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不乏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然而实际兵力对比大多有所夸张。有一场战役,却是实实在在的800精骑打得10万大军溃不成军,这便是曹魏名将张辽大破孙权的逍遥津之战。此战并不像三大战役(官渡、赤壁、夷陵)那么著名,但是此战的精彩程度和影响力,丝毫不亚于三大战役。
一、逍遥津之战-序幕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我们说称之为的三国在实际上已经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当年夏天,刘备大军攻克成都,占据了巴蜀。这标志着刘备已经完成了隆中对的第一步,拥有了荆州、益州两块根据地,成为三国之中最后一个完成创制的政权。
曹操与孙权已经在长江濡须口进行过一次交锋,无果而终。于是,曹操北迁长江边的民众,筑皖城、合肥两城,作为淮北地区遏制孙权的基地和进攻的跳板。
华夏大地的版图上,只剩下了韩遂、张鲁等小范围割据、以及士燮、公孙康等半臣服的偏远军阀,已经没有任何势力可以与曹孙刘三家争锋。
在逍遥津之战发生之前,曹孙刘三家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状态。
孙权因刘备已得巴蜀,向刘备讨要荆州,刘备自然不允,双方眼看就要兵戎相见。
215年3月,曹操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刘备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不得已将长沙、江夏、桂阳三郡划给孙权,换来两家和平,史称湘水划界。
当年7月,曹操入南郑。张鲁逃往巴中,成为刘备和曹操争取投降的焦点。
与刘备取得和平后,孙权率大军,自陆口向东北方向挺近。此前,孙权已经拔掉长江边上的另一个据点-皖城,俘虏了曹操的庐江太守朱光和参军董和,还有庐江人口数万。因此,孙权此战的目标,是曹操留在淮北的最后一个军事据点-合肥。
此时,固守在合肥城里的只有张辽、李典、乐进率领的7000余守军。曹操大军远在汉中,张鲁还未投降,曹操分身乏术。张辽明知不敌,还特意开辟藏舟浦。
215年8月,孙权大军抵达合肥城外。合肥上空,笼罩着战争的阴云!合肥城下的孙权,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二、逍遥津之战-参战详情
关于此役详细的参战将领和兵力,孙权一方因春秋笔法,记载不详。而曹魏一方,仅仅有张辽列传记载较为详细。经多方查证,力求还原更多细节。
双方参战将领
孙权一方:孙权、吕蒙、陈武、甘宁、凌统、蒋钦、潘璋、宋谦、贺齐、徐盛、丁奉。
此时除了鲁肃等人屯于益阳、周泰、朱桓(或称参战,未发现相关记载)各守疆界外,东吴大将大半都到了合肥前线。
曹操一方:张辽、乐进、李典。
从后面的记载来看,张乐李三将应当没有相互统属的关系。另有护军薛悌,兖州名士,作为谋士身份出现,此役并未接战。
双方兵力对比
孙权:约8-10万人。
根据唐长孺先生的论述,孙吴兵制为领兵制。因此,孙权一方总兵力约等于众将领兵与孙权中军之和。三国志中,曾有吕蒙“督兵两万”攻荆南三郡、“(蒋)钦督万兵”、甘宁有兵“满千人”“增兵两千”、“增兵五百”此时应当有5000人、贺齐兵3000人、潘璋有兵“常数千人”、凌统“得父并”“得精兵万余人”等相关记录,加上孙权的亲兵、没有详细记录的陈武、宋谦、徐盛等人的领兵,孙权方总兵力应当在八九万之间,号称10万。
曹操:7000余人,敢从之士800人。
三国志·张辽列传: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因此,这个数字是曹魏一方自己的记载,应当是可信的。
三、逍遥津之战-战役过程
第一回合-张辽奇袭:
孙权屯兵合肥城下。张辽等看到曹操的“锦囊”,定计以攻为守。第二天,张辽、李典二将放弃私怨,率800精兵冲进10万军中,大破孙权军,还吓得孙权不敢出战。而后,孙军将士发现张辽兵少,各自率军合围。张辽进出两次,带领得胜之军突破重围,返回合肥。
以上就是奇袭的简略过程,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次出击作为此战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整个过程中有这么几点值得注意:
其一,为何要进行此次奇袭?7000人守城本就捉襟见肘,而城外陈列着孙权的10万大军。孙权军的威慑力从乐进的态度可以看得出来。当张辽提出“逆击之”的时候,包括乐进在内的诸将的反应是“皆疑虑”“(乐)进等莫对”。其他人也就罢了,乐进同为五子良将,“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以“骁果显名”,并不是浪得虚名之人。连他都感到害怕,不敢回答,可见孙权大军给他们的压力有多大。
因此,此次奇袭是不得不为之。张辽清醒的认识到,曹操大军远在汉中,此战没有援军,必须要靠自己(比救至,彼破我必矣)。关键时刻,又是张辽一句“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将若疑,辽独当之!”激起了李典的公义之心。可以说,是张辽的勇气和坚持,才有了这次主动出击。
其二,人和是关键。李典与张辽素来不合,此次三将又没有明确的统属关系。但当张辽以莫大的勇气提出并坚持奇袭的时候,面对无人支持的窘境,李典挺身而出,“请从君而击”。李典早年投靠曹操,为曹军元老。他的认同,使曹军基本统一在张辽的领导之下。这一点,对于乐进和李典来说难能可贵,因为张辽的级别并不比他们高,他们只是因为张辽的能力和见解,从内心认同了张辽的领导。这一点对魏军来说更重要:本来兵少,统一指令、团结一心,才有坚守的可能。
其三,奇袭的难度和张辽的精准把握。三国以前,也不是没有以少胜多的战例,比如昆阳之战。但是,800先锋队对10万大军,兵力悬殊太大,想要彻底冲垮是不可能的。因此,战前张辽预想的奇袭的目的是“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就是说打击敌军的士气,提高我军坚守的信心,并不是要多大的杀伤敌军。
第二天拂晓,张辽趁敌军未及反应,大呼“张辽来也”,率军直冲孙权中军。麾下将领徐盛、宋谦等纷纷败走,吓得孙权“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张辽还“叱权下战”。
孙权一方,首先反应过来的是潘璋,他“横马斩败兵二人”,而后,“兵皆还战”。张辽毕竟兵少,陷入重围。张辽率数十人突围而出,余下的士兵们大呼“将军弃我乎”,张辽又反身将他们救出,返回合肥。
这一回合,张辽完胜。张辽和孙权的对比反差可以看出,张辽挫敌锐气,以安终心的目的达到了。
第二回合-孙权围城:孙军士气虽然受损,但是主力仍在,而曹军毕竟人少。于是,孙权不再组织进攻,采取围困合肥的办法。
但是,士兵们看到张辽在数万军马之中如入无人之境,还将至尊(孙权部下如此称呼孙权,下同)呵斥得不敢接战,士气应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而同时的曹操一方,当幸存的士兵们回去向大家描述张将军如何左冲右突、呵斥孙权的时候,在那个时代,可以想见,曹军士兵们一定将张辽视为天神,军心更加坚定。
所以,虽然人数众多,但孙权围城十多日,合肥城里并不见丝毫异常。盛夏之时,淮北湿热,不久军中开始流行疫疾。孙权不得已,只得全军撤退。然而,孙权没有想到,这次撤退也极为失败。
第三回合-张辽追击:孙权撤走了,这场战役似乎应该结束了。但是,对于一个善战的名将来说,却不一定。
与我们想象的不同,孙权对自己的武力似乎颇为自信。因为他有一个爱好-搏击猛兽。为此他还经常受到张昭的劝谏,然而孙权不以为意。因此,这次撤退,孙权竟然让诸将先走,自己断后。而更加奇怪的是,将领们并没有人表示反对。
合肥城南有渡口曰逍遥津。张辽望见孙权军大队过了逍遥津渡口,而孙权的车盖还在渡口以北,便率军出城,掩杀孙权留在逍遥津北岸的军队。
孙权想要叫前军回援,却发现前军已经走远,急切间回不来。乱军之中,尚在北岸的凌统、甘宁、吕蒙等人带领着孙吴禁军“车下虎士”千余人和自己的亲军拼死护卫。战斗中,凌统的亲兵死亡殆尽,猛将甘宁急了,一边战斗一边大吼,为何不击鼓?
众将死战将张辽拦住。孙权到达渡口,发现桥已被毁,奋力策马越过断桥,渡口以南贺齐率军3000接应,这才安然撤回。
根据贺齐列传中,对孙权劝谏说“至尊(孙权)人主,常当持重。今日之事,几至祸败”的话语和孙权回应的谦虚态度,可见此次孙权处境之凶险。
对于孙权来说,这本是一场必胜的战役:皖城已在手中,后顾没有掣肘;曹操大军远在汉中,合肥城中兵力不及十分之一。因此战前,孙权和众将应当是有些骄傲的,打的有些随意。但孙权应当没有想到,这是他离成功最近的一次。
对于张辽来说,这本是一次险胜:军力就那么多,还没有援军。但是张辽善于在逆境中抓住机遇,战果巨大,竟然差点捉住孙权,因此也成为他个人军事生涯的顶端,名扬千古。
四、逍遥津之战-战后影响
180年后,在距离逍遥津不足一百公里的地方,又发生了一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战-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与逍遥津之战攻守异位,南守北攻。
两次战役相同的是,都是进攻的一方志得意满,最终失败;防守的一方兵力有限,丝毫不敢懈怠,最终戏剧性的取得了胜利。两次战役不同的是,逍遥津之战看起来对两国形势没有太大影响,淝水之战却让前秦土崩瓦解,东晋尽得淮北之地,此后终东晋之世再没有受到北方强大的威胁。
张辽的获胜,使曹操一方守住了淮北之地;孙权一方则退回长江,将防御的重点放在了濡须口。因此后世看来,仅仅是魏吴两国在长江边上拉锯战中的一次战役,并没有使三国形势太大变化。但对比淝水之战可以看出,此役的影响十分巨大。此役最大的风险在于,曹操一方败不起。
前文提到,此时的三国,刘备正值全盛时期,后几年竟然可以单独与曹操在汉中争雄,并取得胜利;孙权也处理好了内部的事务,政通人和,主战派吕蒙压倒了主和的鲁肃成为孙权的新宠,正在积极的寻求对外扩张;而曹操已经年老,迫切的需要自身政治地位的提高,为代汉做准备。建安二十年前后,曹操先后得封魏公、魏王,这一举动导致了许多忠于汉室的士大夫的反感,正在微妙之时。
因此,不放假想一下,如果此役张辽没有守住合肥。这时,那么淮北之地尽为孙权所得,整个河南地都将无险可守。徐州、豫州都在孙权的视野之内,而曹操在当年11月才彻底解决汉中的问题(三国志·武帝纪:十一月,鲁自巴中将其馀众降),孙权军乘胜攻下汝南、下邳等地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再结合刘备接下来几年的动作,和北方微妙的世家大族们,可以预见,曹魏虽不至于亡国,但形势将大改。日后统一华夏的将是谁,也就说不准了。
曹操后来的行动证实了这一点。曹操在攻下汉中之后,刘晔、司马懿等人坚持继续进攻巴蜀,然而曹操说“既得陇矣,复望蜀乎”,执意回军。曹操回去后,进爵为魏王。曹操在匆匆回了趟邺城之后,216年便再次南征孙权,在遭遇了甘宁效仿逍遥津的张辽发动的奇袭之后,还是将战线成功压回了濡须口一线。合肥一线对曹操东部战线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同样,此战的失败,带给孙吴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几乎没有胜利的希望了。有一句经典论断“守江必守淮”。此战,孙权丢失了淮北一带,第二年,又被曹操将战线压制到了长江边上的濡须口。从此濡须口-皖城一线成为日后拉锯的战线。虽然曹魏始终没能跨过长江,但终孙吴之世,孙氏政权也没能再跨进合肥一步。
最后,回顾一下,在此役中封神的名将-张辽
张辽,字文远,先后在丁原、董卓、吕布麾下效命,吕布败亡后,投效曹操。先后在平定东海叛乱、平定袁氏、柳城之战中立下功劳。213年后,张辽长镇合肥。
逍遥津战后,曹操“大壮”张辽,拜为征东将军。张辽从此跨入曹魏的高阶武官行列。第二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曹操应该是想到如果此役张辽失败了,细思极恐,故而叹息良久把。魏黄初六年(225年),张辽已逝,曹丕还专门下诏说:“合肥之役,···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
此战之后,东吴方面,有着“闻张辽来,小儿不敢夜哭”的传说,可见此战带来的张辽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