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马克思恩格斯的优良学风

2020-12-30新闻23

马克思恩格斯在学习交流。(资料图片)

回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为人类留下了极为丰富而珍贵的思想遗产,而且他们艰苦卓绝地从事理论研究的实践,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学习典范。我们在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一看家本领的同时,还要认真学习他们的优良学风,如此才能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学以致用。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像普罗米修斯忍受一切痛苦盗取火种赠予人间那样,马克思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创立了革命理论,使被压迫者开始有了斗争的武器,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作为科学家,马克思在科学事业上所走过的道路,正如他在《资本论》法文版序言中向渴求真理的读者们所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所走过的科学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仅由于科学研究本身困难重重,道路崎岖不平,更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从事革命理论的研究工作,并不是在平静的书斋里进行的,而是在与整个旧世界的顽强搏斗中进行的。1843年,马克思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了他为之努力终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可是由于他的革命活动,反动派认为他是一个十分危险的革命家。1845年初,在德国反动政府的压力下,法国政府下令驱逐马克思。于是,他流亡到比利时布鲁塞尔。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比利时反动政府又将其驱逐出布鲁塞尔,他又重返巴黎。不久,又回到德国科隆,主编《新莱茵报》。欧洲革命被镇压后,马克思受到迫害,又被驱逐出德国,只好再次迁居巴黎。继而,又遭法国反动政府肆意迫害。但是,马克思没有屈服,离开巴黎,流寓伦敦。此后,马克思侨居伦敦,一直到逝世。

这种动荡不安、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有摧毁马克思的顽强精神。在流亡中,他只要一有立足之地,便立即开始革命活动和研究工作。他说:“我是世界的公民,我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工作。”由于长年进行革命活动和从事毫无报酬的理论研究工作,马克思在经济上极端贫困。侨居伦敦的许多年里,马克思为了能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常常靠典当或拍卖家具、衣物过活,实在无物可当了,连夫人陪嫁的银器也忍痛送进了当铺。有一次,因为衣服送进了当铺,马克思一个星期无法出门……如果不是恩格斯经常在经济上慷慨援助,贫困简直会把马克思和他的一家置于死地。

这种穷困多难的生活,对马克思的研究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干扰。燕妮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说过:“使我痛苦万分、于心不安的是,我的丈夫必须为这些小小的苦难操心。”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工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他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在这种极端艰苦贫困中写出来的。著作完成了,但是家里连用挂号信寄给出版社的钱也没有。马克思说:“恐怕没有什么人,曾在这样缺钱的情况下写出关于‘金钱’的著作了!”

由此可见,马克思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是何等艰苦。但是,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攀登世界科学高峰,马克思从来没有屈服。

卓越的才能源自过人的勤奋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这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学术成就的评价。那么,马克思这种卓越的才能和伟大的科学成就是哪里来的呢?常识告诉我们,历史上为人类做出过贡献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极其勤奋好学的人。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马克思就是一个极其用功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除必修课外,他还选修或自修一些课程。他入学后头两个学期所获得的大量知识,按照当时学校里点点滴滴灌输的方法,就是二十个学期也学不完。一次在生病期间,还把黑格尔的哲学著作,从头至尾研究了一遍。到二十岁时,当时那些有名的学者们,就承认大学生马克思已具有卓越的才智和渊博的知识了。

在后来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写作《资本论》的时候,马克思那种求知的热情和发奋精神,更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为了写作《资本论》,他在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曾经工作了二十五年之久。由于他读书、研究资料时精力高度集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下用脚来回蹭地,经年累月,竟把脚下的水泥地面磨去了一层。大家称这是马克思的“脚迹”。不去图书馆在家里工作的时候,马克思每天早晨起得很早,喝完咖啡和读过报纸后,马上就到书房去,一直工作到深夜两三点,只是在饭后或傍晚才稍事散步或休息一会儿。

马克思勤奋学习精神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他终生保持着一种虚怀若谷、永不自满的学习态度。他曾说:“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无论是在重大理论问题上,还是在其他学科方面,马克思只要发现自己知识不足,立即就像小学生一样努力钻研。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他这样写道:“在制定政治经济学原理时,计算的错误大大地阻碍了我,失望之余,只好重新坐下来把代数迅速地温习一遍。算术我一向很差。不过间接地用代数方法,我很快又会计算正确的。”

马克思虚心好学,十分重视同志和朋友之间的互相探讨,共同研究。他向来注意倾听普通工人对于工人运动所发表的意见。在研究问题时,他总是虚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尊重人家的不同看法。恩格斯是马克思在科学道路上的伟大战友。在科学研究方面,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探讨,可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马克思在单独研究问题时,总是虚心地向恩格斯请教。知识渊博的恩格斯也总是经过认真研究之后给予详细的回答。同时,马克思恩格斯都非常尊重彼此的意见,对于对方的看法,总是经过仔细考虑,吸收到自己的著作中去。像《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不朽巨著,就是在他们相互探讨相互请教相互尊重的条件下共同劳动的结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事业上那种勤奋学习的决心和毅力,以及虚怀若谷的品质,至今光彩照人,是我们应当永远深切缅怀和记取的伟大精神之源。

研究工作必须充分占有材料

马克思一向认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工作的结果。充分地占有材料,从掌握的实际材料的研究中得出一般结论,这是马克思优良学风和科学精神的重要特点,也是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所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在大学时期,马克思总是勤勤恳恳搜集材料,阅读大量的书籍,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才开始写作。为了写博士毕业论文,他用了近两年时间作准备。马克思为此而积累的材料,足足写满了十个笔记本。写作《资本论》,马克思更是兢兢业业地做材料准备工作。1843年,马克思二十五岁就开始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了,直到1857年近四十岁的时候,才动手写作他的第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此之前的十五年里,他千方百计地搜集并研究了大量的资料。他从浩繁的经济学文献中所做的摘录,就有二百个印张之多。但这还只是其写作《资本论》准备工作的开始。

据统计,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曾经研究和利用过一千五百种书籍和文献。正如列宁所言:“把马克思和达尔文相比较是完全正确的:《资本论》不是别的,正是‘把堆积如山的实际材料总结为几点概括的、彼此紧相联系的思想’。”在研究和写作中,马克思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没有研究完与某一问题有关的全部参考书,没有考察完它的全部实际材料,哪怕是与该问题只有间接关系的材料,著作就不算完成,他从不图省事、走“捷径”。

恩格斯为了掌握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白天在公司上班,闲暇时间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解工人阶级的工作中。他走遍了工人们的生活区,观察他们的生活,与饱受痛苦的工人们交谈,询问他们的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他还时常参加他们的集会,了解他们有关政治、文化和宗教等问题的独特见解。正是经过不断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恩格斯获得了大量揭露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罪恶的第一手材料,得出了资产者同无产者的利益关系是完全对立的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这种对待研究工作和社会实践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是十分可贵的。我们要在科学研究上有所创造,有所进步,就必须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这种下苦功夫、做“笨”工作的老老实实态度。特别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更应当深刻汲取马克思恩格斯的深厚学养和崇高境界,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淬炼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夯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拓进取的能力。(作者 朱永刚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恩格斯#学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