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合肥:“城市大脑”赋能“一体化”

2020-07-23新闻21

“真的没想到这么快!这种快捷流程在上海都少见!”7月20日,人在上海的安徽仁晖公司总裁助理杨蕾在电话里难掩激动。一个月前,他们通过上海松江“一网通办”窗口递交材料,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合肥市瑶海区市场监管局寄来的营业执照。

为积极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跨城办事“一网通办”,实现跨城办事“一次都不跑”,目前合肥异地办证量居科创走廊9城市之首。这背后的“功臣”,离不开合肥“城市大脑”。

“城市大脑”让值班人员有了“火眼金睛”。

新基建——构筑“大脑”筋骨

7月18日,大雨连绵,位于龙川路与上海路交口西南角的包河区人工智能视觉产业港(中国视界)依旧机器轰鸣。 “这是中国视界的主楼。 ”包河区发改委工作人员指着规划图介绍,为深度融入长三角,投资10亿元的新基建“中国视界”项目已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这是国内首个人工智能视觉产业基地,成为夯实合肥“城市大脑”又一坚石。

为顺应数字时代潮流,抢抓数字时代发展机遇,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2017年6月,合肥市数据资源工作启动会召开,成立由合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数据资源工作领导小组,全国较早、全省率先成立数据资源局,组建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随后,首批18家战略合作伙伴被合肥“揽入怀中”,全力打造“城市大脑”,助力合肥乃至全省加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构筑‘城市大脑’,须新基建发力。 ”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局长陈睿说,让数据赋能长三角一体化,须加速包括5G网络等在内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大数据基础设施对城市安全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在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二期,研究人员介绍,该院正按计划推进安全大数据中心建设。目前,华云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安徽大数据产业园、润宇高性能云计算产业基地、合肥先进计算中心等一批新基建项目,正不断为合肥“城市大脑”强筋健骨。

“新一代政务云体系是‘城市大脑’的一个重要支撑。 ”面对合肥市“全市一朵政务云”的架构图,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工作人员一边用鼠标演示一边介绍,按照各部门、各县(市)区、各开发区云计算资源集约建设要求,目前已初步搭建起以“云网合一、云数联动”为基础、以数据赋能为目标的合肥市政务云体系架构。

7月初,捷报频传,合肥已完成今年上半年5G基站建设任务,建成电联共享5G基站近3000座,实现5G市区室外连续覆盖、县城核心区域和部分发达乡镇热点覆盖。 “城市大脑”筋骨,日益强健。

“城市交通超脑”应用场景。

新机制——激活“大脑”神经

走进合肥市交警支队交通指挥中心,“合肥交通超脑”大屏幕格外引人注目,“交通拥堵指数”“道路拥堵排行”“当前在途车辆”等信息一目了然。“数据赋能交通,离不开部门内部数据资源工作机构整合。”合肥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队工作人员介绍,该局在原警令部信息中心基础上,成立科技信息化支队,统筹负责全市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公安大数据应用等工作,赋能长三角一体化。

“打造‘城市大脑’,需要新的工作机制。”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程千宜介绍,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推进,今年3月,合肥县(市)区数据资源工作机构全覆盖。同时,成立了由潘建伟、鄂维南、杨善林等8位资深专家组成的合肥市数据资源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与阿里、腾讯、华为等18家行业领军企业签订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滋养“城市大脑”。

“为完善数据建设管理机制,坚持‘谁经手,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 ”合肥市数据资源工作人员拿出一叠文件告诉记者,为完善数据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合肥着力推进顶层设计,编制印发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工作流程等一系列文件,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谋划资源平台安全体系,依托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管理暂行办法,运行数据安全管理机制。

“数据工作新机制,推动数据建设上台阶。 ”庐阳区数据资源局副局长左昊霖介绍,区里成立数据资源局后,不断整合资源,着力面向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新基建布局,打造安徽省首个云+5G+大数据智慧园区。目前,合肥全市实现了各县(市)区、各部门基础设施共建共用、信息系统整体部署、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有效协同,“城市大脑”正快速被激活。

“城市大脑”为银行自助服务赋能。

新应用——凸显“大脑”价值

“过去堵点多靠人工判断,现在由数据说话。 ”合肥市交警支队民警王飞介绍,去年10月,交通超脑平台建成并投入试用。目前,交通超脑监测范围已覆盖合肥市1200个路口、649条道路、50个网格区域,日均接入交警及天网数据2500万条,互联网路况数据1.5亿条,运管、公交等数据1500万条。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已累计完成70个重点片区治理,44个片区畅通率得到显著提升。在交通领域,“城市大脑”凸显了新的应用“魔力”。

“建设‘城市大脑’,最终是要实现数据惠民。 ”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副局长王伟说,为促进数据资源深度应用,按照“一网、一门、一次”要求,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简化政务服务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服务效率。实践中,突出数据应用和服务的“个性化”“自动化”“智能化”“协同化”,率先开展智能搜索建设,推进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与对应市直部门自建业务系统对接。

“长三角城市居民只需出示一个自己习惯使用的二维码,便可在长三角城市公共交通、园林旅游、公共卫生医疗、文体设施服务等民生热点领域实现一码扫天下。 ”王伟介绍,为不断拓展“城市大脑”应用价值,合肥正在推动长三角重点城市启动“一码通域”工作,实现长三角城市间居民数字身份互认,为长三角区域内的居民提供跨城跨行业服务。

“有了大数据,我们在网上就能一键搞定。 ”在肥东县长三角“一网通办”综合服务专窗,工作人员打开电脑说,开通“一网通办”后,长三角区域内居民办事更方便快捷了。在合肥市“长三角跨市通办事项清单”上,记者发现合肥市今年将要完成77项事项的“通办”,进一步实现以专业化数据分析服务,打通从数据共享到数据应用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在数据赋能中,今年6月,合肥电子证照制证数量达4832万。

随着数据应用加速,目前合肥共归集160余个业务系统的221亿条数据,数据总容量超过60TB,完成26家单位、409张数据库表、20余亿条常用数据的治理,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占比达99.96%。合肥先后获得全国十大办事“不跑腿”城市称号、营商环境省会十佳城市、中国营商环境进步奖。(记者 许根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