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爷胤禩之所以夺嫡失败,就是败在了他过早地暴露了自己雄厚的政治资源。
康熙帝这个人愿意给皇子机会,历练他们的能力,在此过程中稍微积攒一点政治资源,他也是能接受的,但他忍不了皇子利用其政治资源去试图左右自己的决策,尤其是对继承人的选择问题,康熙帝更是不允许任何人企图干扰自己的判断,他必须是那个说一不二的人。
但胤禩在一废太子期间所做的几件事,却是彻底往康熙枪口上撞。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后,皇长子胤禔第一个跳出来,要替康熙帝杀胤礽。康熙帝训斥了胤禔,并公开表示,彻底将其从继承人的名单中排除出去。
之后,胤禔为了止损,开始另起炉灶,支持胤禩夺嫡。因为胤禩生母出身低下,胤禩从小由胤禔的母亲惠妃抚养长大。所以,胤禔希望扶持胤禩上位,自己也可凭着与胤禩的一母之谊捞到些好处。
此时,胤禔结交了道士张明德。张明德见到胤禩后,认定胤禩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有帝王之相。于是,胤禔便将张明德的这番话告诉了康熙帝,并举荐胤禩为皇太子。
胤禔谋求储位的事刚被压下去,又突然冒出来一个胤禩,关键还是胤禔举荐的胤禩,这不得不让康熙帝怀疑胤禩与胤禔有结党的嫌疑。
于是,康熙帝训斥胤禩,说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九阿哥胤禟和十四阿哥胤禵闻知,携带毒药找康熙帝讨说法,胤禵言语间冲撞了康熙帝,康熙帝大怒,拔刀欲杀胤禵,亏得众皇子求情,方才作罢,遂将胤禵责打二十板,逐出宫去。
胤禟和胤禵这一闹,于他俩本人而言没什么影响,但二人抛去自己性命,替胤禩辩解,甚至不惜冲撞康熙帝,这对胤禩影响极坏。康熙帝认定胤禩势力极大,有必要加以抑制。
不久,胤禔魇镇太子胤礽一事败露,康熙帝一方面将胤禔圈禁,另一方面他深感皇子间夺嫡之争愈演愈烈,为平息局势,遂着手复立胤礽的太子之位。
之后康熙帝便开始渗透,他多次召见胤礽,又在与大臣的交谈中流露出复立之意。渗透了一段时间,他觉得差不多了,遂令文武百官推举新太子,结果却令他大跌眼镜,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等人为首的朝中重臣联名保举胤禩。
虽然后来康熙帝强行复了胤礽的太子位,但经过太子被废这一事件,康熙帝意识到,胤禩的势力之大已能渗透到朝中重臣,这令他十分担心,一直想找机会彻底打压胤禩。
终于在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帝巡视热河,胤禩祭奠其母良妃,未能前往,但他出于好心,托太监送了两只鹰给康熙帝,结果送到时已经奄奄一息。康熙帝遂借题发挥,指责胤禩送死鹰诅咒他,包藏祸心,图谋大位,而且还放出话来,说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既然连父子关系都恩断义绝了,那你胤禩还有什么资格继承皇位呢?康熙帝后来还借此事停了胤禩的俸银俸米,摆明了就是对外界释放一个信号,即胤禩再无夺嫡争储的资格了。更何况,后来因西北战事,康熙帝又开始选择扶植胤禵,胤禩虽仍有一定威望,但夺嫡基本上是毫无机会了。
但在胤禩败落的过程中,他自己其实并未表露出过于急切的夺嫡之心,至少跟皇长子胤禔相比,他还是很低调的。不过,胤禩作为皇子中的佼佼者,有太多人愿意攀附他,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即便胤禩自己无意夺嫡,或是想隐藏实力,韬光养晦,他也早已成了朋党利益的代言人,只能被朋党所裹挟,一步步走向了错误的夺嫡之路。
而对康熙帝来说,亲情固然重要,但很难说他跟这些皇子们有多深的感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持皇子之间的均势,以便捍卫其自身权力,避免自己的决策和判断被他人所绑架。
毕竟寡人不死,尔等终究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