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日报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通讯员 陈利民
12月30日记者从郑州市文物局获悉,由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研发的郑州市文物勘探档案综合管理信息系统V1.0 [简称:文物勘探档案综合管理系统]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可以将勘探数据追溯到1992年,有效提升文物勘探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有利于勘探项目高效管理和项目进度的及时推进,提高文物勘探档案利用效率,极大限度避免了对纸质档案造成损害。
这是国内首个文物勘探档案管理领域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GIS等信息技术开发的专业化、综合性信息管理平台,是2020年河南省档案科技项目《文物勘探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2020-R-19)的阶段性成果。目前该系统已取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2018年,郑州实行了文物考古物勘探前置改革,将建设用地“先出让,后考古”的传统做法改为“先考古,后出让”模式,变过去被动跟进为现在提前主动完成,在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前,提前实施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和完成审批手续,真正实现“净地”挂牌出让。
为更好地配合文物考古物勘探前置改革,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程序,优化政务服务,郑州市文物局下属单位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在全面梳理勘探业务流程和历年累积的海量历史勘探档案基础上,构建了B/S模式的文物勘探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包括电脑端和移动端。
该系统不仅对郑州市1992年以来累积的海量历史勘探档案数字化采集建库,同时对郑州市文物勘探业务“一网通办”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实时勘探资料,包括申报资料、选址意见、清表证明、勘探协议、田野勘探日志、勘探项目现场手绘平、剖面图、勘探报告等自动存储、自动归档,并按照一定的规则目录自动抽取,生成电子档案,极大减轻了勘探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与此同时,在确保文物勘探档案安全基础上,该系统还为本部门及第三方机构提供查询借阅服务,可以供多人(领导、项目技术员、勘探报告制作人员等)同时在线借阅浏览,利于勘探项目高效管理和项目进度的及时推进。
郑州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该系统可以使历史相关联的多个项目能够快速查全查准,起到了纸质卷宗查询无法达到的利用效果,极大提高了勘探档案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效率。该系统还利用GIS等空间信息技术,实现文物资源及勘探项目一图通览,并支持在地图上通过点击勘探项目标签浏览勘探项目详细档案,实现了图文互动和勘探项目的可视化表达,为政府和各级文物部门全面了解全市文物遗迹分布,实时查询文物勘探项目进展及周边情况提供帮助,为城市规划、市政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提供决策参考依据。