,跟朋友了解时,说一般得一个星期才能办好,最快也得3到5天。我就想先去晋中市民之家问问需要什么手续。”成奕甫说,咨询时,工作人员详细解释这些业务可在网上办理,需先填写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申请书,签署销售预包装食品告知承诺书,提交审核过后,当天下午就拿到了食品经营许可证。
7月20日,晋中市行政审批局市场准入科科长郑彦博向记者讲述了“证照分离”改革前申办食品经营许可证的过程。“以前,企业要开展食品零售业务,需要先提交设备、人员、制度等一系列材料,然后工作人员要进行现场核查。由于申请企业较多,通常情况下12天内会上门核查,等全部办完拿到食品经营许可证,一般需要半个月左右。现在,只需一张表、一个承诺书,准入即营。”
这只是我省“证照分离”改革中的一个小事例。今年3月1日起,我省在太原、晋中和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包括中央层面设定的523项和地方层面设定的6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之外不得违规限制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相关行业或领域,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即可自主开展经营。其中,76项中央层面设定事项因涉及国家有关要求,我省仍按照原有规定办理,其余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4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
其实,早在2017年12月21日,我省就已经开始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国家级开发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在借鉴上海浦东新区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97项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实施改革。2018年11月10日,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对国务院明确的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实施改革,通过开展部分涉企许可事项的“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准入不准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近年来,我省按照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由点及面,先易后难,分步骤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截至2019年底,我省共办理涉及“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登记注册业务14.5万件,惠及13.4万户市场主体。
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郭新安对“证照分离”改革成果深有体会,他说:“比如‘证照分离’改革中取消的‘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资格认定(境外就业除外)’,该事项在取消审批前全省只有10余户企业从事该经营项目,改革之后全省已有400余户此类企业办理了登记,这说明‘证照分离’改革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卓有成效。”
“以前开办网络公司,需要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等,才能申领营业执照,而这些相关证件有可能一年也办不完。现在不同了,可以先拿营业执照,再办理其余手续,节省了大量时间,企业可以尽快进入发展轨道。”7月19日,山西新鑫网络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磊感慨地说。
张磊的感受,也是我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后众多创业者的共同体会。
“为了实现5家分部人、财、物集中管理,我们申请办理了一个营业执照多处经营地址的一照多址营业执照。”山西和谐医疗健康中心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杜夕说,“与一照一址相比,一照多址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时间和经营成本。更为难得的是,得知办理一照多址营业执照遇到困难后,市场监管人员不仅上门服务,还多次与税务、医疗部门协调,及时帮助我们办理。这样的贴心服务,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幸福感。”
近年来,我省通过“多证合一”、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证照分离”和注销便利化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简化申请材料,优化办事流程,拓宽服务渠道,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市场主体已达270.8万户,较2014年3月商事制度改革前的123.8万户翻了一倍多。
目前,我省正全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逐步实现改革对所有区域、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全覆盖,使改革成果惠及更多市场主体,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升。
记者手记:
近年来,商事制度改革在我省落地开花、不断深化。相关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通过流程再造让群众办事越来越便捷。我省在全国率先取消名称预核准、全面推行“审核合一”、积极探索“政银合作”等一系列市场准入便利化的创新举措,开启了企业开办的“山西模式”,真正实现了部门多服务、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记者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