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此方法的原理是根据被测物对特定波长处光吸收的多少来计算其浓度(含量)的,使用前需要教正仪器,避免测量是产生误差。当盖上盖子时,样池中没有样品,所以光应该是完全透过到达另一端被接收,其能量没有减失,所以仪器应该显示100%,当盖子打开时光就不能到达接收端,所以仪器应该显示0
分析化学 紫外分光光度法 产生K带的条件是发生π-π共轭导致生成大π键,电子更容易激发,致使吸收峰的波长增加,生色作用加强。比如乙烯最大吸收波长=171 nm,而共轭二烯的最大吸收波长=217 nm,且摩尔吸光系数也大大增加。对于甲基乙烯基醚来说,不存在π-π共轭;有K带存在的原因可能是p-π共轭,醚键中的氧有两对孤对电子,电子云密度较高,可以向电子云密度相对较低的双键转移,此时氧的杂化也随之发生一定变化,会有原来的sp3杂化发生变化,会有一个p轨道不参与杂化,而是与双键之间发生π-p-π之间的多电子共轭,导致电子更容易激发,致使吸收峰的波长增加,产生K带。具体杂化可以参看有机化学有关羧酸中羟基氧与碳氧双键之间的共轭。
紫外分光光度法 答:A=ECL,由于没有给出测定吸光度的吸收池长度,默认为1。所以0.434=141C,由此可以得到浓度C=0.00308mol/L。所以5片中共含有0.00308*0.250*2.404/0.1502=0.0123g=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