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雁奴的文言文翻译 明朝四川茂州卫历代指挥使

2020-07-23知识9

怎样评价宋濂? 毛笋应邀答题:[宋濂](1310一1381)明代朱元璋开国大臣、在文学上有极深的造诣,文学大家。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淅江浦江)人。元顺帝(奇渥温妥权贴睦尔\"亡国之君\")至正十四年,被友推荐授翰林院编修,因元朝日益腐败,遂推辞不赴任。潜入龙门山隐居著书立说。龙凤四年(1358),朱元璋攻克婺州(今淅江金华丿聘宋濂为《五经》师。五年,应聘至应天(今江苏南京)授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孑老师。寻改起居注,备顾问。1368年,朱元璋平定天下,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洪武二年(1369)任宋濂撰修《元史》总裁,《元史》修成后,擢升翰林学士。次年,又主持续修《元史》顺帝元统以后至元(6年)至正(28年)事迹,完成整部元史。洪武六年,迁任侍讲学士,知制诰,与其他学士编修国史,并参与制订礼乐诸书。洪武十年,以老致士回乡。后在洪武十三年,以胡惟庸案受到牵连,谪居茂州(今四川茂汶)。宋濂为官正直清廉,原以为能够在家乡颐养天年,纳福终老。但世事难料,宋濂的孙子宋慎,宋濂辞官回乡时,宋慎仍旧在朝为官。可是胡惟庸在朝廷中权大,势大。多疑的朱元璋恐其威胁到大明的政权,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诱发了胡惟庸案(详情略)。宋慎与胡一向交好,胡案一发,第一个牵扯的就是宋慎。明朝开国功臣排名 1、魏国公2113徐达,字天德,濠州钟5261离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4102为人谨慎1653,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洪武十八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2、鄂国公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3、郑国公常茂,明代开国名将常遇春长子,其荫父功,继承郑国公爵位。当时纳哈出投降,在酒宴时,因得知纳哈出欲逃跑,常茂上前捉捕,砍伤纳哈出,导致纳哈出部溃散。冯胜因此上奏常茂激变,两人在南京城互相推委。朱元璋收冯胜兵权,并安置常茂到龙州,四年后去世。4、韩国公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明朝有那些名将? 1、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人。祖上是来自朝鲜的内附民,自称祖先是唐末避乱迁入朝鲜的汉人。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明朝名将。2、傅友德(约1330-1394)明朝开国名将。汉族,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迁居砀山(今属安徽)。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至正二十七年从徐达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坐事赐死。1644年追封为丽江王,谥“武靖”。3、李占春,字梅先,号鹞子,泾阳(今属陕西咸阳)人,曾英的养子和得力部将。4、杨文,字筠江,生于明嘉靖年间,浙江台州府杜桥大汾后洋人。明朝抗倭名将。5、张辅(1375年-1449年),字文弼。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朝重臣、名将,河间王张玉长子。6、郭亮(兴国公),为永平卫千户。燕兵至永平,与指挥赵彝以城降,即命为守。时燕师初起,先略定旁郡邑。既克居庸、怀来,山后诸州皆下。7、冯胜?1395。明朝在四川发生了哪些事 宋、元时期在四川地区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比如王小波、李顺起义。尽管如此,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四川地区仍较安定,使得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成为两宋抵抗金、蒙的大后方。元初四川地区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使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发兵将四川地区并入明朝版图,辖区除现在的四川、重庆外,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人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1646年),以成都为西京,随后清军八旗屠川,康熙二十四年湖广填四川。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进入稳定时期。嘉庆元年(1796年),四川爆发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历时9年清廷才将起义镇压下来。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等级是怎么回事呀?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简介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1、首创隋朝(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当时可谓权贵在朝廷上为所欲为,于是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担任高官。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的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于是当时的隋文帝就做了个好事,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就奠定了科举制的雏形,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2、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唐太宗贞观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增加了考试科目,当时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但是当时录取极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所以当时也有不少考生早已是白发苍苍却依旧参加考试。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武举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四川的历史?在明朝四川领几州?几县?分别是哪些? 元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治成都路。又置罗罗蒙庆等处宣慰司,治建昌路。属云南行中书省。洪武四年六月平明升。七月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九月置成都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八。

#常茂#历史#明朝#纳哈出#明朝历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