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三月初,朱元璋率领徐达、常遇春、冯胜等最骁勇善战的将领北上安丰救小明王。
其实朱元璋此举是非常冒险的,假如陈友谅收到消息后趁应天府兵力空虚顺流而下,奔袭应天府,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一旦陈友谅拿下应天府,朱元璋便失去了苦心经营多年的战略基地,“退无所归”(《明史·列传·刘基》)。
不过,陈友谅并没有进攻应天府,而是去攻打洪都了。
同年四月二十三,在朱元璋动身北上的八十多天后,陈友谅亲率六十万大军来到洪都城下,因为当年闰三月。
朱元璋用兵一向谨慎,很少有这样的冒险行为。对于陈友谅来说,这无异于天赐良机,那么他为什么不直扑应天府,而围攻洪都呢?
陈友谅之所以先攻洪都,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洪都“襟三江而带五湖”,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洪都位于赣江和鄱阳湖的交汇处。赣江下游经过洪都向北流入鄱阳湖,而鄱阳湖与长江连通。陈友谅军队从武昌顺江而下,经过鄱阳湖,走赣江水道,直抵洪都城下。
洪都不仅是鄱阳湖边上的战略要地,而且是个人口密集的富庶之地,难怪徐寿辉曾想迁都龙兴。元朝承平时期, 龙兴路有三十七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户人家,人口为一百四十八万五千七百四十四;而六朝古都金陵则为二十一万四千五百四十八户人家,人口为一百七万二千六百九十(《元史·志·地理五》)。
对于洪都的重要地理位置,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是这样描写的,“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其次,与应天府相比,洪都距离陈友谅的大本营武昌更近。
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八月,朱元璋亲自率军攻克江州路,陈友谅狼狈逃往武昌。
后来,朱元璋把徐达召回,北援安丰,陈友谅趁机派兵攻占江州,“及徐达召还,不旋踵而有江州之入”(《国初群雄事略》)。
因此,陈友谅舟师从武昌顺江东下,经过江州,到达洪都,几乎不会遇到什么阻碍。
而陈友谅如果进攻应天府,将会是什么情况呢?长江天险小孤山、安庆、池州、太平等地都已经被朱元璋军队占领,所以都会成为陈友谅军队前进路上的阻碍。
根据从网上查询的现在的信息,武昌到洪都(今江西南昌)的距离约为346公里,武昌到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的距离约为559公里,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到安丰(今安徽寿县安丰镇)约为260公里。
因此,武昌到应天府的距离大约是应天府到安丰距离的两倍,也就是说,以相同的行军速度进行推算,朱元璋率军从应天府到安丰往返的时间大致等于陈友谅军队从武昌到应天府的时间。
所以,陈友谅若直扑应天府,在时间上并不占优势。
而且,陈友谅军队若直取应天府,战线拉得太长,粮草供给很容易出现问题,六十万大军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同年七月,陈友谅被困在鄱阳湖,粮草逐渐消耗殆尽,于是派了五百条船到都昌抢粮食,朱文正派人悄悄放火烧了他的船。后来,陈友谅粮食断绝,只能拼死突围,却中了朱元璋军队的埋伏,最后中箭身亡。
另外,陈友谅攻下洪都,能和已有的地盘连成一片,形成自己的后方基地。
再者,救出小明王后,朱元璋便返回应天府了,陈友谅直取应天很可能遭到前后夹击。
朱元璋率军到达安丰后,速战速决,很快救出小明王,令徐达、常遇春围攻庐州的左君弼,自己则火速赶回应天;“以小明王归,居之滁州。公还建康,命徐达等移师讨左君弼,围庐州”(《续资治通鉴》)。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三月十四,为感谢朱元璋的援救,“小明王内降制书,赠我太祖三代”(《国初群雄事略》)。
陈友谅如果空国而出,奔袭应天,洪都守将朱文正很可能率军夺取江州,派兵据守鄱阳湖和长江的要津,切断陈友谅的后路,陈友谅军队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陈友谅军队若孤军深入,在行进途中一旦遭遇不利,后援不继,很可能被朱元璋军队首尾夹击,进退失据。
最后,与洪都守军相比,陈友谅军队占有很多优势。
陈友谅亲率六十万大军直奔洪都,空国而出,势在必得。与洪都的朱元璋守军相比,陈友谅军队在人数上具有压倒性优势,双方兵力对比悬殊。
陈友谅此时四十三岁,比朱元璋大八岁,比朱文正大十六岁,曾率军攻下过很多城池,和元军打过很多硬仗,领兵作战的经验远比朱文正丰富。
洪都曾是陈友谅的地盘,陈友谅军队“以大舰乘水涨附城而登”(《明太祖实录》),从元军手中武力夺取龙兴路(朱元璋占领龙兴路后改为洪都府),有攻打这座城池的经验。
洪都城门太多,不易防守。洪都共有八个城门,分别是抚州门、宫步门、士步门、桥步门、章江门、新城门,琉璃门、澹台门。城门越多,越容易导致兵力分散,非常考验将领的守城智慧。
陈友谅有足够的理由自信,但是过犹不及,骄傲轻敌,未在关键地点派足够的兵力防御朱元璋军队对洪都的救援,也没为自己留足后路,终酿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