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狡黠多计,反复难知;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这是北齐皇帝高欢,对于侯景的评价。自“衣冠南渡”以来,中国进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林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石勒建立后赵政权,自此羯族势力大增。而侯景在当时也是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
一、墙头草,随风倒
李延寿评价侯景其人“侯景起于边服,备尝艰险,自北而南,多行狡算”。在许多人对于他的看法中,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他的狡猾多疑。侯景在六镇起义中,趁机纠集了自己的势力。而后投奔北魏的尔朱荣,在拓跋家族分裂以后,侯景倒向了东魏的高欢。
1. 关系破裂,倒戈南梁
“彼奸逆之炽盛,久游魂而放命”。因为侯景本身具有一定实力,所以高欢对其委以重任。但是侯景只屈服于他一人,与其诸子皆不睦。尤其是世子高澄,侯景扬言道“王(高欢)在,吾不敢有异;王无,吾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
高欢乃鲜卑汉化后的胡人,所以这里说的鲜卑小儿自是他的长子高澄。高欢也曾明确表示“侯景此人,我死后,必不为汝用”。随着矛盾的进一步加深,双方撕破脸皮指日可待。高欢非常了解侯景此人,如果他死后儿孙一辈肯定无法控制。
但是他并未想到,自己去世的如此猝然。高欢死后,侯景当即自立,宣布与东魏决裂。但其势力毕竟有限,所以需要依附强大政权。首先他想到了与东魏有世仇的西魏,但西魏只给侯景空衔,并不出兵帮衬。
此时,梁武帝萧衍正好有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并且他还与高欢交好,“江东复有一吴翁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在高欢眼中,这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皇帝是中原士大夫振兴的中坚力量。
2. 引狼入室,得不偿失
梁武帝梦见自己得一良将,恰逢侯景愿率自己所辖十三州归降。当时的南梁没有多少精兵强将。而且萧梁是推翻了同族政权萧齐而自立,可谓是四面楚歌。对于侯景的到来,众多大臣表示非常赞同。
侯景叛变的消息一出,东魏当即派军围剿。此时西魏下山摘桃,帮助侯景解决了围城之急。同时,将他所管辖的州郡据为己有。西魏还欲邀请侯景入长安,但此人极为狡诈看穿了其夺兵权的预谋。
无可奈何的侯景,只能全心投靠南梁。萧衍派兵以帮助侯景镇守悬瓠城,但两方战斗力太过薄弱,最后贞阳侯萧渊明被俘。只剩得侯景及其八百官兵,投奔萧衍。他所管辖的城池一半归于东魏,一半归于西魏。而萧衍只得到了侯景,这位在他眼中的治世之能臣。
二、侯景之乱,生灵涂炭
陈寅恪曾说“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为钜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侯景此人为人狡诈阴险,其心思往往不被常人所琢磨。而且又是趋炎附势之人物,对于他绝对没有忠心可言,也没有知恩图报一说。
1. 筹措军备,枕戈待旦
侯景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行为。此人善妒而且多疑,各种想法也远超于旁人。当时,他请求与王、谢两家结为姻亲,然而武帝以其出身低微为由将其拒绝,这便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武帝此举乃情理之中,“旧时王谢堂前燕”“王与马,共天下”,王谢两家乃百年世袭的贵族。如果萧衍答应为其保媒拉纤,必然会遭人耻笑。
贞阳侯萧渊明因侯景被掳,而东魏则有放其还乡之意。当时东魏急于拉拢南梁,所以才主动提出此请。但侯景害怕自己作为交换条件,便心生忌惮。于是,他开始筹措造反事宜。侯景废除所辖寿阳之赋税,为自己征得八千余官兵。
同时将百姓之女,送入军营,犒劳士兵。另一方面,积极地拉拢萧正德。令他向自己的养父也就是萧衍索取钱财以及兵器、盔甲等。而萧衍却并未产生疑心,要多少就给多少。有臣下提出质疑,他也从不相信。
2. 犯上作乱,百姓罹难
在刚起兵时,侯景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但其下辖官兵,皆散兵游勇。再加上侯景本人的自制能力也不强,于是很快就从“令甚明,不犯百姓”变成了“若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
侯景将杀人劫掠,变成了传播自己名声的一种方式。《南史》记载侯景大军每到一处便烧杀抢掠,并且有面容姣好之女全部送往军营。一时之间血流成河,尸塞交通。“疲羸者因杀之以填山,号哭之声,响动天地”。
原本富庶的江南之地一时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并且侯景还焚毁了书籍宗卷六十余万册,导致了历史的文化断层。侯景乱不论是对于社会生活还是百姓生命抑或文化学术而言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三、自抛者,天弃之
“梁武帝明智勇武,创为梁国者,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在杜牧看来,身为竟陵八友之一的梁武帝在前期勤于政务,可以称之为一代明君。但后期,一心寄托在佛学之上,出现了懒政、怠政最后国家灭亡了他都没有醒悟。侯景之乱,罪魁祸首便是梁武帝。
1. 昏聩无能的君主
“梁武帝以妖梦之故,思中原牧伯之朝,卒自贻侯景之祸。只为揭其本根,而以之召乱”。梁武帝虽然有收复中原之心,但却因为做了个梦的缘故就将侯景招徕。他并没有设身处地的考虑侯景的为人,也没有观察他的动作。
并且梁武帝此人非常自大,当时侯景意欲谋反,屯兵寿阳之时,大臣便劝阻武帝除之而后快。但他却表示“景孤危寄命,譬如婴儿仰人乳哺,以此事势,安能反乎”。从此以后,朝中再也没有发出过不同的声音。
梁武帝的军队也非常松散,从萧渊明被俘一事中便可看出。在自己的地盘上,并且还是与侯景联合作战最终却功亏一篑。在追剿侯景时,“佥以王师之酷,甚至侯景”。梁军也是纵兵劫掠,不得民心。甚至有些地方百姓还哭喊着,求侯景回归。
《南史》“侯景晓正德宿怨朝廷,密令要结”。萧正德是萧衍的养子也是长子,在他看来自己做太子是实至名归的。但萧衍立了自己的亲儿子萧统为太子,这在萧正德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但是萧衍仍然非常信任这位养子,以至于他不断的索要兵器、盔甲等,萧衍都几倍与之。在萧衍看来,自己有恩于正德也有恩于侯景。他们断然不可能狼狈为奸,篡位自立。并且他更相信自己的实力,他没有从战败中总结经验反而愈发的膨胀。
正是因为萧衍的纵容,才导致了这场灾难。而自己刚建立的南梁,还没有传给下一代就灭亡了。虽然侯景也曾立过很多皇帝,虽然那也是萧家子孙,但那不是正统皇帝。不过是傀儡罢了。
2. 狼子野心的臣下
卢思道曾说“侯景背恩弃义,狼顾汝颍,萧衍失信幸灾,蚁聚彭汴。”是何能为,吾以折棰笞之”。侯景的奸诈狡黠,使其能在乱世中建立自己的势力。他所聚集之人虽是乌合之众,但却非常忠心于他。
因为侯景非常谙熟权谋之道,他能够给跟随自己的将士带来既得利益。因为梁武帝的昏庸,其治下百姓怨声载道。这就给了侯景以可乘之机,当原本站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一旦有了武器,有了可以依附之人,必然会将自己所受之委屈加倍而还。
侯景放纵作乱,就给了这些人报仇的机会。他们将原本不该倾泻的愤怒,都发泄在了与自己原先一样的平民之中。在烧杀抢掠之间,士兵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他们认为自己现在也成了人上之人。
侯景的可怕之处在于能看透人心,他首先利用梁国宗室之间的矛盾,再利用权贵和百姓的矛盾。而他本人就是矛盾的集合点。在他废除了赋税之后,就收获了一大批追随者。在寿阳百姓眼中,这是救世主般的存在。
而后便在利用士兵的心理,将百姓之女送入其怀抱之中。大家一看,跟随侯景利大于弊自然愿意跟着他造反。再加上梁国的军事实力有限,指挥水平也有限,所以才给了侯景以可乘之机。
还有当时西魏,东魏,南梁的三足鼎立局面,对于侯景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侯景之乱为江南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梁国讨伐侯景又为其带来了二次灾难。一时之间,瘟疫,战争,饥荒全部降临在这片原本富庶,广袤的土地中。
四、结语
程颐在《道山清话》中写道“家破国亡,身自馁死,子孙皆为侯景杀戮俱尽。可不深戒”。如果梁武帝萧衍能够一直秉持着本分勤政的治国理念,那么南梁不会就此灭绝。然而历史不能重演,后辈只能以史为镜,多加警惕,以防止灾难重现。#侯景#梁武帝#高欢收藏
但是他并未想到,自己去世的如此猝然。高欢死后,侯景当即自立,宣布与东魏决裂。但其势力毕竟有限,所以需要依附强大政权。首先他想到了与东魏有世仇的西魏,但西魏只给侯景空衔,并不出兵帮衬。
此时,梁武帝萧衍正好有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并且他还与高欢交好,“江东复有一吴翁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在高欢眼中,这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皇帝是中原士大夫振兴的中坚力量。
2. 引狼入室,得不偿失
梁武帝梦见自己得一良将,恰逢侯景愿率自己所辖十三州归降。当时的南梁没有多少精兵强将。而且萧梁是推翻了同族政权萧齐而自立,可谓是四面楚歌。对于侯景的到来,众多大臣表示非常赞同。
侯景叛变的消息一出,东魏当即派军围剿。此时西魏下山摘桃,帮助侯景解决了围城之急。同时,将他所管辖的州郡据为己有。西魏还欲邀请侯景入长安,但此人极为狡诈看穿了其夺兵权的预谋。
无可奈何的侯景,只能全心投靠南梁。萧衍派兵以帮助侯景镇守悬瓠城,但两方战斗力太过薄弱,最后贞阳侯萧渊明被俘。只剩得侯景及其八百官兵,投奔萧衍。他所管辖的城池一半归于东魏,一半归于西魏。而萧衍只得到了侯景,这位在他眼中的治世之能臣。
二、侯景之乱,生灵涂炭
陈寅恪曾说“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为钜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侯景此人为人狡诈阴险,其心思往往不被常人所琢磨。而且又是趋炎附势之人物,对于他绝对没有忠心可言,也没有知恩图报一说。
1. 筹措军备,枕戈待旦
侯景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行为。此人善妒而且多疑,各种想法也远超于旁人。当时,他请求与王、谢两家结为姻亲,然而武帝以其出身低微为由将其拒绝,这便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武帝此举乃情理之中,“旧时王谢堂前燕”“王与马,共天下”,王谢两家乃百年世袭的贵族。如果萧衍答应为其保媒拉纤,必然会遭人耻笑。
贞阳侯萧渊明因侯景被掳,而东魏则有放其还乡之意。当时东魏急于拉拢南梁,所以才主动提出此请。但侯景害怕自己作为交换条件,便心生忌惮。于是,他开始筹措造反事宜。侯景废除所辖寿阳之赋税,为自己征得八千余官兵。
同时将百姓之女,送入军营,犒劳士兵。另一方面,积极地拉拢萧正德。令他向自己的养父也就是萧衍索取钱财以及兵器、盔甲等。而萧衍却并未产生疑心,要多少就给多少。有臣下提出质疑,他也从不相信。
2. 犯上作乱,百姓罹难
在刚起兵时,侯景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但其下辖官兵,皆散兵游勇。再加上侯景本人的自制能力也不强,于是很快就从“令甚明,不犯百姓”变成了“若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
侯景将杀人劫掠,变成了传播自己名声的一种方式。《南史》记载侯景大军每到一处便烧杀抢掠,并且有面容姣好之女全部送往军营。一时之间血流成河,尸塞交通。“疲羸者因杀之以填山,号哭之声,响动天地”。
原本富庶的江南之地一时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并且侯景还焚毁了书籍宗卷六十余万册,导致了历史的文化断层。侯景乱不论是对于社会生活还是百姓生命抑或文化学术而言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三、自抛者,天弃之
“梁武帝明智勇武,创为梁国者,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在杜牧看来,身为竟陵八友之一的梁武帝在前期勤于政务,可以称之为一代明君。但后期,一心寄托在佛学之上,出现了懒政、怠政最后国家灭亡了他都没有醒悟。侯景之乱,罪魁祸首便是梁武帝。
1. 昏聩无能的君主
“梁武帝以妖梦之故,思中原牧伯之朝,卒自贻侯景之祸。只为揭其本根,而以之召乱”。梁武帝虽然有收复中原之心,但却因为做了个梦的缘故就将侯景招徕。他并没有设身处地的考虑侯景的为人,也没有观察他的动作。
并且梁武帝此人非常自大,当时侯景意欲谋反,屯兵寿阳之时,大臣便劝阻武帝除之而后快。但他却表示“景孤危寄命,譬如婴儿仰人乳哺,以此事势,安能反乎”。从此以后,朝中再也没有发出过不同的声音。
梁武帝的军队也非常松散,从萧渊明被俘一事中便可看出。在自己的地盘上,并且还是与侯景联合作战最终却功亏一篑。在追剿侯景时,“佥以王师之酷,甚至侯景”。梁军也是纵兵劫掠,不得民心。甚至有些地方百姓还哭喊着,求侯景回归。
《南史》“侯景晓正德宿怨朝廷,密令要结”。萧正德是萧衍的养子也是长子,在他看来自己做太子是实至名归的。但萧衍立了自己的亲儿子萧统为太子,这在萧正德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但是萧衍仍然非常信任这位养子,以至于他不断的索要兵器、盔甲等,萧衍都几倍与之。在萧衍看来,自己有恩于正德也有恩于侯景。他们断然不可能狼狈为奸,篡位自立。并且他更相信自己的实力,他没有从战败中总结经验反而愈发的膨胀。
正是因为萧衍的纵容,才导致了这场灾难。而自己刚建立的南梁,还没有传给下一代就灭亡了。虽然侯景也曾立过很多皇帝,虽然那也是萧家子孙,但那不是正统皇帝。不过是傀儡罢了。
2. 狼子野心的臣下
卢思道曾说“侯景背恩弃义,狼顾汝颍,萧衍失信幸灾,蚁聚彭汴。”是何能为,吾以折棰笞之”。侯景的奸诈狡黠,使其能在乱世中建立自己的势力。他所聚集之人虽是乌合之众,但却非常忠心于他。
因为侯景非常谙熟权谋之道,他能够给跟随自己的将士带来既得利益。因为梁武帝的昏庸,其治下百姓怨声载道。这就给了侯景以可乘之机,当原本站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一旦有了武器,有了可以依附之人,必然会将自己所受之委屈加倍而还。
侯景放纵作乱,就给了这些人报仇的机会。他们将原本不该倾泻的愤怒,都发泄在了与自己原先一样的平民之中。在烧杀抢掠之间,士兵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他们认为自己现在也成了人上之人。
侯景的可怕之处在于能看透人心,他首先利用梁国宗室之间的矛盾,再利用权贵和百姓的矛盾。而他本人就是矛盾的集合点。在他废除了赋税之后,就收获了一大批追随者。在寿阳百姓眼中,这是救世主般的存在。
而后便在利用士兵的心理,将百姓之女送入其怀抱之中。大家一看,跟随侯景利大于弊自然愿意跟着他造反。再加上梁国的军事实力有限,指挥水平也有限,所以才给了侯景以可乘之机。
还有当时西魏,东魏,南梁的三足鼎立局面,对于侯景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侯景之乱为江南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梁国讨伐侯景又为其带来了二次灾难。一时之间,瘟疫,战争,饥荒全部降临在这片原本富庶,广袤的土地中。
四、结语
程颐在《道山清话》中写道“家破国亡,身自馁死,子孙皆为侯景杀戮俱尽。可不深戒”。如果梁武帝萧衍能够一直秉持着本分勤政的治国理念,那么南梁不会就此灭绝。然而历史不能重演,后辈只能以史为镜,多加警惕,以防止灾难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